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石癥健康教育處方 保守治療指導: 1、膽囊結石病人應少吃肥肉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卵、蟹黃、腦、肝、腎等食品,不吃油煎、油炸食品。 2、病人如有右上腹隱痛不適,應素食,右側臥位,服用654-2、阿托品等解痙藥物,消炎利膽片、金膽片、膽寧、膽通等任選一種口服。 3、病人如發(fā)生上腹劇痛,應到醫(yī)院治療,不要自己隨便應用“止痛藥”,出現(xiàn)黃疸時,應立即就醫(yī)檢查,查明黃疸原因,以作相應處理,切勿拖延。 膽石癥的治療有多種多樣,有的可用藥物治療,有的可用震波治療,有的可作腹腔鏡手術,有的則需剖腹手術治療,應按醫(yī)師的指示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術后指導: 1、說明術后監(jiān)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觀察引流的顏色、量、性質的意義,及時了解病情變化,為治療提供依據(jù)。 2、術后6小時血壓平穩(wěn)后取半臥位,利于腹腔液體局限于盆腔,減少臟器對橫膈的壓迫,改善呼吸。術后第1天在床上進行上下肢及翻身活動;盡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防止腸粘連。 3、吸氧:術后氧氣吸入可增加動脈血氧含量,改善呼吸困難,緩解心動過速和呼吸頻率過快等作用,囑病人不能隨意撥除鼻導管。 4、各種管道護理指導 ⑴保持各種引流管通暢,勿扭曲受壓,經(jīng)常從上向下擠壓管子,防止堵塞,并保持胃腸減壓負壓吸引。 ⑵腹腔引流管:觀察腹腔有無出血、滲液,預防腹腔感染。 ⑶T形管:①注意觀察膽汁的顏色及引流量,術后3~4天膽汁量應不少于 500ml/d。如膽汁引流少或無膽汁流出,病人出現(xiàn)黃疸不退、發(fā)熱等,可能是引流管堵塞或肝內膽管有堵塞及感染,應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②能帶引流管下床活動時,應告訴病人注意勿將引流管脫出或污染,引流管和引流袋不可高于引流口的水平位,以防膽汁逆流。③T形管引流2周左右,若流出膽汁澄清無渣,色澤轉為深黃,夾閉T型管后無腹痛、黃疸、發(fā)熱等癥狀,T形管造影顯示膽總管下端通暢,無殘結石,可撥除T形管。 5、疼痛 ⑴術后1~2天傷口疼痛屬正常現(xiàn)象,應用止痛藥后可緩解,用藥期間如出現(xiàn)心悸、氣促時,應及時報告醫(yī)護人員。 ⑵囑病人咳嗽時用雙手扶著刀口兩側向中央擠壓,以減輕刀口張力,減輕疼痛。 6、營養(yǎng)與飲食 ⑴術后禁飲食,待腸蠕動恢復、與飲食 ⑴術后禁飲食,待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撥出胃管后開始進少量流質飲食。以后指導病人逐漸進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高蛋白、低脂半流質、普食,以增加營養(yǎng)。 ⑵胰十二指腸切除的病人,術后3天開始 7、并發(fā)癥的預防 ⑴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術后應堅持漱口或進行口腔護理,每日二次。 ⑵進行正確有效地咳嗽,以排除呼吸道內分泌物,防止因痰液積聚而引起肺部感染。痰液粘稠時可霧化吸入,咳嗽時應指導病人雙手扶著切口兩側向中央擠壓,以減少疼痛。 ⑶病情允許時,盡早進行床上活動,如翻身、坐起活動四肢關節(jié),并逐漸早期 下床活動,以增進腸蠕動,防止腸粘連。 ⑷保持T形管暢通,并觀察引流液量及性質,防止膽瘺發(fā)生。嚴密觀察病人有無發(fā)燒、腹部有無壓痛反跳痛,若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⑸腹腔鏡膽囊切除病人:①監(jiān)測病人生命體征,防止術后出血。②觀察病人有無鞏膜黃染,以排除膽管損傷。 出院指導 1、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慣,以清淡、易消化、低脂飲食為宜,忌暴飲暴食。 2、帶T形管出院病人的指導 ⑴注意T形管護理,并保持暢通。 ⑵注意T形管周圍皮膚護理,并告知傷口感染征象。 ⑶若發(fā)現(xiàn)膽汁引流量減少或增多,引流物混濁或血性伴有腹痛者,應及時就醫(yī)。 3、若出現(xiàn)發(fā)熱、腹痛、腹脹應及時就診。 