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是一片紅色的熱土。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膠東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付出巨大犧牲,作出重大貢獻。山東兵能打,膠東兵更能打。 1膠東走出去4個軍 41軍、31軍、27軍和32軍均由膠東子弟兵組成,帶有膠東血統的部隊也很多:42軍126師;20軍174團、176團、180團;22軍194團;26軍226團等共29個團都是由膠東子弟兵組成。 膠東走出去的4個軍中,41、31、27軍均為軍中王牌,2003年,全軍改為18個集團軍,膠東這三個軍均得以保留,占了六分之一。 膠東走出去的師團級單位,也大多是名部隊的主力。 主力,意味著戰斗力,意味著戰場上的擔當。 2十大猛虎團,膠東占了四個 十大猛虎團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十支英雄團隊: 334團(平江起義團) 136團(模范紅5團) 109團(紅軍團) 343團(紅軍團) 347團(紅軍團) 235團(濟南第一團) 367團(塔山英雄團) 271團(濟南第二團) 241團(濰縣團) 騎1團 其中,235團、367團、271團、241團四個團是從膠東走出去的。 猛虎團,看看就知道多能打。膠東這四大猛虎團,經過建國后多次軍改,235、367、271團目前仍然留在現役部隊中。 3膠東的烈士縣 據山東省民政廳數據統計,山東省共有登記在冊烈士30.1萬余名,烈士總數居全國首位,占到全國的11.5%。 山東兵勇敢、忠誠,紀律性、服從性強。 其中膠東地區貢獻最大,膠東兵犧牲也是最多的。 膠東統計在冊的烈士就有7.6萬,占山東的三分之一多。 其中文登縣有烈士7600多名,是全省烈士最多的縣,海陽、萊陽、榮成都是著名的烈士縣。 抗戰時期,膠東戰場犧牲了夏侯蘇民、李紹橋、張寰旭、蘇曉風、梁海波、苗雨村、蔡雍泉、于己午、于一心、林江、夏云超、李大光、劉濤等多名團級以上膠東干部。 于己午、于一心是親兄弟,同一天犧牲于馬石山,于一心長子于善寶,生于1928年,于1950年12月犧牲于朝鮮戰場。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197653名志愿軍烈士中,團職以上干部有244名,煙臺(時威海屬煙臺)籍團級以上烈士共37人,文登最多,17名。 4膠東的將軍縣 ?在革命戰爭年代,膠東走出30余位共和國開國將軍。 1988年恢復軍銜,17位上將中,山東4位,分別為遲浩田、李耀文、王海、劉振華,這4位中,除了劉振華來自泰安,其余3位均出自膠東。 將軍不是一天煉成的,他們都是從槍林彈雨中沖過來的大智大勇的英雄。 三位膠東上將加上1993年授上將軍銜的張萬年都是一生充滿傳奇的人物。 李耀文上將,抗美援朝期間任26軍政委,為志愿軍最年輕的正軍級干部。抗戰時期曾經獨身一人進入敵營,說服韓壽臣部投誠。 遲浩田上將,上海戰役帶領2名戰士鉆下水道渡過蘇州河,俘虜敵人1500。 張萬年上將,帶領20人俘敵1500多,對越自衛反擊戰,更是打得越軍惱羞成怒。 朝鮮戰爭期間,王海和他所帶領的“王海大隊”與美國空軍激戰80余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榮立集體一等功。僅王海一人就擊落擊傷敵機9架。 5膠東著名戰斗英雄 膠東出了很多著名戰斗英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中,煙臺占了3位。 膠東抗日英雄--任常倫。 地雷戰之王——于化虎 特級偵察英雄--楊子榮 膠東的戰斗英雄層出不窮: 膠東第一個我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山東紅軍創始人之一于得水。 