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同樣喜歡寫作的朋友閑聊,談及寫作的初衷,發現竟是驚人的相似——調劑生活所用。每天恨不得腳踩風火輪,奔波于工作和生活之間,隨之而來的各方面壓力在心頭千回百轉、盤曲郁結。但自從喜歡上了寫作,日常生活變得步履輕盈,面龐變得含笑溫潤。在寫作的時間段里,心緒是寧靜而歡愉的。穿行于生活和寫作之間,讓人不免想說:“人生,一半為煙火,一半是清歡。” 巧設問題,調動思維,啟發學生,是上課時的煙火氣,感受到的是師生觀點的碰撞,教學相長的樂趣;舉頭望明月,低頭改作業,是下課時的煙火氣,在那些或端正秀麗或龍飛鳳舞的書寫中找出或對或錯或半對半錯的答案,然后圈出,指正;作文,是最傷腦筋的事宜,看到佳作,定會拍案叫好,看到語句不通之作,不覺顰蹙,然后大筆圈圈點點加之內心聲聲嘆息;珠藝選修,玩的就是手藝,拼的就是心細。這里,沒有老師同學之分,大家湊在一起,邊諞邊穿,讓人不禁想到在街頭賣藝市井煙火氣息。下班后,招呼娃吃喝,監督他學習,加之睡前洗洗漱漱,等到他鼻息微鼾,我長舒一口氣,世界終于安靜了下來,我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清歡時光。 “人間有味是清歡”,語出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一詞,“清歡”是難以解釋的境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心境平淡恬然、生活簡單淡定,拋開凡事紛擾,讓繁華落盡,讓人生留白,就像悠悠走來的歲月,不染風塵,自會留在心底。 寫作,是一種清歡。翌日清晨,寫作話題便盤亙于腦海中。構思小半天后,找個相對集中的時間落實成字。書案前,或鋪開素箋,或放穩鍵盤,生命里沉淀的情愫,瞬間絢爛起來,內心波濤洶涌,宛若夏花絢爛,宛若紅葉熱烈。寫作即寫心,就是讓生命的美在手中一一呈現。當繾綣心事都化成文字,沉睡在心底過往在腦海中漸漸蘇醒,它們跳脫于眼前,“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里聲。”寫作,表面安靜,其實內心卻是一個忙碌的世界。撲朔迷離的萬家燈火閃現在眼前,與那些被時光撕碎的往事一起明明滅滅。有時,拿來別的省市中考作文題寫寫;有時,看了名家名作,自己寫一篇語言細致推敲的讀后感;有時,寫作,僅僅就是因為想寫。 朋友說:“把工作當收集寫作素材的機會。”這種生活方式我很贊同。如此看待生活,定能在工作的煙火氣息中自由穿行。我的目光會遲疑于散落于校園的自然風物,一朵花語,一句詩行;我的思緒會游離于教育教學師生情懷,一個凝眸,一點慧心。寫作,勾連了生活的點點滴滴,亦存活于生活的剪影里。 寫得多了,不由自主地想看看別人是怎么構思,怎么表達的。讀書又成了寫作日子里不可或缺的調劑。讀書,也算是一種清歡吧!閱書千百,或細細品味,或一笑而過,或尋章摘句,或信手翻翻。闖入別人的世界里,紅塵淺遇,花開流年,用心去聆聽一段時光的美好,用心去體悟滌蕩在心底的微瀾。即使坐擁書山,內心也會給《宋詞三百首》留一個位置,什么時候翻閱一首,吟哦幾遍,那些長長短短的詞句都能在內心深處添香疊暖。當宋詞里的故事與今人的眸光重合,那點點詩韻,悠悠蘭心,淡了喧囂,濃了溫情。 讀書寫作,將生活瑣事細細收藏,待經年回眸,收獲的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欣喜;那些款款走來心事,會充盈于心間,成為流年里最美的風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