4、注意休息及鍛煉,避免感冒。 5、遵醫(yī)囑定期復查。 顱腦損傷健康教育處方 顱腦外傷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頭部所造成的損傷,按損傷后腦組織是否與外界相通,分為開放性顱腦損傷和閉合性顱腦損傷。按受傷部位分為顱和腦兩部分,顱包括頭皮、顱骨,腦部是指顱腦內容物而言,即腦組織、腦血管、腦脊液。按發(fā)病急綏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臨床上常見的顱腦損傷有頭皮裂傷、頭皮撕裂傷、頭皮血腫、顱骨骨折、腦震蕩、腦挫裂傷、腦血腫等。受傷 后一般有不同程度的頭痛、嘔吐、意識、思維感覺的障礙。顱腦損傷病情復雜,變化快、易引起不良后果,部分病人需手術治療。 【心理指導】]顱腦損傷病人早期多呈昏迷狀態(tài),有的甚至長期昏迷,而清醒 病人意識的傷害,疼痛的刺激及傷后可能導致的傷殘甚至死亡的威脅,使病人產(chǎn)生緊張恐懼的心理,應予以心理安慰和鼓勵,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恢復期病人因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病人常因此而焦慮、抑郁、煩燥、應安慰鼓勵病人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狀況,積極加強功能鍛練。 【飲食指導】持續(xù)昏迷后24小時應鼻飼流質以保障營養(yǎng)的供給,鼻飼流質時應少量多餐,每次鼻飼量宜200毫升為宜,宜高熱量、高蛋白的營養(yǎng)豐富的飲食,鼻飼前應證實胃管確是在胃內,避免導致食物進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傷后清醒病人應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以保證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供給,促進損傷的修復。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應暫禁食,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如有惡心嘔吐,應側臥位,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進入氣管,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 【康復指導】:顱腦損傷病人恢復期應盡量減少腦力活動,可適當聽些輕音樂,以綏解緊張情緒,對頭痛、失眠較重者,可在醫(yī)生的指導員下酌情服用鎮(zhèn)靜劑及鎮(zhèn)靜催眠藥物。恢復病人常有頭痛、惡心、耳嗚、失眠等癥狀,一般在數(shù)周至數(shù)月逐漸消失,但如存在長期頭昏、失眠、煩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下降等癥狀且超過3~6個月仍無好轉時,應到醫(yī)院進一步檢查,必要時可口服維生素B類藥物以幫助改善植物神經(jīng)功能。 【功能鍛煉】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對顱腦損傷的病人有重要的意義,肢體癱瘓疾病功能康復訓練,注意由小關節(jié)到大關節(jié),先輕后重,由被動到主動,由近心端及遠心端,先下肢后上肢,循序漸進。早期先在床上鍛煉,以后逐漸離床,隨后鍛煉行走。訓練期間需有人在旁邊保護。失語病人的語言功能康復訓練應從最簡單的“啊”音開始,然后說出生活中實用的單詞,如吃、喝、水、尿等,反復強化訓練,一直到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需要想法。對于小便失禁的患者,留置導尿要注意關閉導尿管。每隔2—4小時,有尿意時開放一次,每次放尿量以200—300毫升為宜。逐漸鍛煉其排尿功能,爭取早日拔除尿管。平時多飲水,保持尿色清亮,注意防止 泌尿系感染。 水火燙傷健康教育處方 本病是以傷處紅腫灼痛、起泡、結焦痂,伴發(fā)熱煩躁、口干尿黃,甚至神昏等為主要表現(xiàn)。 【預防保健】 1、加強防火、滅火宣傳教育,普及正確使用煤氣、汽油、電力和其他易燃危險品知識。 2、加強勞動保護和化學易燃品的管理,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各類電器加強維護和保養(yǎng)。 