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楚天舒:體制內中年人士,布衣書生,茍全性命于盛世,不求聞達于鄉鄰。人生三大愛好,買書,讀書,藏書。 最近一個朋友聯系,我們兩個體制內中年男人聊天,自然少不了各種憶往昔崢嶸歲月,回顧了這么多年的人生經歷和奮斗歷程以后。 這位朋友突然淡淡的說,覺得自己命運的天花板在這里了,感覺這輩子基本上定型了。 言語中有點不甘心,但更多的還是有些絕望悲哀的情緒。我感覺現在各行各業困難以后,很明顯大家心態都變了,體制內也不能幸免。 一、奮斗多年,卻依然沒有改變生存狀態。 我之前把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在體制內常見的生存狀態總結為“窮庸碌”三個字: 待遇低下,經濟上沒錢是為窮;晉升空間小,事業上沒前途是為庸;各類應付考核多,工作累死累活是為碌。 他說我經常提到的“窮庸碌”三個字,經過了這么多年的折騰,感覺還是一個沒跑。 從學校到基層到機關,工資待遇也不高,生存壓力還是大,經濟上還是窮,并且按照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形勢,估計短期內還是無法擺脫現有經濟困境。 從基層干部到機關路人,政治上還是庸。大機關大衙門,多少背景深厚的都還在排隊,何況自己這個毫無存在感的路人? 從街頭巷尾雞毛蒜皮到文山會海文字游戲,生存狀態上還是碌。這些年的體制內生存狀態不用說了,滿紙肺腑言,一把辛酸淚,在此不再贅述。 二、把人分層,我分為這幾個層次。 這位朋友是寒門出身,憑借自身努力一步步走出來的,從一個教育資源極度匱乏的貧困地區考上重點大學的,僅這一步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之后,他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大四那年順利國考通關,服務期滿后又順利考入省直某強勢機關。 在常人眼里看來,他絕對算得上奮斗改變人生的典型案例,但內心深處依然會有這樣的感慨和落差,我其實是有點意外的。 普通的人:他們沿襲原生家庭路徑,重復上一代命運的人,這是絕大多數人的結局。 不管物質起點,還是精神起點,都一開始就處在困難模式,打拼一輩子也走不出底層的泥淖,一生都陷入底層的循環。 《貧窮的本質》一書說得好,貧窮的本質是窮人處于弱勢的發展處境。而弱勢的境遇會導致進一步的弱勢,從而產生惡性循環。 一旦處在這種弱勢繭房之中,沒有外力幫助是很難脫身的,大多數人都無法克服這一點。 優秀的人:這類人能夠跳出原生家庭的桎梏,進一步有所發展,和上一輩人比起來能夠換個活法。 不管是思想上還是生存狀態上,都能和上一輩有所轉變,從世俗眼里實現了階層的跨越。 我們身邊那些通過知識改變生存狀態,明顯超越原生家庭的普通人,都是優秀的。 你從居高臨下的角度去看人家,人家確實有人家的局限,但人家切切實實從很低的起點走到了相對不錯的位置,這份成績就足夠驕傲了。 卓越的人:從優秀到卓越,其實個人能力上的差別當然會有,但這種差距不是太大。 卓越的人比一般優秀的人,根本來說強在兩點:第一他們運氣更好,第二他們執行力更強。 也就是說,他們能比優秀的人相對來說更成功,最關鍵的是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不管是遇到貴人相助,還是遇到時代風口,總之成功是需要風口和運氣的,也需要戰勝同在風口的其他好運人。 不過,這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要有運氣。畢竟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傳奇的人:人這一生成功一兩次不難,難的是一直成功,不斷向上,不斷打破命運天花板,這真的太難了,能做到這一點的絕對是萬中無一的高手。 畢竟山頂寸土寸金,能有個立錐之地就不錯了,哪里有那么多人能持續進步呢? 這里真的不得不說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這對搭檔的偉大。 