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小時候聽到長輩喊得最多的,可能也是現在家長喊得最多的就是“快點兒,快點兒…”,為什么要快?多快算快?小時候的我們很難體會和理解。 ![]() 長大后,就我的觀察,依舊是有一部分人的時間管理的確很到位,但也有許多人的時間觀念是模糊的。 那么,貝貝媽媽發現這和小時候的時間習慣有很大關系,這時有很多的家長問,怎么從小養成良好的時間習慣?下面分享2個方法。 ![]() 一是,教會孩子熟悉遵守時間帶來的感覺想讓孩子遵循時間規律,必須讓他能體會到,時間有起始也有結束,讓他去一個個時間片段中尋找不同的感覺。 1、讓孩子體會遵守時間才能不緊張送他快到學校門口時,特意慢一點,讓他體會一下快遲到時的感覺。 ![]() 等他著急來催你時,順便告訴他,只有把在家里各項活動的時間安排好,上學路上才用緊趕慢趕還不安全。 如果他因為磨蹭沒寫完作業,那么就要取消玩耍的時間,讓他來感受到浪費時間帶來的后果,建立必須要遵守時間的信念。 ![]() 2、讓孩子找到時間管理的成就感當他們執行完一整天的規劃時,一定要給予鼓勵和肯定。 夸他時間安排得很合理,自控力很強等等,并且引導式地問一問他的感受。 “把每一項要做的事情規劃好,學習和玩耍的時間再也不打架了,是不是很開心呢?” “每天睡覺前回想下,一天就做了那么多事情,有沒有感覺自己好厲害?繼續加油喔寶貝。” ![]() 二、幫助孩子反思和優化時間管理孩子的時間管理技能也是需要逐步提升的,不會一開始應用就能夠妥善做好。剛入小學一年級的Joshua第一個月,時間管理簡直一片混亂,這是因為上了小學后活動又多、比賽考試接著來,還有家庭作業和校外活動,真的是分分鐘一沒看住,孩子時間安排就各種打架了。 這個時候,反思和重新優化真的很重要,不斷地重新評估事情的進展有助于孩子相應地調整自己的時間表。 ![]() 舉個例子,孩子學中文需要練字,但Joshua可能先學數學2個小時后開始練字的話,就發現自己很難集中精力來做,寫字寫得煩躁不已,最后我跟他商量了一個調整,就是先練字再來做數學,這對他來說就舒服很多,他可以在學數學前先完成最難的任務。 很多時候,多針對孩子時間規劃中卡住的部分討論,嘗試多種方法并不是壞事,也是幫助孩子更靈活地安排自己的事情。 這樣孩子才能對時間夠重視,也能養成好的時間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