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9月22日,清晨。 一支八路軍隊伍,在行進于半坡嶺溝壑之間時,突然被日軍掃蕩隊伍伏擊。 寂靜的荒嶺,頓時響起了令人揪心的密集槍聲。 眼前的這支八路軍隊伍,顯然并不屬于戰斗編屬序列,在敵人的火力壓制之下,這支隊伍的反擊槍聲,十分微弱。 “你們被包圍了,趕緊投降吧。”日軍隊伍中的漢奸翻譯,趾高氣昂地高喊著。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下一刻,對面的八路軍隊伍中,傳出了一句非常正宗的日語: “不要開槍,我們是日本人。” 這句話說出之后,日軍方面原本凄厲的槍聲,頓時收勢了不少。 “日本人?”日軍指揮官有些吃驚,不由大聲問道。在以往掃蕩之時,指揮部也曾派出過一些秘密先遣隊,這些先遣隊員們大多化裝成八路軍或普通中國民眾,因此在掃蕩中遇到這些“自己人”,也是有可能的。 “你們是哪個部分的?” 對面遲疑了片刻,隨即大聲回答道:“我們是反戰同盟冀魯豫支部的。” 一聽說對方是反戰同盟的,原本狐疑的日軍指揮官,頓時勃然大怒,“你們這群貪生怕死叛徒!” 抗戰時期,有一些被八路軍俘獲的日軍俘虜,在接受八路軍教育和感召,意識到日本軍國主義侵華對兩國人民帶來的危害,幡然醒悟之后,最終堅定地站在了反對日本侵略的行列當中。 這些人隨后自發組織了“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反戰同盟總部在延安,冀南、太行、太岳、冀魯豫等地各有支部。 眼前這支冀魯豫反戰同盟支部的隊伍,原本跟隨八路軍第二縱隊南下支隊進行反掃蕩任務,在遭遇日軍主力,分散突圍之時,中了敵人的伏擊。 在許多日本人的眼里,這些投奔八路軍的日本人,都是一些怕死的懦夫,然而,接下來的一幕,卻讓所有人的心神頓時震撼不已。 面對日軍指揮官的責罵,對面的支隊組長黑田嗣彥并沒有因為局面危急而氣餒,反而繼續高聲宣傳道: “你們為什么要來中國打仗?中國人又沒打你們日本人,你們受騙了,你們應該把槍口對準咱們真正的敵人——那些發動戰爭的軍閥們!我們不怕死,我們是為了挽救更多的日本人,才堅持斗爭到現在的......” 對于黑田嗣彥的勸說,對面的日軍指揮官根本聽不進去半句,惱羞成怒的他隨即下令部隊繼續射擊,凌厲的槍聲頓時將黑田嗣彥的話語淹沒了。 雙方力量懸殊,這場遭遇戰很快便進入了尾聲。 黑田嗣彥身邊的太田、松下兩位戰友已經壯烈犧牲,他自己也是身中數彈,鮮血流了一地。 額頭上的血在臉上結了一塊大血痂,讓黑田嗣彥的眼睛有些迷糊,不過他的耳朵卻非常靈敏地聽見了——大批日軍士兵,正向他的這個方向跑來。 黑田嗣彥的手慢慢伸向腰間,將別在那里的一枚手榴彈攥在了手中,心里默默地計算著敵人靠近的距離。 “近了、靠近了......”黑田嗣彥低聲說著,周遭圍上來的日軍,已經將明晃晃的刺刀對準了他,在這些人看來,對方既然因為貪生怕死,投降了八路軍,那么這種懦夫此刻必然也不會拼死相搏。 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黑田嗣彥腰間突然發出“呲呲”的響聲,一縷煙霧陡然涌出。 在眾人驚恐的喊叫聲中,爆炸聲突然響起,圍在黑田嗣彥周邊的日軍,頓時傷亡慘重。 不遠處,看到黑田嗣彥與己方同歸于盡的日軍軍官,面色陰沉,他發瘋般地下令,必須找到一個活的日本人出來。 他要好好問問對方,這到底是為什么!他們不是很怕死嗎? 日軍隨后發現了一個重傷昏迷、二十來歲的反戰同盟戰士,隨后他被日軍押著,來到這支日軍隊伍的跟前。 日軍指揮官告訴他,只要他反對八路軍、反戰同盟,只要他后悔了保證以后再也不犯錯了,便可以饒他一命并給他好好治療。 那名日本年輕人,看了看周遭,反戰同盟戰士們的尸體,原本黯淡的眼神之中,突然多了一絲堅毅,他挺直了胸脯,沒有說一個字。 “你不怕死?”日軍軍官有些不可思議。 回應的,只有沉默。 最終,日軍軍官無奈地揮了揮手,讓人將這名年輕人帶了下去。 “砰”,槍響,那具倔強的身體,凋零在塵土之際。 不過這聲槍響,卻讓所有在場的日軍士兵們,心頭不禁一震。 多少年后,一位曾經在場的日軍士兵再次回憶起這段往事之時,依然唏噓不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