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馮特讓心理學脫離思辨性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后,心理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相繼出現了或反對或繼承馮特的理論,或者另辟蹊徑、獨樹一幟。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心理學派有了上百種。我特別感興趣的是精神分析學派、行為心理學派和認知心理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今天我不談的潛意識、不談他的自我本我超我、不談他的夢的解析。而是談談影響他的一個人和他影響的一個人。尼采的著作對后世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他的思想具有一種無比強大的沖擊力,它顛覆了西方傳統的價值體系,弗洛伊德深受其影響。他的精神分析有尼采思想的影子。有本小說《當尼采哭泣》就寫出了尼采與弗洛伊德思想碰撞出的火花。 榮格是我比較喜歡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他當做精神分析王國的“王儲”,并稱榮格是他的“長子”。但后來榮格與弗洛伊德在理念上產生分歧,最終分道揚鑣,自成一派。創立了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得出“情結“的概念,主張把人格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層。 在20世紀初自然科學飛速發展,行為心理學派創始人華生對馮特學派不滿意,認為心理學不能研究意識,認為心理學和其他自然科學處于同樣的地位,應該象其他自然科學一樣研究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東西,也就是行為。因此產生了“第一次心理學革命”! 認知心理學的誕生、發展與烏爾里克·奈塞爾緊密聯系在一起,他的著作《認知心理學》催生了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的誕生,掀起了認知革命的浪潮,并為其贏得“認知心理學之父”的雅譽。認知心理學是探索人們如何獲取知識、組織知識和運用知識的一門學問。自20世紀中葉認知心理學興起以來,已成為當代心理學發展最快的分支學科,幾乎滲透到心理學的所有領域,以至于人們將它看成是繼心理學行為主義革命后的“第二次革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