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絲錄 | 圖片:網絡
在剛剛結束的國慶假期里,一部抗美援朝的電影《長津湖》震撼了無數國人的心,電影中“冰雕連”的情節,更是讓無數人熱淚盈眶,對戰爭英雄心生敬畏。觀影的整個過程出奇的安靜,而走出影院看到很多人低垂的雙眸,就知道他們一定是剛剛流下了很多淚水,以至于還沒有從影片中緩過神來。 想要寫點兒什么是因為爸爸是個鐵桿軍事愛好者,觀影后,想起了父親曾經給我講述抗美援朝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的時候,總是伴隨著一聲聲嘆息和表現出的對生命的尊重。記憶和時間的交錯,黑白相間,如同咬合的齒輪,將那段歷史的記憶翻了出來,歷歷在目那些聽得我心里打顫的場景和數字。其實真實的戰爭遠比電影來的更加慘烈,那是發生在71年前的冬天,1950年11月,長津湖戰役打響,當地海拔高,而那一年恰好又是50年不遇的嚴冬,溫度甚至低到了零下四十度。當時美軍的海軍陸戰隊全部是機械化裝備,戰車、火炮、糧草彈藥、食品補給一應俱全,而且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立下戰功的“常勝師”。而在這場實力對比十分懸殊的戰役中,中國志愿軍的物資和補給極度的匱乏,在這樣的情況下,凍死的士兵是戰死沙場的士兵近乎四倍的驚人數字。 “我愛親人和祖國 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士 冰雪啊, 我絕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凍死 我也要高傲的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宋阿毛 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的可歌可泣的“冰雕連”的故事,便是發生在志愿軍第27軍第80師242團,這封真實的絕筆信便是從犧牲戰士宋阿毛的口袋里發現的。在一個美國紀錄片中,有一個老兵曾提起這一幕,他說:“雖然在戰場上是敵人,但作為軍人,其視死如歸的精神令陸戰隊員們肅然起敬”,就連美國指揮官面對這一幕時,也向這一連隊敬禮致敬。誠然,在這場戰爭中,若論輸贏,中國是最后的勝利者,讓說出那句“要在圣誕節前結束戰爭”的傲慢的麥克阿瑟成為了歷史中一個大笑話。然而,我們付出的慘痛代價,帶給國家、人民的傷痛,只有我們自己知道。長津湖畔,埋藏在皚皚冰雪之下的忠骨,那些寒光照鐵衣長眠在異地他鄉的英雄兒女再也回不來了。對他們而言,輸的是自己,贏得國家,為此無怨無悔。很久以來,中國的抗戰題材的電影電視劇層出不窮,但關于抗美援朝的五次戰役卻很少提及,尤其是這第二次-長津湖之戰,這場戰役歷時28天,被公認為人類戰爭史上最殘酷的會戰之一。這大概就是我們不愿提起原因。只愿未來山河無恙,英雄兒女安息,珍惜當下,銘記歷史。 * 作者 | 絲錄,閑暇之時讀書,偏安一隅寫文, 于歲月靜好的時光里,做一個溫暖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