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異功散 黨參15克 蒼、白術各10克 茯苓30克 甘草6克 青陳皮各10克 黃精20克 當歸12克 焦楂曲各10克 丹參30克 雞血藤30克 柴胡10克 姜黃10克 郁金10克 薄荷3克 功能 健脾和胃,養肝疏肝。 主治 1、適用于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病,證見胸脅滿悶,脅下隱痛,納呆納少,便溏,舌質淡潤,舌苔薄白,脈濡細等,中醫辨證為脾胃氣虛肝乘、氣滯血瘀者。 2、上述肝病患者,雖見有陰虛癥征,但服養陰劑后,胃脘不適,納差便溏者。 3、當前雖見有陰虛癥征,但詢問病史,素體脾虛者。 用法 1、同加味一貫煎煎服法。 2、陰虛患者服用本方,注意中病則止,不宜長服久服,亦可在服用養陰方劑過程中間斷服用本方。 加減運用 肝區疼痛劇烈者,加金鈴子10克、元胡10克;腹脹明顯者,加砂仁6克、萊菔子15克。 方歌 加味異功源異功,參術苓甘青陳同; 更加精歸焦楂曲,丹雞柴姜金薄同; 肝病脾虛肝乘者,服用本方有殊功。 按語 本方系在錢乙“異功散”方基礎上加減而成。 典型病例 劉x,女,54歲。 患者十年來經常胃脘脹滿,大便偏溏,右脅下隱痛。檢查肝功,轉氨酶200~300單位左右,麝濁10單位左右,A/G比值接近平值,血小板10萬/立方毫米以下,診斷為慢性肝炎。一直服用中西藥物,但肝功損害未恢復正常。就診時,癥狀同前。脈沉細而濡,舌淡潤,苔薄白。檢查肝功:轉氨酶256單位,麝濁10.單位,A/G:3.0/2.8,血小板8.6萬/立方毫米,診斷為慢性肝炎。中醫辨證為病在肝脾,證屬脾虛肝乘,氣滯血瘀。予加味異功散加砂仁、萊菔子。服藥后,患者自覺癥狀明顯好轉,一個月后復查肝功,各項指標均有好轉。治療三個月后復查肝功恢復正常,以后多次復查肝功,均在正常范圍。患者右側乳房發現腫塊,經xx醫院病理檢查確診乳癌,行根治手術。術后肝區疼痛、脘腹脹滿、大便稀溏等癥狀又復作,檢查肝功各項指標均明顯異常,A/G比值倒置。再予加味異功散,同時合用冬蟲夏草粉。服藥后,各癥相繼消失,肝功檢查亦轉正常。后仍間斷服用加味異功散調理。現乳癌術后已十年,患.者多次復查肝功均在正常范圍,并恢復工作,療效鞏固。 |
|
來自: 金陵養身樁 > 《頭條上摘下來中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