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女子的妝容和服飾,樸素淡雅。服裝上,姑娘們偏愛飽和度低的色系,上穿窄袖短衣,下穿長裙,外面再穿一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
她們的化妝風格,類似我們現在追求的裸妝。底妝后,在額頭、鼻梁、下巴三處涂白,被稱為“三白妝”,類似現在的高光。抹胭脂,淺淡涂的是“桃花妝”;抹完再蓋一層白粉,就是“飛霞妝”。

宋代流行以墨畫眉。除了遠山眉為代表的細長眉,月眉和倒暈眉也頗受歡迎。那時的咬唇妝,在唇中間抹上一抹,上下暈染。

宋人特別愛簪花,男子也一樣,男子對簪花的喜愛從唐朝就開始了。到了南宋,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男子簪花更是成了全民潮流。
說起日常生活,怎么能少了“吃”這件大事。在宋代,食物的美味程度比之前提高了幾個等級,這里面的“秘密武器”就是 “煎炒烹炸”烹飪技術的興起。宋代之前,由于油料缺乏,常用的烹飪方式只有烤、蒸和水煮。

如今的定勝糕 來源/市商旅集團
現在我們喜愛的火腿、紅燒肉、涮火鍋、刺身(宋人稱“膾”)、炒米、定勝糕等美食,也都發明或流行于宋代。

飲酒和飲茶也是宋人風雅生活的重要部分。宋人愛喝酒,有事沒事約三五好友喝上一杯,江浙一代的黃酒釀造業,發展迅速。除了酒,宋人還特別愛喝茶,臨安城內茶肆、茶館林立。

餐飲業競爭激烈,商家們為了爭奪客源,開始提供“上門服務”,沒錯,就是外賣的初始版本!

宋人的休閑娛樂生活也很豐富。作為當時的商業中心,臨安城內的娛樂活動中心瓦舍多達二十幾座,有“健身中心”“插花賞茶中心”等,活動表演極盡豐富。
在宋代,古琴被尊為國樂之首,是文人陶冶性情、抒發情感之物,由此也產生了許多師承淵源的藝術流派。浙派古琴,就從南宋流傳至今。


穿越時光,“南屏晚鐘”“雷峰夕照”等風景依然美麗。攝影/孫小明
這時的百姓文人甚至皇帝,都常流連西湖山水。按當時山水畫的傳統,畫家得給畫起個詩意的畫名。于是,就出現了“南屏晚鐘”“雷峰夕照”這樣的題名,這就是“西湖十景”的由來。

宋代的文人雅士,還特別喜歡聚會,舉辦文化沙龍。著名畫家劉松年的《西園雅集圖》就描繪了劉涇、蘇軾、陳景元、米芾等十六位大師相約的場景。

夜幕降臨,豐富多彩的夜生活開始了。宋以前,歷朝歷代實行宵禁制度。直至宋代,宵禁被解除,城中燈火通明,笙歌不停。連皇帝狩獵餓了,晚上也喜歡點個宵夜,喝點小酒,吃幾個小菜。

在外玩累了,回家還有寵物等著呢。九百多年前的南宋人民,竟然也愛擼貓!那時的臨安城,甚至出現了寵物市場,貓窩、貓糧一應俱全,這大概就是最早的“貓經濟”了。

攝影/孫小明
風雅處處是平常
這就是宋人的摩登生活
宋韻文化的基因藏在杭州這座城市里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今天的杭州依然可以找到它們的蹤跡
資料/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園文局、上城發布
編輯/陳陽希
版式/陳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