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社會存在“三權分立”嗎?

     若悟369 2022-08-15 發布于安徽

    原創首發圖文/劉向榮(南京市寧海中學分校教師)

    摘要:“三權分立”不僅西方社會存在,在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社會也存在。但中國古代的“三權分立”是專制皇權處于主導地位下的權力制衡,它與西方國家法律規定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平等又相互制衡的“三權分立”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文章圖片1

    孟德斯鳩與三權分立圖

    自從有了人,就有了人類歷史。自從階級和國家產生以后,就有了國家體制機制。在古代世界,一般大都采用世襲制的君主專制統治方式。但是人類社會由古代社會步入近代社會以后,打破世襲制的君主專制統治,實現國家機構權力的分散與制衡就成為近現代民主政治發展的方向。

    講起國家機構權力的分散與制衡來,通常大家一般會想到西方“三權分立”思想。講起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且互相制衡的這種“三權分立”思想來,大家又首先會想到近代法國啟蒙運動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及其代表作《論法的精神》以及當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實行的總統掌行政、國會掌立法和最高法院掌司法的“三權分立”國家機構運行體制機制。

    文章圖片2

    中國古代歷史朝代發展階段軸線

    文章圖片3

    中國古代歷史朝代更替示意簡圖

    文章圖片4

    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在國家機構運行體制機制上,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社會有“三權分立”,那么中國古代封建君主專制體制下有無“三權分立”的現象呢?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但性質是不同的。

    眾所周知,自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開始建立皇帝制度至清末辛亥革命結束帝制,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集權制度(或稱君主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君主專制主要涉及君臣關系,中央集權則處理中央和地方之關系。中央集權不一定要實行君主專制,但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里,兩者合往往聯系在一起二為一,實行的就是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在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之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該制度下,皇位世襲,皇權獨尊,至高無上,皇帝可以主導支配一切。但是,這只是籠統的說法,如果具體地歷史的分析問題,歷史事實果真如此嗎?通過下面幾張簡圖,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古代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演變過程中,實際上存在著兩個顯著特點:

    文章圖片5

    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思維導圖

    文章圖片6

    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演變圖(秦漢至宋元)

    文章圖片7

    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

    第一,皇權與相權的矛盾、中央與地方矛盾始終貫穿其中。

    (一)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通過撤銷丞相制度,設立新機構加以解決。

    我國封建社會實行君主專制制度,有關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自秦朝嬴政(秦始皇)確立皇帝制度、設立丞相制度以來,歷朝歷代都存在著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呢?

    秦漢基本實行獨相制,權相很多,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力很大,漢武帝設置“內朝”以分割相權;唐宋時期基本實行群相制,以削弱宰相大權,特別是宋朝設置掌管軍事的樞密院和掌管財政的“三司”分割了宰相的軍事和財政大權。這種狀況發展到明清時期,皇權與相權的關系逐漸發生了質的變化。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宰相胡惟庸案,一舉罷黜中書省,廢除丞相制度,將原來開衙建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之權削奪并分給六部,自個兼任丞相之權,實現了皇權與相權合二為一,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才得以解決。

    文章圖片8

    從唐朝、宋朝和明朝相權的變化看,到明朝時無宰相了

    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的目的是十分明確的,他在《皇明祖訓》如是說: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

    基于歷史上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斗爭,也基于明初宰相胡惟庸的專權,威脅了朱元璋的皇權和明朝的統治,朱元璋不僅從制度上罷黜中書省,徹底廢除了自秦朝至明初的宰相制度,將中書省職權歸于六部,由六部掌管直接向皇帝負責,而且為了防止這種制度日后死灰復燃危及大明江山,朱元璋還在《皇明祖訓》中做了如下規定:

    “以后子孫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

    明朝通過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又軍事上分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將統兵權和調兵權分離,從而強化了專制皇權,而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則進一步使專制皇權發展到歷史的頂峰。

