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五句良言,悟透,等于活透。 ![]() 儉可養廉,覺茅舍竹籬,自饒清趣; 靜能生悟,即鳥啼花落,都是化機。 儉可養廉,靜能生悟,萬般風景與情境,皆由心起。 心若簡樸素凈,則萬物不修雕飾,鳥啼花落,飛沙走石,都有天地造化之生機。
擇個風清月朗之日,掩門煮茶,自有一種地老天荒。 ![]() 文章是山水化境,富貴乃煙云幻形。 文人與山水是一對知心好友,自古文人皆離不開山水草木,他們可以不要功名,不要富貴,卻不能拋開這山川流水。 千古江山,朝代更迭,富貴云煙,唯有清風明月不欺,高山流水不改。 山水始終在那里,等候你的歸依。 ![]() 淡中交耐久,靜里壽延長。 楊絳先生說:“世態人情,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可作書讀,可當戲看。” 把所有的相遇當作只是一場清風,或許此間情意,更是清澈純凈。 細水長流的日子,反經得起風濤駭浪。平淡的歲月,也許不光鮮亮麗,卻因為樸實而耐磨。 ![]() 愁煩中具瀟灑襟懷,滿抱皆春風和氣; 暗昧處見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人的一生,所追逐的往往最難實現,一路上亦有多少坎坷和苦難,叫人愁煩。 若是心胸開闊,縱處逆境,亦可相安。 最難得的,是找到寒冷時那剪明凈的春風,暗夜里那一縷溫柔的清光。 ![]() 和氣迎人,平情應物。 抗心希古,藏器待時。 用尋常心待人,平和心待事,方守得住心靈的安寧。 真正有作為,有修養之人,皆以祥和之態和人交往,以平正之心去應對事物。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無論是歷代的文人墨客,還是當今紅塵的你我,若有耐得住孤獨的境界,觀山戲水皆有情趣,修籬種菊亦覺淡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