小溪(化名)在外地打工已多年。最近幾個月,他總是感覺到身體疲憊,肩膀脹痛。一開始以為是熬夜加疲勞過度導致,用手觸摸脖子,似乎有個山核桃般大小的腫塊,但不痛不癢,他也沒在意。但后來發現,自己的脖子好像越來越粗,原本不起眼的腫塊,也長到了饅頭般大小,影響到他的日常行動。 小溪到當地醫院檢查,認為是淋巴結核,但總感覺腫塊有異常,建議他到省級醫院再做一次活檢。沒想到這次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小溪脖子上的腫塊竟是淋巴瘤導致。 ![]() “淋巴癌是什么?這病嚴重嗎?”當得知自己脖子上的腫塊是淋巴癌時,小溪開始慌了,他沒想到自己還這么年輕,怎么就得癌了。 一、脖子上長包,一定是淋巴瘤嗎?淋巴結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它雖然看不見,但卻像血管、神經一樣,遍布我們全身。人體共約有600—800個淋巴結,而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頭頸部。 頸部淋巴結腫大,可能是這些原因作祟: 1、生理性 多見于6歲以下孩童,會出現生理性的淋巴結腫大,若沒有發熱、消瘦等情況,一般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縮小。 2、炎癥 細菌、病毒、真菌、原蟲等外部病毒侵入,就會引起急性或慢性淋巴結感染,就會導致淋巴結充血、水腫,使其體積增大。如牙齦炎、扁桃體炎等,因病毒感染,引起炎癥,就會導致淋巴結腫大。 3、腫瘤 無論是原發于淋巴造血系統的腫瘤,如白血病;還是通過淋巴結轉移而來的腫瘤,如肺癌轉移至頸部淋巴結,都可表現為無限制增殖的腫瘤細胞在淋巴結內大量增殖,引起淋巴結纖維組織增生及發生炎癥反應,導致淋巴結腫大。 4、其他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結核、藥物作用等,也可能引起淋巴結腫大。 ![]() 二、脖子長包,如何辨別是不是淋巴瘤?脖子上出現腫塊,并不一定意味著就是癌癥,它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人群,可見于多種疾病。那么如何鑒定腫塊的良、惡?可以先初步通過這些癥狀區分。 1、看腫塊的大小 一般細菌、病毒引起的淋巴結腫大,程度不太明顯,只是相對平日有稍微腫脹。但若是摸到淋巴結過于明顯,惡性的風險就增加。 2、是否有疼痛感 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腫大一般會有明顯疼痛感,如扁桃體炎,喉嚨就會感覺到火燒般疼痛。且淋巴結周圍皮膚有明顯增高,而惡性腫瘤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多為無痛性腫大。 3、用手摸感受質地 惡性淋巴結往往活動性受限,質地堅硬,周圍組織粘結明顯,甚至有多個腫大成團的情況。 4、是否伴隨其他癥狀 此外,惡性淋巴結腫大,常會伴有壓迫癥狀,如頸部淋巴結,導致食管受到壓迫,出現吞咽困難,壓迫喉嚨,出現發音嘶啞等。 ![]()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頭頸外科衡宇醫生表示,大部分淋巴結腫大的患者多因炎癥導致,可通過自愈或抗炎治療實現好轉。但若是發現淋巴結腫大持續超2周以上,且腫大逐漸增大、增多,觸感質地較差,活動度差,但沒有疼痛感,就要引起重視,可能是惡性風險的程度很高,應及早前往醫院,進一步進行影像學或病理性評估。 三、脖子出現這些異常,也需要注意!1、脖子水腫、變粗 上腔靜脈綜合征是腫瘤患者常見的急癥,表現為頭面部、上肢水腫,頸胸部血管曲張,若不及時干預很可能會引起呼吸困難。 2、脖子歪斜 斜頸,俗稱歪脖子病。最常見是先天性肌性斜頸,也可能是風寒、感染和創傷導致的急性斜頸。 先天性肌性斜頸是由患兒一側胸鎖乳突肌纖維化和攣縮引起,認為是與子宮內壓力異常有關。對于先天性斜頸要盡快在2歲前糾正,一般一歲內患兒,采用非手術治療,約70%可獲得滿意療效。 3、脖子僵硬不能動、疼痛 很多人落枕的時候,再起身就會有脖子疼痛、無法轉動的表現。但還有一種病,起初也會表現如此,但后期就會嚴重侵犯脊椎,導致不能彎腰、仰頭、旋轉,它就是“不死癌癥”——強直性脊柱炎,別稱“竹竿病”。 “竹竿病”一般先侵犯骶髂關節,后沿著脊椎向上發展,患者夜間常因腰背疼痛而醒,嚴重時可侵犯到到腰椎、胸椎甚至頸椎,導致不能下蹲和抬腿,人只能像一根竹竿般,站得直直。 ![]() 總結:很多人只把頸椎當作頭顱的支撐,那就太片面了。頸椎的作用貫通全身,當它出現異常,和可能在提醒身體某一方面可能存在疾病,應引起重視,以免耽誤病情。#謠零零計劃##健康真知計劃# 參考資料: [1]顧雅佳.頸部淋巴結病變診斷與鑒別診斷[J].中國癌癥雜志,2017,27(06):415-420. [2]《頸部淋巴結腫大要緊嘛?》.復旦大學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2021-05-07 |
|
來自: 悠閑龍夫 > 《★★科學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