金融市場那么多頂級聰明的大腦,短期收益率比他們高的也不少,但只有他們穿越了多個政治周期、經濟周期、金融周期,歷經時代風云而屹立不倒。 看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就會發現,他們兩位睿智的老人,真是一輩子都在不斷學習,不斷掌握新技能,接受新事物,獲得新智慧,這真的太難太難了。 所以,他們這種人,真的是一輩子都在不斷進化,不光是學習和認知上的,也有人脈資源和膽識魄力等等方方面面。 包括種種能說的不能說的一個都不能少,都在持續不斷進步。 當然,除了自己方方面面持續進步以外,也需要一輩子持續的好運氣才能一直駐足頂峰。 三、我們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 回到剛才那位朋友,我說其實你已經非常厲害了。 通過個人的奮斗和歷史的進程,你已經實現從普通到優秀向上,卓越向下了。 我可以說,這幾乎已經是普通人奮斗能到達的極限了。 命運這東西,很多是原生家庭就已經注定了,我們能改變的其實不多的。 如果家庭起點好的,同樣是達到現在的層次,你可能付出少很多,難度低很多,生存狀態舒服很多。 這位朋友,經過多年的努力折騰,雖然原生家庭的短板沒有完全彌補,但其實已經很成功了。 我們大多數讀者,大家自己對號入座,起點再低,再怎么差勁,也不是庸庸碌碌之輩吧? 不管是草根出身跳出原生家庭,實現階層躍升的;還是原生家庭不錯,自己能夠延續保持階層不下滑的,大家都是優秀的。 因為個體層面,我們每個人能改變的其實很少。 如果是底層出身,能向上一兩個臺階就已經非常優秀了。 如果是中產家庭,雖然下限比底層高,但是天花板明顯看得到,保證階層不下滑,都是不容易的。 四、如何看待人生的天花板? 我覺得我這位朋友的境遇,對于一些對上級機關無限向往的朋友來說,也是一個提醒。 只要選擇了體制內的職業,不管是在機關還是基層,其實大家的普遍生存狀態和精神面貌是差不多的。 上級機關也不是天堂,一樣會有很多矛盾問題,這些問題不是靠換個環境就能解決的,有些問題還是要靠自己的修為。 說白了人生一世就是活個心態。心態好的話基層也可以快活,世上無難事,只要想得開,畢竟生死之外無大事。 心態不好的話,到了上級機關其實更容易焦慮,因為見識格局打開了,欲望想法變多了,可現狀處境卻沒法改變,更增加了自己的不幸感和“相對剝奪感”。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天花板的,我之前文章也寫過,幸福=能力—欲望。 當我們無法提升改變現實的能力時,就必須不斷降低自己的欲望和預期了。 人生不能向上看的時候,就必須向下看看,和自己的人生和解了。 每個人都會走到這一步的,或早或晚的問題。早點通透,早點解脫,人生會少很多煩惱。 人生不只有星辰大海和宏大敘事,當你俯下身去,身邊多少生存狀態不那么好的人,他們難道就不活了嗎?人生是要適當往下看的。 有時候帶娃坐公交車,一個站點一個站點的反復輪回,看著路邊熙熙攘攘的行人,經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衣著光鮮的寫字樓打工人,常常托著厚厚的鏡片,神情恍惚麻木,充滿著小布爾喬亞的迷茫和憂傷。 而工地上的底層打工人,盡管工作生活環境惡劣,但精神狀態卻非常不錯。 經常看到有些農民工,盡管飽受生活之苦,但是眼里有光,精神飽滿,笑起來的時候,黝黑的皮膚襯托著那口潔白的牙齒,樂觀堅定的眼神里,洋溢著一種無產階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從宏觀層面看,我當然佩服那些不斷與時俱進,不斷進化的傳奇人物,也在盡自己最大努力不斷進步不斷提高自己。 但微觀層面,作為一個普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認清自己的能力,承認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平靜接受自己的局限,踏實而認真的活下去。 這就是普通人的英雄主義:認清自己的無能為力,卻依舊認真生活,努力前行。我以為這是普通人最高級別的勇氣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