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去了廣州,女兒去了美國,孫子有8個,他們都不在身邊。我呀,一個人太孤獨了! 最近,湖南株洲一八旬老人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獨自一人,對著視頻訴說自己的孤單。老人短短幾句話,道出了當代多數老人的無奈與心酸: 一邊期望自己的兒女們能多陪陪自己,一邊又對孩子的行為表示極度理解。 
老人叫謝桂媛,今年80歲,是株洲茶陵縣高隴鎮人,曾在教育戰線上工作了50多年。 今年10月初,謝桂媛在家閑得無聊,去到侄外孫媳婦家玩時,對方教會了她拍攝短視頻。“我女兒在美國,她有時會發這些短視頻,但是我又不會用,就想著去學一下。” 謝桂媛向大家表達了她的“孤獨”也表達了她的“理解”。“我的女兒美國去了,我的兒子廣州去了,我的孫子有8個。為什么他們都不在我身邊?因為為了生計,為了他們的家庭,我想得開。”老人聚在一起聊家常,最常見的話題就是兒女。
這不,一個敬老院上演了一場'比女兒大賽',不少的老人都參與進來。有的老人說自己的女兒是行長,有的說自己的女兒是領導,大學教授……大家聚在一起,很是開心地討論著自己的孩子是多么地有出息,臉上掛滿了笑容。 
相信您也發現了,子女越是有出息,越沒時間陪伴父母,這樣的父母晚年往往越是孤獨。
有老人這樣調侃:“生兒育女一輩子,兒女有出息,去了國外,等于沒有生;兒女去了大城市,等于生了半個;最沒有用的兒女,留在身邊,雖然窮一點,但起碼有個依靠。” 這不由讓大媽想到近幾年,老人獨守空巢,最終悄然離世的故事...... 72歲的羅奶奶一個人住在湖北的老家,有一個兒子,在廣州買了房。兒子上次回來是在農歷的十二月二十九,離開的時候正好正月初二,在家里僅僅待了不到三天。羅奶奶從來沒有怪過兒子,她知道他壓力大,工作忙,抽不開身。羅奶奶曾經是一名老師,一直都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可是退休后,她發現自己可以寫的東西越來越少,生活也越來越枯燥。翻開她過去一年的日記本,羅奶奶寫得最多的就是:“今日無事。”
在孩子過完年離開家后的一個月里,羅奶奶生病了。她沒有跟兒子聯系,她不想兒子擔心。 況且聯系了兒子,兒子一時半會也趕不回來,自己還能扛著。 可是,終于有一天,羅奶奶扛不住了,她艱難地在她的日記本上留下了最后一句話:沒什么事,我就先死了。 羅奶奶去世的消息,兒子三天后才知道。當兒子趕回家時,連母親最后一面都沒見上。 當今社會,很多年輕人因為生存壓力,選擇外出務工,導致大量空巢老人留守在家。看著自己培養長大的兒女展翅高飛,為了夢想飛向更大的平臺,老人心中一邊覺得很高興自豪,一邊又無奈自己老了,再也追趕不上兒女的步伐。他們操勞了大半輩子,可是即使他們生病了也不會向子女透露;事實上,老人真的希望,孩子記得自己。

——一個八零后的感悟
我,80后,農村出身,大學畢業。來南京16年,每年回老家(山東臨沂)的次數,屈指可數,一年不過10天!疫情原因,春節2年未回,距離上次回家已有一年2個月。每想到此,我一度覺得,自己真是不孝,讀了十幾年書,卻沒能膝前盡孝,讓父母過得更好。 父母在變老,從40多歲健步如飛,50多歲兩鬢斑白,再到60多歲步履蹣跚,歲月不待人…。人老了,就會有期盼。有次回家,天都黑了,到村口門樓處,車燈下發現了我的母親,弓著身子,盯著過路的車看,我喊了一聲“娘”,便淚如雨下。從家里到這1.5km,走著來的,我爸說,知道你們回來,非要在那等,喊了幾遍都不回去!于是,我再回家,都是悄無聲息! 人老了,慢慢變得小心翼翼。有些朋友可能不會懂。我爸和我說過一件事,村里有個哥哥,找了個城市媳婦,有次回村,飯做好了,老爺子找不到了,哥哥不知道為什么。我爸在村東頭遇見了,老爺子說,自己年紀大了,吃飯吧唧嘴,吃相難看,邋里邋遢的,怕兒媳婦嫌棄,就想等他們吃完他再回去吃。現在,每次回老家,我發現,我爸有時候也會這樣,有時候說不餓,有時候故意下地干活,就算躲不了,和我們一起吃飯,也是可勁叨跟前的一個菜吃!我發現了這種變化,我都是一頓飯分兩撥吃,媳婦吃完走了,我再單獨陪爸媽吃,那樣她們就自在很多了。 孤獨是無解的痛。在農村,有親戚,有鄰居,可兒孫卻是誰都替代不了的。看到人家兒孫滿堂,天天跟在身邊,盡享天倫之樂,老兩口就特別地想孫子,有時候對著一張照片、一個視頻都能看上半天。每次回去,孫子關上車門的那一剎那,老人家早已哭紅了雙眼,假裝扭頭不看。說實話,我們看著也很心痛,可現實又能讓我們怎么辦,都是為了生活,為了孩子有個更好的明天。 有一次,我和我爸說,你看看人家那些沒讀書,在家的,天天和父母孩子住一塊,想什么時候見,就什么時候見,老了也能在身邊照顧,你羨慕不羨慕?把我們送出去讀書后悔嗎?我爸就說了一句“你們過得好比什么都重要!”這可能就是中國的父母吧。以后,我們的處境,可能也大抵如此! 兄弟姐妹們,你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培養成大學生,進城有出息了,他們老了我們卻沒有辦法陪伴,越來越孤獨。作為兒女,我們該怎么辦?(頭條號 老王觀生活) 為此我們呼吁:年輕人要常回家看看,多點時間陪陪父母。不要父母覺得,他們的愛成為了一種負擔;不要讓兒女的盡孝成為一種遺憾!
孩子教育成功是家庭最大的成功,孩子教育失敗是家庭最大的失敗!暑期家庭教育直播課系列之三!預約觀看—— 新父母在線三大核心理念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爸爸勝過好校長,好家庭勝過好學校! 最好的老師是父母,最好的學校是家庭,最好的學區房是自家的書房! 每天三個半小時,家長孩子更優秀:親子共讀半小時、親子運動半小時、親子交流半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