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叔(化名)是我們科室執行力最強的患者之一,主任說一他不敢說二,不讓吃甜食那就一口不沾,讓艾灸那就皮膚起泡,六個療程化療沒錯后一天,都是如期來報道——倒退50年,肯定是班上聽話的好學生。郭叔腫瘤的縮小是讓人高興的,但今天談的重點不是它,而是怎么能把六個療程的化療理想效果堅持下來的。 實際上,郭叔在化療到第三、第四周期,白細胞已經出現了3度減少,粒細胞減少為主,加用刮痧、背俞穴火針,又將艾灸延長至每天3-4小時,能將白細胞升提起來,提心吊膽的完成了5周期化療,復測又到了1點多。診其舌脈,舌體瘦,舌質紅,苔少,脈關弦。 隨即萬宇翔醫師為他開具了湯劑如下: 熟地黃30g 山藥20g 酒萸肉50g 牡丹皮15g 茯苓20g 澤瀉12g 浙貝母12g 桑葉9g 桂枝12g 南沙參15g 地龍12g 白英20g 絲瓜絡12g 百合30g 烏藥12g 炙甘草9g 通草6g 炒苦杏仁6g 麩炒白術30g 煅瓦楞子20g 同時告訴他艾灸要先灸關元,再灸氣海,再灸身柱、膏肓,順序不要錯。一周之后郭叔復查白細胞恢復正常,連他自己都拍手稱奇。 這張貌似普通的方子,和艾灸這些順序不能錯的穴位,有什么訣竅嗎?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衛氣。 衛氣也稱衛陽,《靈樞·營衛生會篇》云“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于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素問·痹論》曰:“衛者,水谷之悍氣也,其氣標疾滑利……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內經中描述的衛氣是受后天水谷滋養化生,行于脈外皮膚、肌肉、胸腹的一種陽氣。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靈樞·本藏篇》云:“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總結其作用有三:其一,護衛肌表,抗御外邪入侵;其二,司汗孔的開合,調節體溫;其三,溫煦臟腑肌肉,潤澤皮毛。 因此白細胞的生成與衛氣關系密切(參看拙作《穴位艾灸治療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的臨床觀察》),所以升提白細胞就要化生衛氣。 衛氣源于何處,如何化生呢?從古至今有“衛氣出于下焦”“衛氣出于上焦”之爭。 根據前述內經所論,當代眾多醫家認為衛氣由中焦水谷精微所化,其標在肺,其本在腎,只有通過肺之宣發布散,才能布達周身,發揮衛外之功。而腎氣為諸陽之源,衛氣只有得其資助,方能源源不竭。 故當代醫家湯希孟將其總結為“衛氣根源于下焦,化生于中焦,宣散于上焦”,與腎、脾、肺、三焦關系密切。中醫治療上,無論湯劑還是外治,只要依循此理,調理腎脾肺,即可化生衛氣,升提白細胞。 來看這例患者,首先這張方子是以六味地黃為底,重用熟地、山茱萸,補腎為先,患者舌紅苔少為陰虛之象;第二又有關弦,弦主水飲,關主中焦,治中焦之水以苓桂劑為主,故用桂枝、白術、炙甘草;第三肺鱗癌多陰虛內熱,當養肺陰、降肺氣、清肺熱,則肺氣得以恢復正常宣降,故予桑葉、杏仁、浙貝、沙參、白英、百合。又以地龍、絲瓜絡、通草等通絡之品,使衛氣在三焦得以正常輸布。全方兼顧腎、脾、肺、三焦,使衛氣生成、輸布正常,故白細胞可以恢復。 再看中醫外治,背部刮痧可開宣肺氣,使衛氣宣散;背俞穴火針可溫補氣血,并能解表開腠理,宣發肺氣;因此在第三、四周期化療期間,出現白細胞減少,用益氣宣肺之法,可提升白細胞。 但化療日久,元氣耗傷,仍需加強溫補腎陽。故艾灸先灸關元,溫補腎陽,化生衛陽,再灸氣海,《古法新解會元針灸學》言“由氣海而化元陽之氣,出關元,化衛氣,屬下焦,營衛宗三焦氣互相貫溢,統先天腎氣、后天衛氣交會之所”。 身柱位于兩肺俞之間,位處督脈,與肺氣聯系密切,艾灸身柱能激發督脈陽氣,溫補肺陽,肺陽充足可將衛氣有力地宣散。 膏盲指的是心下隔上的脂膜,位置很深。膏,膏脂、油脂也,由五谷精微所化。肓,心臟與膈膜之間也。膏肓穴,內與這個脂膜相對應,隸屬于足太陽膀胱經。膏肓穴名,意指膜中的脂類物質由此外輸膀胱經。艾灸膏盲穴可以使人陽氣宣通。前述內經云衛氣“熏于盲膜”,故要將肓膜中的衛氣宣散開,就要艾灸膏盲穴。 我們可以看出,艾灸的順序就是衛氣化生和循行的順序,所以囑患者自下而上依次循穴位艾灸,順序不要錯。這些就是我們升白的“訣竅”。 臨床上升白的穴位是可以變化的,湯劑更是隨證而變,無論是艾灸還是湯劑,都秉承著“衛氣根源于下焦,化生于中焦,宣散于上焦”的理論。 比如需要加強補腎力度,可加用命門穴,用于白細胞低合并血小板、血紅蛋白降低患者;需要加強健脾力度,加用中脘穴,用于淋巴細胞偏低患者,淋巴系統中醫認為與水濕關系密切,脾主運化水濕,故其降低責之于脾虛。 另外,肝郁氣滯導致三焦氣機不暢,也可導致阻礙衛氣的正常循行,影響白細胞從骨髓向外周血的釋放,這種情況需給予柴胡桂枝湯和解太陽、少陽,疏利三焦。 這就是我們科提升白細胞的一套方法,是集艾灸、湯劑、針刺、刮痧等于一體,經過辨證論治得出的方法,艾灸升白只是其中最常用的手段,而不是全部,湯劑、針刺等因個體辯證的不同,去更完美的補充,使升白這條路走的更快更穩更持久。 附記 十年前,我師從黃金昶教授攻讀碩士學位,當時導師用艾灸提升白細胞的理論機制已充分完善,臨床運用也是得心應手,我很慶幸能借助這樣詳備的理論和實踐財富撰寫畢業論文,得以完成學業。 論語有言“溫故而知新”,導師對于白細胞和衛陽關系、如何化生衛陽的闡述言猶在耳,能靈活的運用到實踐中,卻是需要不懈努力、反復研習的。此后我們可能在升白乃至升全血領域總結出更加完備的一套方法,請隨時關注我們。 作者: 王卉 出診時間:周三周四下午 主治醫師,中西醫結合腫瘤學碩士。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師從黃金昶教授。從事腫瘤臨床工作9年,對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腸癌、胰腺癌、婦科腫瘤的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腫瘤合并癥治療及預防、放化療副反應防治等方面經驗豐富,具備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和較強的臨床工作能力。 告患者書:
弘揚傳統中醫文化,創新腫瘤治療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