黃繼光式戰斗英雄于慎修。 《英雄兒女》王成的原型之一、萊陽人于樹昌。 在膠東,這樣的戰斗英雄,很多很多…… 6膠東根據地是最穩固的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膠東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穩固的后方。膠東抗日根據地是最穩固的,貢獻很大。 是膠東兵用生命和鮮血,先驅們前仆后繼打出來的。 盡管在膠東這么狹小的地域,盡管鬼子多次組織殘酷的掃蕩,盡管蔣頑勢力首鼠兩端,不斷破壞抗戰,但膠東抗日根據地穩若盤石,牢牢地屹立在這塊土地上。 抗戰期間,膠東志愿參軍者達9.5萬人。單1945年配合戰略大反攻,膠東就有4萬余青年參加八路軍。 ?八年間,膠東抗日根據地人民配合膠東抗日部隊共作戰7590次,攻克日偽據點425處,斃、傷、俘日偽軍13.4萬人,占山東抗日根據地軍民殲滅日偽軍總數的25.28%,占整個人民軍隊殲滅日偽軍總數的7.82%。 膠東革命烈士陵園至今安葬有20850名抗日戰爭中在膠東犧牲的烈士。 毛主席曾經說過:“北占東北,南下長江,都主要依靠山東”。 “依靠”這話,說的是山東這塊地,山東這里的物,更是山東的人。 膠東解放區是最穩固的,1947年,國民黨重點進山東,范漢杰幾十萬大軍氣勢洶洶進入膠東。 許司令一個反攻,一?個月將其趕出膠東。? 在革命戰爭年代,膠東有50萬青壯年參軍,280萬人次民工支前,7250名干部南下北上,7.6萬多名革命烈士為國捐軀, 7膠東兵有多勇敢? 抗日戰場上,膠東子弟兵不畏犧牲,殊死相搏,與日偽軍拼殺在第一線。 僅以馬石山戰斗為例。涌現出了許多與敵人戰至最后一槍一彈的英雄群體。 ---“馬石山十勇士”:5旅13團的10位戰士在班長王殿元的帶領下,三進三出日軍包圍圈,將上千群眾救出了重圍。最后10名戰士與敵人同歸于盡。 ---膠東行署公安局警衛連指導員也叫王殿元,他帶領三排16名戰士連夜救援千余名群眾脫險,血戰至中午,16名戰士全部犧牲。王殿元將最后一顆手榴彈拉響與沖上來的日軍同歸于盡。 ---16團團長周光、政委張寰旭掩護700多名群眾沖出了險境,而張寰旭政委和參謀長陳志英、參謀周文彬、組織股長牛文蔚等100多名指戰員英勇犧牲。 ---16團1營3連劉指導員帶領一排20多名戰士,在馬石山北麓與敵激戰,劉指導員和20多名戰士全部犧牲在馬石山的懸崖峭壁上。 ---17團3連連長叢培露、指導員黎光指揮全連百余名戰士與日軍展開搏殺,除6人受傷被俘外,其余全部犧牲。---17團8連在向郭城鎮發起攻擊時,遭遇日軍多達千人包圍,全連力戰不退,只生還3人。 ---東海獨立團2連1排和日軍戰斗至彈盡糧絕,剩下的7名戰士寧死不屈,懷抱槍支跳入了大海。這樣的戰例,很多很多…… 解放戰爭中,戰力最強、殲敵最多的就是三野、四野,膠東兵在三野、四野當中都是主力部隊成分,他們南征北戰,屢建奇功。 僅以濟南戰役為例:濟南戰役膠東幾個縱隊打得相當慘烈。 九縱第25師第73團(濟南第一團)僅剩3個連。13縱傷亡5907人(傷5140人,陣亡581人),該縱第37師傷亡最大,師長高銳負傷,政委徐海珊當場犧牲。 渤海縱隊1929人(傷1683人,陣亡233人,失蹤13人)。 抗美援朝戰場上,膠東戰士犧牲很多,貢獻巨大。50名一級戰斗英雄,膠東籍占了8人。 對越自衛反擊戰,膠東將士參戰很多。 僅以萊陽為例: 時任41軍及121師的萊陽籍首長: 軍政治部副主任:宋子 佩副師長:李德瑞、李培江、孫學文 師副政委:宋永林 42軍125師副師長:李新良 兩名參戰的萊陽籍英雄成為將軍: 副師長李新良后被授予上將軍銜 排長蓋龍云被授予少將軍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