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敘文 在小學階段,咱們的寫作內容主要分為四個模塊: 寫人、敘事、繪景、狀物 同時,這四個模塊匯集在一起,就是我們常說的記敘文。 記敘文是以人物的經歷和事情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 記敘文六要素 關于閱讀題: 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結構,理清事情的發展脈絡。在做【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的題型時,我們可以從六要素入手。 關于寫作: 小學低階段,主要以看圖寫話為主。這時的我們把事情說個大概就行,所以只需要記住這四個要素: 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到了中階段,記敘文的要素有延展,需要把來龍去脈說個清楚,所以四要素中的“事件”需要開枝散葉啦,變成了六要素: 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記敘順序 1、順敘 從看圖寫話到記敘文,低中階段都是按照事情的前因后果進行描寫。 記敘時,把六要素按順序地描寫出來(從開始到結果),這樣的記敘方式叫“順敘”。 順敘的描寫步驟: 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倒敘 如果想要自己的文章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那么我們可以換一種記敘方式,即把故事的結果放到最前面,抓住讀者眼球讀下去,其它順序不變。這樣的記敘方式叫“倒敘”。 倒敘的描寫步驟: 結果——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 3、插敘 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倒敘或順敘都可以),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當前的敘述,轉而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故事,這段故事的插入就叫“插敘”。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插敘必須與中心事件相關。 有哪些插敘的方式呢? (1)直述式:直接插入故事 (2)聯想式:通過回憶/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動,插入故事片段 (3)轉述式:通過他人的敘述來插入情節。常用話語:“聽人說……”“據說……” 寫作順序 1、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可用于敘事、繪景作文) 2、按照地點的變換順序。(可用于繪景、游記、參觀、活動) 3、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可用于敘事,即起因-經過-結果) 4、按照不同內容的類別順序。(可用于狀物、參觀、活動等) 5、按照方位順序。(即東西南北、上下左右的順序,可用于狀物、繪景等) 6、按照總述與分述的順序。(總分、分總、總分總) 寫作結構 1、總分式結構 (1)先總后分。文章開頭部分總結概括中心內容,中間圍繞中心分段描寫。 (2)先分后總。與(1)相反。 (3)先總說,后分說,再總說。與(1)前半部分相同,只不過結尾處還需要再加入一個總結,點明中心。 注意:分總之間必須有緊密的內在聯系,分述部分要圍繞總述的中心進行,總述部分應是分述的的總結。 2、并列式結構 議論文常見的一種結構模式。 文章在開頭提出中心論點,把幾種與中心相關的信息,像冰糖葫蘆一樣串起來,這樣的結構稱為并列結構。串起來的“糖葫蘆”重要程度一致,彼此對等。 注意: 1、并列的內容各自獨立,但又緊緊圍繞一個中心。 2、并列的各個部分必須是平行的,分段出現。 3、分論點列述式 3、對照式 結構形式上是相反的,一正一反,一陰一陽、一實一虛;在內容上是真與假、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或用其它對立的兩方作對比,來發議論、抒感情、記人敘事的結構形式。 好啦,今天的這一部分內容就到此結束啦!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快來加入我們的學習小隊吧! ![]() 好文需要分享 點“在看”把我分享出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