    文章圖片9

    清朝軍機處的設立是中國古代中央行政體制演變的最后階段

    清朝初年,鑒于滿洲貴族控制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很大,以至于議政王大臣會議作出的決策,有時甚至連皇帝也難以改變,這樣極大地妨礙了封建專制皇權的行使。為此,康熙帝統治時,不動聲色地在內廷又設置了南書房這一秘書性質的機構加以解決。

    通過南書房,康熙帝簡拔有才學的翰林入值當班,草擬諭旨,參預機務。南書房的設置,削弱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還將外朝內閣的部分職權移向內廷,這是加強皇權的非常重要的舉措。

    文章圖片10

    清朝軍機處

    到清朝雍正帝繼位后,為進一步加強皇權,借對西北用兵之際,又在靠近紫禁城養心殿的隆宗門內設置了軍機處,由皇帝抽調親信大臣擔任軍機大臣,讓軍機大臣通過軍機處把皇帝的“上諭”直接發給官員去執行,完全不經過名義上內閣宰輔的同意。至此,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歷史的頂峰。

    軍機處的設置為何標志著中國古代封建君主專制集權發展到頂峰?其原因是:清朝的軍機處在權力上是清朝的中樞權力機構和執政的國家機構,但在形式上則最初處于臨時機構的地位(當然到乾隆及其清朝其他皇帝統治時,該機構漸漸成為加強君主專制集權和輔助皇帝治國理民的中樞機構了),其性質實際上等于皇帝的高級私人秘書處。

    這表現在軍機處任職的軍機大臣等都是兼職(皇帝不僅挑選親信擔任軍機大臣,還設置兼職的軍機章京多人),軍機大臣雖然位高權重,但完全聽命于皇帝,一切唯皇帝馬首是瞻,因而這個高級私人秘書處實際上是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工具。這誠如清朝史學家趙冀所指出的那樣:

    軍機大臣:“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 。

    由此,隨著康熙帝設置南書房和雍正帝設置軍機處,明朝廢除宰相后形成并被清初延續的內閣大學士實際徹底失去了宰相之名位和決策權(當然即便是明朝內閣與以往的宰相府也是完全不同的),鑒于軍機大臣都是皇帝親自遴選的心腹大臣,他們只是按照皇帝的旨意跪受筆錄,不敢“稍有贊畫”,等皇帝滿意后再交由中央和地方各部門去執行。這樣,不僅中央內閣、六部失去了決策權力變成了完全執行部門,皇權空前加強并發展到頂峰,而且實際上地方的各級軍政長官也直接聽命于皇帝,中央集權由此也空前加強。

    以上中國古代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和斗爭,還可從丞相和大臣們上朝的禮儀中反映出來。秦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大臣上朝時,可與皇帝“坐而論道”;到了宋代,丞相、大臣上朝時,只能且必須站著奏事議事;而到明清時期,大臣們奏事時連站立都不行了,他們奏事時都必須跪著才行。

    (二)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通過地方內部的分權加以解決。

    我國古代實行中央集權制度,有關中央與地方之間矛盾,自秦朝在全國推行郡縣制開始,官僚政治逐漸取代以往血緣政治,中央和地方之間的矛盾也始終貫穿其中,但其發展趨勢正像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其結果是皇權越來越強而相權越來越弱甚至最終被廢除一樣,也是中央的權力越來越集中,而地方的權力則越來越收窄。

    文章圖片11

    中國古代的郡縣制和行省制

    1.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后,秦朝以郡縣取代分封,實行郡縣制,郡下設郡守、郡尉和郡監,郡守為行政長官,掌全郡政務;郡尉輔佐郡守,掌管全郡軍事;郡監掌管全郡監察工作。掌管政務的郡守、管理軍事的郡尉和負責檢察的郡監,互相制衡,“三權分立”,最終權力集中于中央。郡下所設縣亦如此。

