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澤穴 益氣通乳 所屬經絡:手太陽小腸經 本穴功效:清熱利咽,通乳開竅 特效穴位解析:少,指手太陽小腸,穴在小指,為小腸經“井”穴,井當潤澤,脈氣出生,故名少澤。適當刺激少澤穴可使垂體后葉催產素分泌增加,可使缺乳產婦血中生乳素含量增加,改善孕婦產后缺乳狀況。 乳少始見于《諸病源候論》:“婦人手太陽﹑少陰 之脈,下為月水,上為乳汁……既產則水血俱下,津液 暴竭,經水不足,故無乳汁也。”少澤穴乃手太陽小腸經井穴,井穴喻作水的源頭,是經氣所出的部位。 臨床研究表明,針灸通過對下丘腦-垂體軸功能的雙向良性調節,使催產素、催乳素分泌增多,有利于乳汁的分泌。新時代人們生活條件優越,產后馬上進食滋膩高補之品,因虛不受補,往往犯“虛虛實實之戒”。故此臨床實證不少,點刺少澤穴方便可行。 主治疾病: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頭痛、昏迷、扁桃體炎、熱病等急癥、熱證。 配伍治病:配中穴、乳根穴,可治乳汁少、乳癰;配人中穴,可治熱病、昏迷、休克。 穴位定位:位于手小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保健方法: 1)按摩:用大拇指指尖掐按少澤穴3~5分鐘,每天堅持,能夠治療腦卒中昏迷、熱病。 2)艾灸:用艾條雀啄灸少澤穴5~20分鐘,每日一次,可治療心痛。 3)刮痧:用角刮法從上向下刮拭少澤穴3~5分鐘,隔天一次,可緩解咽喉腫痛、心痛等。 小貼士:選中500克左右的活鯽魚1條,黃酒適量。將鯽魚去鱗及內臟洗凈,加水適量,煮至半熟,加黃酒清燉。經常喝魚湯有助于增加乳汁分泌。 2022/ 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