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回到長安,舊病復發,臥床不起,但燕王再一次起兵叛亂,劉邦于是派遣樊噲以相國的身份前去討伐,樊噲剛剛走好不久,就有人對劉邦說樊噲和呂后串通一氣,企圖在陛下百年之后圖謀不軌,劉邦聽后氣不打一出來。
沒有多加思考,就決定讓陳平帶著周勃前往軍營宣詔,用計謀斬殺樊噲,不料陳平卻不敢動手,僅僅只是把樊噲囚禁,送往長安讓劉邦自己決定。押送樊噲的囚車剛剛走到半路,陳平就聽說劉邦去世的消息,嚇得陳平快馬加鞭將樊噲送往長安,在劉邦的靈前痛哭,說自己不敢斬殺樊噲,旁邊的呂后一聽,也松了一口氣,就這樣樊噲僥幸的逃過一命。
三:劉邦為何要殺害樊噲
劉邦在開國后雖然有狡兔死,走狗烹的舉動,但是對于樊噲始終保持著極高的信任,委于重任,但是為何劉邦在聽了別人的讒言之后就不聞不問的想要殺死樊噲呢?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劉邦為了削弱呂后的勢力,防止呂后專權。
呂后在劉邦開創大漢的過程當中,也是立下不小的功勞,特別是在稱帝之后,呂后協助劉邦鎮壓叛逆,打擊割據勢力,做出重大的貢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呂后和蕭何一起謀劃,用計某殺死韓信,成功的震懾力其他功臣。

同時也極力勸說劉邦斬殺彭越,將割據勢力消弭于無形當中,也正因為如此,為呂后日后執掌大權做鋪墊。
而樊噲娶了呂后的妹妹,可以說樊噲的利益和呂后的利益是一致的,加上樊噲位高權重身居相國之位,在軍中又有崇高的威望,雖然劉邦不相信樊噲會造自己的反。
劉邦本人病重,時間不多,為了削弱呂后的勢力,平衡朝廷的勢力,鞏固劉家的江山,賜死樊噲不得不說是非常之時的一個有用的計策。
其次就是為了保護自己心愛的妃子戚夫人和趙武如意,原本劉邦內心是打算廢掉太子劉盈,立趙王如意為帝的,但是后來呂后問計張良,請來商山四皓當劉盈的老師,而且樊噲手握重權且天然親近太子劉盈。
再者就是劉盈雖然懦弱但是也沒有犯下什么大錯,不能貿然廢去,最后劉邦也就克制了這個念頭,但是后來有人告發樊噲和呂后密謀,想要造反,對戚夫人和趙王如意出手,不管此時是不是真的,樊噲有這個亂政的能力,劉邦自然會不顧曾經的友誼對樊噲痛下殺手了。
最后就是防止朝堂勢力一家獨大的局面出現,當時朝廷主要有兩股勢力一個是沛縣功勛集團,一個是外戚集團,而劉邦派遣陳平等人去誅殺樊噲就是為了挑起沛縣集團和外戚集團之間的斗爭。
只有這兩股勢力不謀合,軟弱的劉盈才不會被架空,才能駕馭朝堂,但是劉邦的如意算盤最終還是沒有打成,陳平最終沒有殺害樊噲,呂后為首的外戚集團憑借樊噲的幫助,自然能穩壓沛縣集團一頭,實現對朝堂的掌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