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一門科學 ——從干姜附子湯、桂枝新加湯治療營衛之氣說起#2022.8.8 1. 這一篇我們不講治病,是講一下確實有這個營衛之氣。 西醫有解剖學,肝在哪里,分泌膽汁,脾在什么地方,分泌胰液,血液流向,紅細胞,白細胞數值,心臟跳動多少,血糖數值,肝功能數值,知道的清清楚楚,一測量就知道,數據就放在那里。 眼見為實,文盲也不能否認。 中醫講,營衛之氣,三焦,命門之火。 還有更玄的。 心藏神,脾藏意,腎藏志,肝藏魂,肺藏魄。 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怒傷肝。 中醫都說這是真的,就是看不見。
還有
你一個問題也回答不上來。 是吧? 自己都不清楚的東西,讓別人這么相信你? 科學的時代,你要讓人家相信你,你就得給人家證明出來,人家才會心服口服。 九大行星的運行軌道。 太陽到地球的距離。 沒有人拿著尺子去量。 靠計算,靠證明。 張仲景就是要證明給你看? 靠方子,靠藥。 上堂課詳細說一下衛氣的四個來源。 自汗、盜汗的中醫治療方法——玉屏風散、桂枝加附子湯、當歸六黃湯(點擊) 一是命門之火蒸騰上來的足太陽膀胱經的寒水之氣。 從兩腎中間出發,沿著后背的足太陽膀胱經上至頭頂,然后從臉部化為津液,撲滅五臟的虛火。 二是,來自胸中的宗氣,肺主皮毛,一部分肺氣也化為衛氣。 三是 ,從身體側面上來的三焦之氣,三焦之氣它也會匯聚到胸中,變成胸中大氣的一部分,所以三焦之氣也衛氣的一個來源。 四是,太陰脾吸收了營養,吸收了能量,然后會從心臟輸布到血管里面,再從血管分到血管外面,也就是從營氣分化成衛氣的這條路。 這是理論 你得證明這些確實存在的。 2. 上一篇文章講的很清楚 桂枝加附子湯 ,走的是第四條路,從太陰脾經走過去。 衛氣,控制著皮膚的溫度,汗孔的開泄。 補足衛氣了,衛氣得到能量了,這個汗孔就能關住了。 你就可以證明出,衛氣就是有,這一條路確實存在,這個理論就是正確。否則的話,這個自汗怎么沒的? 玉屏風散,走的是第三條路,從少陽三焦經走過去。 喝了玉屏風散后,自汗好了 同理,也可以證明出這個三焦經就是存在。 至于這個三焦之路有多寬?是四車道,八車道,咱們醫術高了以后,還可以再證明給他看嘛,人類也不是一進化成人,就測出了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嘛。 3. 今天講的呢是 干姜附子湯呢,走的是第一條路,從少陰腎經走過去。 干姜1兩、 附子1枚 兩味藥 為什么走第一條路呢? 有需要。 衛氣主要彌漫在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的下一層是足少陰腎經 腎與膀胱,互為表里。 別人一聽,全是黑話。 腎與膀胱怎么就互為表里了? 這么問,一本書也打不住。 況且,我醫術也淺薄,證明不出來啊。 就當是個公式吧。 就像1加1等于二。 默認吧,陳景潤一生就證明這個問題了,到現在還沒有證明出。 脈象沉遲,這是少陰腎經沒有能量了。 你得從第一條路走。 路對。不繞遠。 附子這味藥,不是熱藥,它的力量是純陽的,它的作用是走通你的全身,它起到一個推送藥的作用。就像電鉆。 生姜是發熱的,它為這個湯藥提供一個熱量的來源。 所以說,附子無姜不熱,姜無附子不走。 附子補腎,干姜暖脾。 怎么證明跑到衛氣了去了?而不是跑到其他的地方里去呢? 繼續接著證明 有一個很有名的方子叫四逆湯。 治療足少陰腎經的手腳厥冷,就是手腳寒。 在干姜附子湯里面加了一個甘草。 加甘草的作用,甘草是入脾的,脾主肌肉,就是要從這個肌肉系統把熱量緩緩的散發到全身。 少了一味甘草后呢,這個附子的藥性一下子從一樓的少陰腎經沖到二樓的足太陽膀胱經了。補充到足太陽膀胱經的衛氣了。 4. 干姜附子湯是補衛氣的。 和干姜附子湯做個對比的是桂枝新加湯 水是氣的載體,導體。 有時候,發汗后,或者是天熱,出了一身汗。 或者是跑了一個馬拉松。 脈象是軟軟的,全身的關節是酸痛酸痛的。 人體除了大的十二經脈,還在表面有小的經絡,叫孫絡。 當人體陰分不能提供這個衛分的水氣后,孫絡的氣就停滯,不通則痛。 衛氣的載體不在了,衛氣存不住了。 這就用桂枝去芍藥加生姜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簡稱桂枝新加湯) 補充衛分的津液。 這個還是從第三路補 從太陰脾經補。 他用干姜附子湯送不過去。 路不對。 5. 從第三路太陰脾經補的方子是什么呢? 當然是桂枝湯了。 復習一下桂枝湯 萬方之祖 桂枝從脾胃隨著營血出去,生姜把氣血從陰分分岔到衛分,芍藥再把血液收回陰分,紅棗再把營氣變成血液。 一個輪回。 要大補津液的話,當然是加上大補津液的人參了。 用桂枝湯把人參的津液送到衛分去。 因為車上多了一個人參。 所以生姜要加量。 因為不需要津液再回到血脈 所以去掉芍藥 這就是桂枝新加湯 6. 這篇文章呢,不是治療那個疾病。 是讓你看看 中醫是多么的嚴謹,細膩,科學。 用藥味,反復比對,來驗證營衛之氣確實存在。 現在的中醫,一張方子開上十幾味中藥,憑感覺,開上一堆地黃,玉竹這一類滋陰藥,無憑無據。 一個補津液,在《傷寒論》里邊,能照顧到小小的這一層。 太偉大了。 (記錄理論用,大號) (記錄偏方秘方,小號) 我高中同學 仕途閑暇 寫了一點歷史的文章 有喜歡的粉絲 ![]() 整整寫了一天 我已經盡力了 想寫的淺顯易懂一點 大家都能看的明白 中醫 就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中國人的精神文化中 我不希望大家看上幾個秘方、偏方 把那個當成中醫 真正的中醫 是一門科學 能重復驗證 經得起別人的質疑 (點個右下角的贊和在看,以利于微信推送文章) |
|
來自: tnj660630 > 《*****重要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