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頂級的成長竟然是“憑感覺” 伙伴們早上好,今天的分享稍微晚了點,一早我就開車到了上海,來醫院做個例行復查。此刻,我利用等醫生的時間來領讀分享。 小伙伴們早上好,開始我今天的分享。今天分享第二章第二節內容——《感性:頂級的成長竟然是“憑感覺”》。讀下來感覺“憑感覺”就是利用好潛意識為自己的人生服務。 作者所說的“憑感覺”,就是覺察、捕捉潛意識發出的信息。意識與潛意識的運行速度天差地別。潛意識是意識的運作速度的275000倍。所以意識是很難捕捉到潛意識。抓住一丁點潛意識的“靈光乍現”“稍縱即逝”,已經使出了我們的洪荒之力了。 潛意識會以一種“突然間的心動,觸動”來提醒我們它來了。作者以《好好學習》的作者成甲的——熔斷不讀書法舉例什么是“憑感覺”成長。在讀書的時候,一旦看到有啟發(怦然心動)的內容,立刻停止讀書。進行自我提問: 1.剛才那個點讓我有什么啟發? 2.我能夠把這個啟發點用在三個不同的事情上嗎? 3.這個啟發點有沒有其他類似的知識? 這樣的提問讓我聯想到前面章節里所提到了——提高思考力的相關內容。 而這個啟發點稱為之——觸發熔斷點。這個點很好地讓我們捕捉到我們的成長區域——拉伸區。 當初打開《認知覺醒》這本書時,看到“三重腦”、“人避難趨易,急于求成”是天性時。突然間就很心動,很興奮,腦子里竄出一個念頭——建群搞共讀。然后我就編輯了極簡單的方案,發在自己的微信圈,大家陸陸續續來了——群就成了。我就真的每天在群里碎碎念了。 回顧自己,我是很容易“心動”的人,然后不帶腦子就“行動”。在某個暑假快要結束時,我突然想開個公眾號,然后問度娘折騰了一個下午就開了,結果一寫就七個年頭了。 捕捉到“心動點”“觸動點”是一件很神奇的事。雖然隨后的行動里充滿了天真和沒頭沒腦,但腦子會在行動中慢慢“長”出來的。突發奇想的事情是能做一陣子的。 所以我非常贊成書中這句話——先用感性來幫自己選擇,再用理性來幫自己思考。三重腦都用到了,用好了。 我在經營這個群時,我的理性開始發揮作用。我的目標出現了:每天即時輸入輸出,用““關鍵詞”、“筆記”、“思維導圖”梳理書的結構、全面性。小伙伴的建議:分享不用梳理結構,可以只抓住一個點,就是書中所說的壟斷的點,去聯接自己的思考,體驗分享。就很好。我就去找書中的“怦然心動”點。閱讀變得特別有意思。 作者把“憑感覺”用到了“尋找人生目標”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問問你的內心最渴望什么?內心是最清楚人生渴望的,而不是去問理智,理智是權衡利弊的。 作者借用了《美好人生運營指南》的六問來尋找人生使命: 群里的小伙伴也可以對照著這六問來問自己。 看到第一條“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最想幫助哪些人?”是有點吃驚的,為什么把這條放在第一,且是沒有自己的,而是利他助人的,這是不是在說實現自身價值,是對他人,社會、世界有用的,實現普世價值。 另外,作者又借用《堅毅》一書作者卡洛琳亞當斯米勒提出的三個類似的問題來反觀自己的人生: 我自問自己,站在“人到中年”反觀自己的人生路。我最會后悔的是: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去做,自己可以改變的事沒有付諸于行動。做才是王道,與是非對錯成功與否無關。 最后,作者講“如何捕捉感性”,我理解為保持覺察。 1.“最”字法,突然之間的怦然心動,很多愛情就是這樣發生的,很多故事也是這樣的發生。 2.“總”字法。時時縈繞,揮之不去的,又不可解釋,那你就抓住它,看見它,思考它。 3.第一反應。 4.夢境。夢境是潛意識跟我們意識進行交流的途徑。 5.聽從身體發出的信號。我們的身體是最誠實的,身體發出的信號來自于潛意識。身體某部分痛了,酸了,可能在提醒你——要休息了。喜歡不喜歡一個人,身體也會很誠實地告訴你。身體最誠實的,我們可以信賴它。 6.直覺。直覺是不是跟第一反應同一個概念?我的直覺告訴我是一個概念。哈哈哈! 小伙伴們,我今天就分享到這兒結束了,謝謝大家。 系列回顧 ![]() 聽說 今天雨會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