3、日常生活中,注意開水、熱湯、熱粥等的妥善放置。 4、家庭、幼兒院及學校要經(jīng)常對兒童進行防火教育,避免玩火。 5、對燒傷患者家屬和所屬地段、單位進行現(xiàn)場宣傳,有助減少燒傷的再發(fā)生。 【飲食調護】 1、陰損及陽癥者可給予清淡、富營養(yǎng)的高蛋白、高維生索、高熱量食物為宜,如甲魚、老母雞、老鴨、奶制品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氣血兩虛癥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yǎng),如豬肝、銀耳、桂圓等益氣養(yǎng)血之品。 3、陰傷胃敗癥者可食滋陰食物,如蓮子湯、銀耳湯,忌食油膩煎炸等助熱之品 4、火盛傷陰癥者注意營養(yǎng),熱甚口渴時,可飲果汁露,西瓜汁等。切忌單純喝水。 5、火毒熾盛癥者做好高熱護理,保持大便通暢,以瀉泄熱毒。 【情志調節(jié)】 解除顧慮及悲觀憂郁的情緒,耐心開導患者使其鼓起生活的勇氣,樹立戰(zhàn)勝 疾病的信心及自我形象改變的心理準備。 面癱 【飲食指導】 1、因面癱至咀嚼不便,進食量減少,故要加強飲食調護,少兩多餐。 2、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豆類、魚類。 3、指導患者將食物放在舌后方,細嚼慢咽。 4、進食后及時淑口,清除口腔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 【休息指導】 1、急性期應適當休息,面部要持續(xù)保暖,外出時可戴口罩。 2、睡眠時勿靠近窗邊,以免再受風寒。 3、由于病側眼不能閉合,所以睡眠和外出時應戴眼罩,并用抗生素眼膏涂眼。 4、勿用冷水洗臉,保持樂觀情緒。 【服藥指導】 1、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藥。 2、服用強的松者要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不可隨意增減劑量,并觀察有無副作用。 3、忌服熱性補藥。 【功能鍛煉】 1、急性期可自己對著鏡子用手按摩癱瘓的面肌,主要穴位:翳風、風池、地 倉、頰車、合谷(對側)、太沖等,并隨癥加減,人中溝歪斜配地倉透水溝,體弱者配足三里,每日數(shù)次,每次5-10分鐘。 2、當神經(jīng)功能開始恢復時,即可對鏡練習癱瘓側各個面肌的隨意運動。 3、每日面部熱敷3-4次,防止燙傷。 4、因面肌非常薄,按摩用力適度,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情志護理】 多于患者溝通,忌怒,保持情緒穩(wěn)定,更好地配合治療。癱 【飲食指導】 1、因面癱至咀嚼不便,進食量減少,故要加強飲食調護,少兩多餐。 2、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豆類、魚類。 3、指導患者將食物放在舌后方,細嚼慢咽。 4、進食后及時淑口,清除口腔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 【休息指導】 1、急性期應適當休息,面部要持續(xù)保暖,外出時可戴口罩。 2、睡眠時勿靠近窗邊,以免再受風寒。 3、由于病側眼不能閉合,所以睡眠和外出時應戴眼罩,并用抗生素眼膏涂眼。 4、勿用冷水洗臉,保持樂觀情緒。 【服藥指導】 1、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藥。 2、服用強的松者要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不可隨意增減劑量,并觀察有無副作用。 3、忌服熱性補藥。 【功能鍛煉】 1、急性期可自己對著鏡子用手按摩癱瘓的面肌,主要穴位:翳風、風池、地 倉、頰車、合谷(對側)、太沖等,并隨癥加減,人中溝歪斜配地倉透水溝,體弱者配足三里,每日數(shù)次,每次5-10分鐘。 2、當神經(jīng)功能開始恢復時,即可對鏡練習癱瘓側各個面肌的隨意運動。 3、每日面部熱敷3-4次,防止燙傷。 4、因面肌非常薄,按摩用力適度,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情志護理】 多于患者溝通,忌怒,保持情緒穩(wěn)定,更好地配合治療。 甲亢健康教育處方 |
|
來自: 走方醫(yī)圖書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