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呂太后臨終前,一再的交待呂產他們,千別不要交出兵權。 手里有部隊,才能立足。但是,最終呂祿還是輕易的交出了兵符。 就像呂嬃(呂太后的妹妹)說的一樣,只要沒了兵權,呂氏將無立足之地,會被滅族。 呂氏族人被誅殺,大臣們迎代王入宮即皇帝位,就是后來人稱的孝文帝。 功過是非,也不過是后人的評說而已。對于呂太后,太史公司馬遷也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跟隨劉邦顛沛流離多年,輔佐劉邦平定天下,還要面臨奪嫡風波,可能她也會覺得,自己手握大權才是最重要的。 皇室之間的爭斗,從來都不是輸贏的問題,而是生與死的較量。 壹 呂太后崩逝以后,劉氏和呂氏雙方都有各自的部署。 絳侯周勃沒辦法拿到兵權,他就和陳平商量,派人去把曲周侯酈商弄來,要挾他的兒子。 當時,酈商年老多病,他的兒子酈寄和呂祿關系比較好。 所以,就讓酈寄去找呂祿說,高祖皇帝和呂后共同平定天下,劉氏封的九個王,都是和大臣商議過,諸侯們也都是贊成的。 現在太后崩逝,陛下年紀還小,您身為趙王,不去自己的封地國,卻帶兵駐守在這,大臣諸侯們都心有疑惑的,您不如把兵權交給絳侯。 齊王一定會退兵,這樣的話您就可以安穩的當趙王,對大家都是有好處的啊。 呂祿聽了也覺得蠻有道理的,就打算把兵權交給周勃,另外再派人把這事告訴呂產和呂氏其他的族人。 呂氏族人中,有的人覺得可行,有的人又覺得不能這樣做,所以這事就一直沒有決斷。 呂祿很信任酈寄,有一次酈寄邀請他外出打獵,經過呂嬃(音讀須)府中時,就一起去拜見她,商量一下兵權的事。 呂嬃是呂祿的姑姑,呂嬃聽說了以后生氣的不得了,說如果交出部隊,呂氏都要被滅族。 貳 周勃沒辦法進入北軍部隊,襄平侯紀通掌管著符節,周勃就讓他帶著符節去假傳命令,說是皇帝讓周勃去北軍。 周勃又讓酈寄和典客(官名)劉揭再去說服呂祿說,現在陛下派太尉(周勃)去帶北軍,你現在趕緊交出兵權符印,回自己的封地國去,還來的及,不然的話,真是要大禍臨頭了。 呂祿覺得酈寄不會騙自己的,所以就把符印交了出來,把兵權交給周勃。 當周勃到的時候,呂祿已經離開了,周勃直入軍中,并且號令軍中:擁護呂氏的就露出右臂,擁護劉氏的就露出左臂。 軍士紛紛擁護劉氏,太尉接管北軍,陳平讓劉章輔佐周勃。 周勃讓劉章監管軍門,并且下令掌管宮門的守衛,不要讓呂產入宮。 這時,呂產還不知道呂祿已經交出了兵權,就想要去宮中發動叛亂。 到了宮門口才發現進不了門,就在外徘徊不定,平陽侯擔心呂產強行入宮,就趕緊派人去告訴周勃。 周勃也擔心不能戰勝呂氏,所以也不敢公開的說要誅殺呂氏,他派了一千多人讓劉章進宮保護皇帝。 劉章剛到宮門外就遇到呂產,雙方一場交戰,呂產打不過劉章,就趕緊逃走,最后在郎中令(官名)府里的廁所里被劉章殺了。 接著,劉章又殺了長樂宮的衛尉呂更始,再到北軍中飛報周勃,劉章說,我們所擔心的就是呂產,現在已經將他誅殺,大事可定了。 然后又派人去抓捕呂氏族人,不管男女老少,全部斬殺。 呂祿也被斬殺,而呂嬃,也被活活打死了,還派人誅殺了燕王呂通,廢除了魯王張偃,并且把呂氏被誅的事告訴了齊王,讓他退兵。 