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血壓和痛風疾病相互病并發的幾率直線上升。 據統計,每100個高血壓患者就有25個人帶有痛風疾病。 很多人疑惑了,怎么高血壓和痛風老是劃等號? 要知道,很多降壓藥本身就有導致痛風的因子。這就讓很多痛風并發高血壓患者急的抓后腦勺了,“還讓不讓人吃不吃降壓藥了?” 要想選對抵御痛風的降壓藥,還是得先了解一下高血壓是怎么并發上痛風的。 痛風并發高血壓高血壓一般是對腎臟器官產生影響,進而會逐漸誘發痛風到來。怎么回事呢? 對于痛風的形成,都知道,是由于人體通過腎臟排泄的尿酸與體內分解的尿酸不對等,導致體內尿酸沉積,誘發痛風疾病的。而高血壓就會影響腎小管的過濾與重吸收,導致體內尿酸經過腎臟被“誤”吸收過多,尿酸逐漸堆積,痛風就這樣不叫自來了。 主要還是源于,許多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本身就會影響腎小管的過濾與重吸收,造成血尿酸長期超標,誘發痛風疾病。 一般伴有痛風的高血壓患者該如何用藥呢?先看看哪些降壓藥是不能吃的。 痛風患者,這幾種降壓藥最好別吃!1. 利尿劑 代表藥物:袢利尿劑、噻嗪利尿劑、保鉀利尿劑。 它們都是高血壓患者排泄“鈉”鹽的種子選手,它們能促進鈉的排泄,達到利尿消腫、降低血壓的效果。 但研究表明,使用利尿劑的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顯著上升。主要是因為利尿劑會間接導致尿酸經近曲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加,并且利尿劑會降低腎小管濾過率,導致尿酸在人體內過多的潴留。 可見利尿劑的使用劑量和血尿酸水平成正相關,所以痛風并發高血壓患者應慎用。 2. β受體阻滯劑 代表藥物: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卡維洛爾等。 β受體阻滯劑,它主要通過抑制心肌收縮力,進而減慢心率達到降壓效果。 研究發現,β受體阻滯劑會引起腎臟血流量減少,導致腎小管濾過率降低,使得血尿酸水平升高。 所以,一般建議痛風并發高血壓患者,忌用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 3. 普利類降壓藥 代表藥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等。 ACEI是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生成,達到降壓效果。 對于ACEI類降壓藥物對尿酸代謝影響存在較大爭議,所以對于用此類藥的痛風型高血壓患者,及時觀察血尿酸水平,注意藥物的把控。 知道了這些誘發痛風的“不良”降壓藥,再看看究竟哪些藥物最適合痛風并發高血壓患者服用。 對痛風無影響的高血壓藥物1. ARB 代表藥物:氯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等。 ARB是通過阻斷血管緊張素I型受體達到降壓效果。 ARB類藥物中,氯沙坦是臨床上公認的最適痛風并發高血壓的降血壓、降尿酸藥物,它可降低人體18%左右的血尿酸。 所以,氯沙坦是痛風并發高血壓患者的首選藥物。 2. CCB CCB主要是通過打斷平滑肌細胞上鈣離子通道,進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CCB類不同藥物對血尿酸的影響不一。 像對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的長期服用,可導致血尿酸明顯升高; 尼群地平、尼索地平對尿酸影響較小; 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對血尿酸基本沒影響。 所以,CCB類降壓藥中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這兩類藥,最適合痛風并發高血壓患者使用。 3. α1受體阻滯劑 代表藥物:特拉唑嗪、多沙唑嗪。 α1受體阻滯劑類藥可降低脈動血管阻力,增加血漿腎素活性,抑制心率增加。 研究表明,α1受體阻滯劑類藥因對代謝沒有明顯的影響,所以對血尿酸影響也不大。 但α1受體阻滯劑一般用于難治性高血壓患者。 伴隨痛風的高血壓患者,在求醫過程中,一定向醫生說明情況,防止用藥不當,導致血壓沒降下去,反而誘使痛風急性發作,那無疑是雪上加霜。對于長期服用降壓藥患者,條件允許時,可以按時檢測血尿酸水平,以便出現問題能及時就醫。 |
|
來自: 新用戶88267667 > 《高血壓用藥精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