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拉屎把腸子都給拉出來了,直腸脫垂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曾醫生來聊一聊,友情提示,本文存在一些病變圖片,可能引起不適,膽小的人慎點! 拉屎的時候,腸子掉出來了,這種情況叫做直腸脫垂!指肛管、直腸黏膜、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而脫垂于肛門外的一種疾病。只有黏膜脫出稱不完全脫垂;直腸全層脫出稱完全脫垂。如脫出部分在肛管直腸內稱脫垂或內套疊;脫出肛門外稱外脫垂。 直腸脫垂較少見,成人患病率為0.25%-0.42%,而65歲以上個體的患病率估計為1%。各年齡段均可發病,但多發于幼兒、老年人、久病體弱及身高瘦弱者。而女性因骨盆下口較大和多次分娩等因素,發病率高于男性,男性一般好發于20~40歲,女性好發于50~70歲。 哪些人是直腸脫垂的高危人群 直腸脫垂的具體發病原因不明確,與解剖因素、外傷、長期腹壓增加等因素都有關系。以下因素是直腸脫垂的高危因素: ●年齡>40歲 ●女性 ●經產,特別是多次生產 ●順產 ●既往盆腔手術 ●排便困難,長期用力排便 ●慢性腹瀉 ●慢性便秘 ●外傷,肛管周圍的內外括約肌損傷,導致對直腸的支持作用減弱,更容易導致直腸脫垂。大家從一些小電影中看到的直腸脫垂,有可能就是過度使用肛門,將一些異物塞入直腸,導致括約肌損傷,容易出現直腸脫垂。 ●癡呆 ●腦卒中 ●盆底功能障礙(如,恥骨直腸肌反常收縮、恥骨直腸肌失弛緩、會陰異常下降) ●盆底解剖缺陷(如,直腸膨出、膀胱膨出、腸膨出、直腸子宮陷凹加深) 直腸脫垂有什么癥狀 典型的表現是這樣的,用力大便的時候,可見紅色的,圓形的,寶塔型的腫物脫出,排便以后可以自行回納,或者用手送回直腸里面。還可以合并有出血、排便不盡感、便秘、排便困難,大便失禁、有黏液排除、肛周潮濕、瘙癢等不適。大便失禁和便秘是直腸脫垂常見的伴隨癥狀,75%的直腸脫垂患者有大便失禁,而15%-65%存在便秘。 直腸脫垂嚴重時,走路、下蹲、咳嗽時即可脫出,需要用手回納,或者無法回納,出現腸粘膜水腫、充血、感染、嵌頓、疼痛和潰爛等臨床表現。 患者還可以合并其他盆腔臟器的脫垂,例如膀胱膨出、陰道膨出、子宮脫垂等情況,常見于老年女性患者。 怎么診斷直腸脫垂 根據患者典型的臨床表現就能確診,讓患者做用力排便的動作,可見腸粘膜或者直腸全層脫出,就可以確診直腸脫垂。直腸指診可感到括約肌松弛無力,有時可觸及脫垂的腸段,而觸摸直腸前壁還可確定有無直腸膨出和陰道后疝。 不典型的患者,還可以行鋇劑灌腸和排便造影等檢查,可以發現直腸內脫垂,有沒有出口梗阻。肛門測壓檢查有助于評估括約肌的功能,有重度便秘或以往一直便秘的手術候選者,需行結腸運輸試驗,以確定是否需行乙狀結腸切除術甚或經腹全結腸切除術,以治療直腸脫垂相關的便秘。 內痔脫出與直腸脫垂怎么鑒別 內痔脫出指的是痔核從直腸脫出,輕度的能自行回納,嚴重的無法回納,長期位于肛門外。有經驗的醫生,看一眼就能區分直腸脫垂還是內痔脫垂。直腸脫垂可見黏膜同心環(疊硬幣樣)和直腸全層突出伴直腸脫垂。而內痔脫出的是痔瘡,不是直腸黏膜,不是同心圓或者寶塔形。 直腸脫垂怎么治療? 1、保守治療 小孩的直腸脫垂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大多數可在5歲前自愈,故以非手術治療為主。而成年人的直腸脫垂一般不會自愈,只會越來越嚴重,一般需要手術治療,身體情況太差,沒辦法耐受手術或者不愿意接受手術的,可以選擇保守治療。 保證足夠的液體和膳食纖維攝入,每天喝水2000ml以上,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或者補充膳食纖維補劑,例如菊粉、洋車前子殼粉、小麥纖維素顆粒等等,有助于軟化大便,緩解便秘和排便困難。重度便秘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之下使用瀉藥、灌腸劑和栓劑。 凱格爾運動可以增強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女性盆腔器官脫垂的癥狀,但是凱格爾運動能否改善直腸脫垂,目前還存在爭議。 2、手術治療 成年人的直腸脫垂,一般都是建議手術治療,手術方式至少有幾十種,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經腹部手術,另外一類是經會陰路徑。 經腹部手術一般采取腹腔鏡微創的辦法,通過各種辦法把直腸固定在盆壁,防止直腸脫垂。如果患者合并有便秘,建議同時切除乙狀結腸,可以緩解便秘。目前,經腹部手術是首選的手術方式。 如果患者身體條件差,沒辦法耐受經腹部手術,那建議選擇經會陰手術。經會陰的手術主要有兩種,經會陰直腸乙狀結腸切除術(Altemeier術)和經會陰直腸黏膜剝除肌層折疊術(Delorme術)。 Altemeier術,通常用于治療長度≥3-4cm的直腸脫垂,把脫垂的直腸經肛管脫出,然后在距齒狀線近端1-2cm處全層環形切開直腸,在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或乙狀結腸水平切斷腸管,用不可吸收縫線行結腸-肛管手工單層吻合。 Delorme術,適用于直腸脫垂<3-4cm的患者,把脫垂的直腸經肛管脫出,在齒狀線近端1-2cm處,環形切開直腸黏膜至黏膜下層。繼續向近端對黏膜進行袖狀切除,直到切除冗長的黏膜管。用不可吸收縫線進行一系列間斷縫合,折疊暴露的固有肌層。在橫切處的近端黏膜與齒狀線近端的切口之間,用可吸收縫線行單層手工吻合。 術后需要采取措施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和用力排便,預防直腸脫垂復發。大多數患者能夠在術后4-6周恢復正常的活動,包括工作。肌肉完全愈合大約需要數月,在此之前應避免提舉重物和腹部及會陰部肌肉用力。 如何預防直腸脫垂 平時大便不要太用力,拉不出來不要硬拉,不要長時間蹲廁所,如果有便秘,應當及時就醫,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必要時給與藥物治療,保持大便通暢。不要做一些損傷肛門的活動,不要暴力擴肛,不要往直腸里面塞奇奇怪怪的東西,避免括約肌損傷。平時可以鍛煉肛門,做提肛運動或者凱格爾運動,也許有幫助。 關于直腸脫垂大家還有什么想問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主要參考文獻:uptoda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