    2.漢初在實行分封制外(先異姓后同姓但終而同姓也被廢除),仍沿用秦之郡縣制,但隨著漢武帝推行“推恩令”致使同姓諸侯國也徹底瓦解,為加強對地方控制,漢武帝實行刺史制度,設置代表中央監督地方的刺史,在原郡縣內部“三權分立”基礎上頭上又多了更高一級制約地方的監察權。

    3.唐朝時期,在隋朝廢除以往州郡縣體制而實行州縣管理體制基礎上(東漢末的州牧權力很大導致軍閥割據),又設置高于州縣的道巡察史來監督地方。

    4.唐安史之亂后,鑒于藩鎮割據武將專權導致五代十國割據局面,宋朝除在中央設“參知政事”作為副宰相分割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行政權、設置樞密院由樞密使分割宰相軍權和設置三司使分割宰相財權之外,還在地方上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掌管行政,與掌管監察的通判以及掌管錢糧轉運使三者之間相互制衡,以削弱地方行政長官大權,加強中央集權。

    5.元朝時推行行省制度,在地方建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制雖然是中國歷史上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上繼秦朝實現郡縣制之后的又一重大發展,并開啟了今天我國省級行政管理體制的序幕,但實際上元朝的行省權力相當地大,這容易威脅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

    文章圖片12

    明朝中央集權

    6.明朝朱元璋統治時期,在解決皇權與相權矛盾的同時,在地方上雖沿用元朝的行省制,但卻實行三司分治的制度,將原地方的行省職權一分為三,設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三司”,分別掌管一省之民事、刑獄和軍事。明朝的“三司”之間互不統屬,相互配合但又互相制約,都直接向中央政府負責,可以說也是某種程度的“三權分立”。

    7.清朝地方制度,除邊疆地區外,漢地十八省沿用明朝制度,地方權力除了內部繼續存在“三權分立“”外,還為強化君權有兩點變化:一是通過軍機處致使地方軍政人員也直接聽命于皇帝,二是于地方省級機構延續明朝增設行政層級的辦法,繼續設置總督和巡撫使之互相牽制,以加強中央對地方證政權的控制。

    由此,清朝地方權力既受地方內部制約(一省內部以及督撫之間),又受中央六部等機構制約,更受皇帝通過軍機處直接下達的上諭制約,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某種程度的“三權分立”。

    第二,在君主專制體制內,始終存在著內部的決策、執行與監察三權體制。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君主專制體制內,存在著很多矛盾,盡管皇權處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從某種程度上,該體制也始終存在著內部某種程度的決策、執行與監察三權分立體制。

    且不羅列歷朝歷代皇權體制下存在的決策、執行、財政、軍事、刑部、御史臺和都察院等各個官僚機構和部門的權力分工與制衡表現出的“政出多門”現象,讓我們從秦漢開始先說說中央機構出現的某種程度的“三權分立”現象吧。

    1.秦漢時期:秦朝實行三公九卿制(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掌管行政的丞相,掌管軍事的太尉以及負責監察百官的御史大夫三者之間互不統屬,相互牽制,可以說是一種“三權分立”。

    漢朝繼承秦制基礎上,除了原有的三公九卿制下的“三權分立”之外,到漢武帝統治時期,隨著漢武帝任用常侍、侍中和尚書令等身邊的親信組成“中朝”,皇權利用“中朝”機構成功分化了以宰相為首的“外朝”中央機構事權,再次形成了君主專制體制內部的皇權、外朝和中朝權力互相牽制的“三權分立”現象。

    2.隋唐時期:繼承和發展魏晉南北朝制度,除了創設科舉制度外(文官系統逐漸壯大),還將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度發展為三省六部制。所謂三省六部制,就是中書省掌決策(起草詔書和法令)、門下省掌封駁(負責審核)和尚書省掌執行的國家中樞運行體制。