叁 呂氏族人被誅滅,大臣們就在一起商量了,說現在的皇帝和梁王、淮陽王、恒山王,這幾個人實際上都不是孝惠帝的兒子,都是呂太后抱來的別人的孩子,養在后宮,假充是孝惠帝的孩子,這樣做是為了壯大呂氏的勢力。 不如就看看哪個王最賢能,可以即皇帝位,有人提出來說,齊王是高祖皇帝的長孫,可以立齊王為新帝。 大臣們說,呂氏專權這么久,天下社稷差點都不保了,齊王的舅舅也屬于虎視眈眈的角色,如果立了齊王,那又相當于重蹈覆轍了。 代王(劉邦的兒子)是目前最年長的,而且仁孝寬厚,他的母親薄氏家族的人都很謹慎,也沒什么勢力,現在立代王是最合適的。 于是私下派人去迎接代王,代王就和部下商議,郎中令張武等人說,現在這些大臣都是高祖皇帝時期的大將,善說用兵,還很有謀略。 以前都是忌憚著高祖皇帝和太后,現在呂氏被滅,血染京城,用這個名義來接大王,實在不可信。 大王可以稱病不要去,看看他們有什么反應。 肆 中尉宋昌說:并不是大家說的這樣,大家可以分析一下。 第一,當年秦國失政,天下豪杰并起,最后取得天下的是劉氏。 第二,高祖皇帝給宗族子弟封王列侯,封地也犬牙交錯,互相制約,天下人也被劉氏的強大折服。 第三,大漢興起,去除以前的苛刻政令,重新約法,以德惠施人,人心安定。 呂太后威嚴,立呂氏子弟為王,專權朝政,然而太尉憑著節符就進入北軍,士兵都擁護劉氏,這是天意啊。 現在就算大臣們想要叛亂,百姓們也不肯啊,而且他們的黨羽也不會一條心?。?/p> 如今京城有朱虛侯,東牟侯,外有吳王,楚王,淮陽王,瑯琊王等人。 現在高祖皇帝的兒子中,只有您和淮南王,大王年長,又以仁孝聞名天下,所以大臣們是想要迎大王回京即位,大王不要有什么疑慮。 代王又向自己的母親回報了這事,商量之后也一直猶豫不定。就請人來占卜,說為天王,繼承父業。 代王說,我本來就已經是王了啊,怎么還為王?占卜者說,所謂的天王,就是天子。 于是,代王就派了舅舅薄昭去見周勃,周勃等人都告訴薄昭,確實想要迎代王回來即位。 薄昭回來還報代王,讓他不要有疑慮了。 代王帶著宋昌,張武等人一同去京師,走到高陵時,就暫時停了下來。 讓宋昌先進城,看看有沒有什么變故,宋昌到了渭橋(距離長安城北三里的地方),發現丞相以下的大臣都出城來迎接了。 宋昌回去報告代王,代王也到了渭橋,大臣們紛紛拜謁,代王下車回拜。周勃說,想要單獨向代王回報。 宋昌說,如果您要說公事,就公開的說,如果是私事,大王不受理私事。 于是,周勃跪下,獻上天子寶璽和符印。代王說,還是等到了府中再商議吧。 伍 九月,代王到了長安自己的王府中,大臣們也去了王府。丞相陳平等人都去拜見,說劉弘等人都不是孝惠帝的兒子,讓代王即皇帝位。 代王再三推辭,大臣們再三請求,代王才同意即天子位,大臣們行君臣之禮。 東牟侯說自己誅呂氏無功,現在可以去清除宮室。 他和太仆汝陰侯滕公一同進宮,對皇帝說他不是劉氏子弟,滕公用車把皇帝載出宮,再用天子儀式去迎接代王入未央宮。 代王入宮即位,當晚就下召大赦天下。拜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軍,任張武為郎中令。 呂太后稱制八年,她崩逝以后,呂氏族人都被誅殺,政權回到劉氏集團手中。 太史公司馬遷說,孝惠帝和太后當政期間,百姓不再受戰事之苦,君臣都休生養息,百姓務農,犯罪的概率也很低,天下安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