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要走了,留下一份透明和純真 | 第3307期 明亮的事物各有千秋
? 作者:蘇笑嫣 為你讀詩:龐瑋|新聞主播 夏日午后于荷塘,仿佛輕煙入夢 此處草木蔥蘢,荷花碩大,長短句般的白鷺 毫無章法。寂靜過后,遠離野心夢想 不貪戀,不奢求,如云止于瓦藍 而明亮的事物各有千秋 蟬鳴初起時,一群女人從地里歸來洗藕 古樹蒼蒼,新葉顫抖,溪水有光斑 而荷花圣潔。我的扇子不敵清風 吹不出草木的平仄。有人在炊煙里讀出遠方 田地里豆莢與水稻各得其所 因為信仰高潔,荷塘安寧 我說荷,其實就是說到生活的背后—— 那不增不減的疼痛與福祉 可以說,可以忍,可以外表柔軟而內心堅毅 可以深入泥沼而高舉頭顱 可以端守素心且靜默慈悲 三只游魚成佛,掌管前世今生,一方凈土 還原為無用之身,在山野,在庭院 在暗香浮動的萬畝荷塘 我鐘情于這人間寬闊處的每一個時辰 以及這忽然而至的透明和純真 選自《時間附耳輕傳》,長江文藝出版社 蘇笑嫣,90后青年詩人、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曾在《人民文學》《詩刊》《星星》等報刊發表,曾獲第三屆中國青年詩人獎、《詩選刊》中國年度先鋒詩歌獎等多種獎項。出版有詩集《脊背上的花》《時間附耳輕傳》《當花朵隱匿著雷聲》;散文集《你就是這個世界的不可思議》;長篇小說《外省娃娃》《終與自己相遇》等。 
心蓄一池澄澈,看世間便不覺混濁 立秋一過,天氣清涼了許多,然而時間尚在中伏滑行,蟬聲依舊,陽光也透過枝葉傾灑一地,繼續描摹著夏的純真與明亮。 詩人索菲婭·安德雷森稱:“夏日是休息和節日/瞬間飽滿得像一枚果實/我們的身體與自然親如一家。”對于在鋼鐵森林中謀求生計的我們來說,大面積的休憩時光太過難得,如若能擠出短暫的閑暇,那么即便日頭尚未完全收攏其熱烈,也值得出門去發呆,用草木的繽紛來涂抹靈魂的空白。 而數點夏日安神靜心最好的去處,荷塘當為其一。國人自古偏愛荷花,僅在命名上就傾注了許多心思:因為它亭亭立于池中,人們便以水芝、水蕓、水旦、水目等描述其生長習性;入夏以后,那裊裊身姿早早就引人持續關注,含苞待放者曰菡萏,全然盛開則稱芙蕖;至于其圣潔氣質,更有凌波仙子、水宮仙子等名號來加以形容。 坐擁諸多芳名,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筆尖上,荷花把一夏的盛衰開出了穿越歷史的永恒和智慧。 人有一種下意識的本能,就是把所觀看的事物映射到自身,我們賞荷也大抵如此。為什么一方池塘,總能因為荷的存在而營造出一種淡然閑適的氛圍?想來是它身上有著我們難以企及的通透與純真,可以默默承接并消弭無限憂愁和焦慮。正如蘇笑嫣詩中所說: 我說荷,其實就是說到生活的背后—— 那不增不減的疼痛與福祉 可以說,可以忍,可以外表柔軟而內心堅毅 可以深入泥沼而高舉頭顱 可以端守素心且靜默慈悲 荷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而我們在同樣泥濘混濁的社會里摸爬滾打,追隨希望透過現實所射來的微光生長著,但常常一個不小心就被種種瑣事攪擾了內心的澄澈。于是五花八門的新聞訊息、工作中不順利的對接,哪怕乘車時遭遇的無意碰撞,大事小情都足以點燃我們的嘆息,感慨人生之路多么艱難、顛簸,甚至陷入情緒的漩渦中掙扎不已。加繆曾說:“我終于明白行動、愛和受苦,其實就是活著。但活要活得透明澄澈,并接受自己的命運不過是由各色喜悅和熱情所造成的單一折射。” 如果把生活鋪展開,人人都有著相似的愛和苦,但被包裹于其褶皺間的我們,在行動中總是無法全然把握生命的各個細節。唯有漱洗性靈,得一池清心,用水晶般的澄澈認真感知生活的每一瞬。 我的心已不再是春天,我的心已是夏天。 我比當年更優雅,更內斂,更深刻,更洗練, 也更心存感激。 我孤獨,但不為寂寞所苦,我別無所求。 我樂于讓陽光曬熟。 我的眼光滿足于所見事物,我學會了看,世界變美了。 不管對夏是如何愛恨交加,時間即將走入末伏,這個季節會背轉身去和我們告別,趁其余韻還在悠蕩,去感受它獨特的透明和純真吧。也給自己的心蓄上一池清澈,拂開眼前的混濁,看見生命更寬闊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