    文章圖片1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在這種體制下,唐朝初期,中書省其長官中書令,門下省其長官侍中,尚書省其長官尚書令(唐初因唐太宗李世民做過尚書令,因而尚書省的副長官左、右仆射是宰相)三省長官都為當然的宰相,以前的獨相制向多相制發展,三省之間相互牽制又相互補充,既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又避免了宰相獨攬大權,加強了皇權,這是典型的君主專制體制內的“三權分立”現象。

    到唐朝中后期還出現另外一種形式的“三權分立”:中央機構內部的朋黨之爭、宦官專權和地方藩鎮割據構成的相互之間復雜的“三權分立”。當然這種“三權分立”與三省六部制那樣的“三權分立”是有本質區別的,其結果是導致了唐朝的衰亡。

    文章圖片14

    宋朝中樞機構和其它國家機構示意圖

    3.宋元時期:宋朝時,宋太祖趙匡胤在“杯酒釋兵權”剝奪武將兵權的基礎上,擴大中書省職權,實行二府三司制,通過設立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分割宰相行政、軍事和財政大權而形成新的“三權分立”。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以中書省代替三省,實行一省制,中書省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但又設置樞密院掌管軍事、御史臺掌管監察,這種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臺三者之間相互牽制也是中央機構“三權分立”的一種表現。

    文章圖片15

    明朝內閣政治地位演變圖

    4.明清時期:在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和斗爭之中,中央機構也存在某種程度的“三權分立”。如前所述,明朝朱元璋為加強皇權,廢除了中書省和丞相制度,由六部掌管直接向皇帝負責,但廢除宰相權歸六部之后,皇帝直接掌管六部事物,導致皇帝工作量空前加大,皇帝實在太繁忙了。為應對這種局面,朱元璋采取的辦法是設置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

    《明史·職官志》:“自洪武十三年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之……置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

    朱元璋的辦法,發展到明成祖時正式設立內閣、明宣宗時授予內閣“票擬權”及其明神宗時內閣權力膨脹“部權盡歸內閣”,此臨時顧問機構最終逐漸演變為明朝的內閣制度。盡管內閣制度絕非以前的宰相制度可比(在內閣制度下,內閣雖然擁有議政權,某段時間入職閣臣的“票擬”之權也比較大,但其本質上相當于皇帝的私人秘書處,皇帝始終以“朱批”方式牢牢掌握著最終決策權),但內閣的最終形成,加之原有六部的存在以及明朝存在的廠衛特務機構,這樣,明朝廢除宰相制度之后的六部、內閣和廠衛等機構之間實際上也形成了某種程度上的新的“三權分立”。

    文章圖片16

    清朝皇帝的集權體制

    如上所述,清朝也是一樣,在解決皇權和相權矛盾的過程中,從康熙到雍正,清朝相繼出現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和軍機處三個機構,表明皇權不斷在加強,但從某種程度上看,它們的存在也是某種程度的“三權分立”,盡管到乾隆時期,議政王大臣會議因名存實亡而最終徹底被廢除了。

    但清初一段時間畢竟形成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內閣南書房和軍機處三者分掌決策的“三權分立”;后來議政王會議被裁撤后,如果把清朝自雍正帝開始實行的特有的密折制度計算其中,我們是否也可說清朝實際上又出現了軍機處、內閣六部和密折制度三者之間的另外一種形式的“三權分立”呢。

    除了以上各種形式的“三權分立”現象,還有幾乎所有朝代都設有不同名稱的監察制度(舉例說明清存在著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法司”)等作為“一權”實際上某種程度上也制約著其它權力。這些機構的存在又造成了中央機構中決策、執行和各種形式監察部門相互之間的某種程度上的“三權分立”。

    歸納概括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君主專制制度的特點,我們發現,皇權至高無上,盡管這種制度主要體現以皇帝為核心的國家意志,但皇權與相權之間以及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演變,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以下三點:

    1.皇權的行使受到了以宰相為首的“外朝”文官系統某種程度的制約(盡管相權最終被皇權消弱,到明朝時連宰相官職都最終被撤銷),以至于皇權不斷從自己身邊的親信推出新的“內朝”權力機構,分化原有“外朝”中樞機構,形成新的權力格局,以加強皇權。

