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過這樣一種說法: 二十年歷史看深圳,兩百年歷史看上海, 五百年歷史看北京,一千年歷史看開封, 三千年歷史,還請看洛陽城。 ![]() 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幾乎濃縮了夏商周三代至今的整個中華文明。司馬光的一句“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更是將洛陽的重要意義一語道明。 ![]() 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政權先后在洛陽奠都,這里無疑是中華古都中定都時長與次數的佼佼者,更是中華古代文物藝術的富集地…… 這座“居天下之中”的“九州腹地”,從三代、漢魏至盛唐,一直都是華夏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此時的洛陽既是河洛文化的代名詞,也是華夏文明的縮影。 ![]() 洛陽市及其周邊的古城古墓古建與石窟 讓我們一起在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樞紐,穿行洛陽城,感悟千年歷史變遷。 第一篇:三代河洛(夏商周) 《史記》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 現代考古發掘也證實了文獻記載:夏、商、周三代王城遺址,都在洛陽及周邊地區有發現。從極大可能是夏朝的二里頭遺址,到早商時期城址中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偃師商城遺址,再到出土了“天子駕六”的東周王城遺址,理清三代脈絡、傳承關系。 ![]()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 圖源:考古中國 ![]() 擺放整齊的“天子駕六” 圖源:旅游地理 值得玩味的是,偃師商城與二里頭都邑距離不過6千米,咫尺之遙,為何認為一為夏一為商?偃師商城的規模,說明商人的早期文明發展到了什么程度?這些,都等著我們來親自尋找答案。 ![]() 第二篇:漢魏河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漢魏洛陽城和城郊的白馬寺,依舊在訴說兩千年前的往事云煙。 ![]() 漢魏洛陽故城 光武帝劉秀定都的東漢洛陽城,距離今天的洛陽城東15公里處,在東漢之后,曹魏、西晉、北魏也相繼建都于此,所以這里又被稱為漢魏故城。近兩千年的歲月流逝,漢魏故城如今只剩下殘垣斷墻于地表,昔日的繁華也如邙山一般,寥落沉寂了下來。 ![]() 白馬寺 白馬寺,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據傳寺名因“白馬負經”的典故而得,白馬寺雖屢經戰亂,但數度重建,傳承至今。
洛陽歷史上最鼎盛輝煌的時期,隋唐河洛。 作為絲綢之路的東起點,來自西域的文化與中原文化碰撞、融合,造就了洛陽地區石窟藝術的巔峰。位列《世界遺產名錄》的龍門石窟、保存有國內唯一完整的帝后禮佛圖的鞏義石窟,各具風格。 ![]() 帝后禮佛圖 龍門石窟周邊最重要的石窟當屬偃師水泉石窟,他也被稱為龍門石窟的衛星窟。它較為詳細地記載了分布在當時洛陽地區各類造像的情況,從側面反映出北魏洛陽地區佛教造像種類繁多,佛教發展空前繁盛的史實。 ![]() 水泉石窟 圖源:山河舊夢Dreams 曾經有13個王朝選擇在洛陽建都,留下了舉世罕見的5座大型都城遺址——夏都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而位于洛陽市中心的隋唐洛陽城可以說是見證了洛陽最為輝煌的一段歷史。 ![]() 應天門遺址博物館 明堂天堂遺址,位于隋唐洛陽城宮城核心區,是唐武周時期最重要的宮殿建筑。從建筑中,看到唐代興盛的模樣,看到個人與朝代的歷史。 而另一個能夠了解歷史的緯度就必屬文物了。 ![]() 洛陽博物館藏·白玉杯 ![]() 洛陽博物館藏·騎馬俑 氣勢磅礴的歷史,落在每件文物上都讓其擁有了超出本身工藝的重量與歷史價值。在件件精華,尊尊國寶的洛陽博物館中,我們傾聽每一尊珍寶為我們講述歷史沉浮。 第四篇:明清河洛 隨著政治中心的一次次東移南遷,往日洛陽作為“天下之中”的地理優勢逐漸喪失,開始退居次要地位,但仍是河南府府治的所在地。 ![]() 河南府文廟 圖源:河洛影像 此時,河洛文化不再作為一個整體來代表華夏文明,但依舊是中原文化的重要核心。在山陜會館和河南府文廟兩處國保單位,可以一窺明清時期的洛陽。 第五篇:洛陽美食 除了豐富的歷史古跡和文化遺產,「吃」自然是來洛陽的老饕們最最不可錯過的,看看這座中原美食之城都有哪些必須打卡的特色美食~ ![]() 洛陽水席的頭牌菜,牡丹燕菜 ![]() 洛陽菜酷愛湯湯水水,一碗羊肉湯留下舌尖的不滅記憶 當然等你前去翻牌的洛陽美食還有很多,百聞不如一嘗,洛陽一定會在你的舌尖留下獨屬于十三朝古都的味道~ 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此去一別,何日復見洛陽? |
|
來自: 天涯aobebd0m4x > 《歷史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