    2.封建君主專制體制內中央機構中決策、執行與監察“三權分立”體制的存在,雖然主要目的是維護皇權,但隨著制度的日趨完善和體系化,這種制度反過來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專制皇權的某種制約。歷朝歷代不僅中央機構存在某種程度的“三權分立”現象,為加強中央集權,中央機構制約地方機構的同時,地方機構內部也存在著某種程度的“三權分立”現象。

    3.歷朝歷代,不僅中央機構和地方機構內部存在某種程度的“三權分立”,而且皇權、中央機構和地方機構相互之間以及皇權、文官集團和武官集團相互之間也存在某種程度的“三權分立”。這種“政出多門”現象,所涉及部門有時并不確定,有時并不確指三個部門,但這些都是一種權力分散又相互制約的“三權分立”形式。

    文章圖片17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示意圖

    綜上所述,在中國古代封建君主專制體制下,盡管從理論上講所有權力都歸于皇帝并指向皇權系統,盡管皇權往往處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朝廷權力落實到實際運作過程之中,中國封建君主專制體制下的權力運行機制其“頂層設計”還是以權力制衡為核心,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分散性與分權性(統治階級內部的皇帝與其大臣之間、中樞機構與其它中央機構之間、文官集團與武官集團之間、中央權力內部之間以及地方權力內部之間等都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權力制衡現象)。中國古代封建君主專制體制下的這種權力分散性與分權性都是某種程度上的“三權分立”現象。

    文章圖片18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與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之區別

    文章圖片19

    唐朝、明朝和清朝的君主專制與美國聯邦政府結構比較

    當然,這種“三權分立”與西方實行的“三權分立”是有著本質區別的。中國古代封建君主專制體制下的“三權分立”與西方實行的“三權分立”有啥本質區別呢?

    1.中國古代的“三權分立”是封建君主專制體制下的“三權分立”,其功能的分化是皇權主導下的君主專制政體里同一個政治運作過程中發生的某種程度的“三權分立”。中國古代的“三權分立”并非完全意義上西方意義上的“三權分立”,它以“政出對門”的方式,使得權力分散但又互相制衡以穩固和加強皇權為目的。在這種“三權分立”中,皇權始終處于矛盾的主導地位,其實際分權與制衡的程度與當時的具體時代背景及其君主的開明與否有密切關系(明朝的內閣和清朝軍機處為其例證)。

    2.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和學說則是針對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前夕當時歐洲大陸上法國典型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的反面而提出的,但這種思想的實踐又以北美獨立戰爭后美國實行的政治體制最為典型。今天美國實行的三權即立法(由國會掌管)、行政(由總統掌管)和司法(由最高法院掌管)是三個獨立領域的分權,它們三者之間權力基本平等、互相配合但又互相制衡,這是美國資本主義制度和美國1787年憲法所規定的。

    結論:“三權分立”不僅西方社會存在,在中國古代封建君主專制社會也存在。但中國古代的“三權分立”是專制皇權處于主導地位下的權力制衡,它與西方國家法律規定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平等又相互制衡的“三權分立”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欧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影视| 国产白嫩护士在线播放| 日韩丝袜欧美人妻制服| 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 97欧美精品系列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无码AV在线观看| 农村熟女大胆露脸自拍|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40岁大乳的熟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国产高潮刺激叫喊视频|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西西人体大胆444WWW| 欧美综合人人做人人爱|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人妻中文字幕精品系列|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国产91午夜福利精品| 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免费观看| av色国产色拍| 秋霞A级毛片在线看| 日韩幕无线码一区中文| 粗大挺进朋友人妻淑娟| 深夜释放自己在线观看| 成码无人AV片在线电影网站 | 中文 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 久青草国产在视频在线观看|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网址极速|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资源精品中文字幕|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