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抱歉停更了兩個月,今天突然有人問我為什么停更,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了,其實我也不是有意停更,很多次打開電腦想寫些什么,但是又覺得太牽強,刪刪減減讓我不斷懷疑自己,但也在我的預料之中。并非誰蒙蔽了我的雙眼,也沒有誰奪去我原本的能力,是我這個曾經太理想,想得多做得少、紙上談兵的人,依舊沒法坦然面對即將要邁入的人生新階段,對于自己掩耳盜鈴自我欺騙,對于旁人卻像個刺猬,讓好多愛心灰意冷。 可能我還是適合孤獨一點,我沒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處理不好人際關系,我那沒見過世面又老套的處世準則完全適應不了如今方方面面的問題。我很久沒有看新書了,很久沒有安靜長久的思考了,風過來只是覺得涼快,月亮高懸只是覺得懷舊,但我說不出話。好像我總是很難持久的很好的去做一件事,就像我的生活,總是慢半拍。 人如果在一個環境中待的太久,那么就會被環境所束縛,看到的東西和潛意識中的認知都會局限于自己所處的環境。停更的這兩個月,我回了趟老家,看望了中學時期的老師,見了許久未見的老友,也聽了很多親戚朋友的苦水,我的世界從特別安靜、焦慮轉換成特別熱鬧、傾聽別人的焦慮,大多數時候我都不能給出對方很好的建議,也時常會加重我的焦慮。而我總是習慣性的逃避要面對的事情,當父母問起時,我總是會巧妙地毫無痕跡的轉移話題,我其實很想告訴他們我是如何長大的,有無可進退的朋友,我內心的自卑和不服,我不具備坦然被愛和自愈的能力,但我始終守口如瓶。 我是一個害怕被批評的人,但我更害怕的是被表揚,我總是聽到親戚教育小孩子的時候拿我當榜樣,我其實很難接受別人的夸獎,我總覺得所有的贊美都是對我過高的期望,這與我眼中的自己嚴重不符,所以會產生緊張、焦慮、害羞和尷尬的情緒,不知道怎么回應,只能一邊說著“沒有沒有”,一邊盡可能的想辦法離開或者換話題。我的自卑會讓我做什么事情都畏手畏腳,會時常試探自己在好朋友心中的地位,會時常錯過一些本應可以得到的東西,會總是逃避一些在別人看來很正常的事,當然也會無形中給自己增添更多的焦慮。 那天,我做了一個夢:下班路上,我忽然意識到我的明天后天,以至于后來的日子都是這樣,我不得不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每天大清早的鬧鐘準時起床,上班途中隨便吃個幾塊錢的早餐,拿著不多不少的薪水,攢了幾個月,下定決心買了自己想了很久的電子設備,娛樂生活則是刷刷抖音,感受到人的生活,如此這般過著兩點一線的日子。一天一天消耗著,人們口中黃金般的二十幾歲,我很難過,可以前的我并非這樣,我期待每天的到來,喜歡花,喜歡樹,喜歡這世界上種種的一切,幻想著自己長大以后做著喜歡的工作,那時候我覺得生活至少應該是這樣的,可現在的我混在人群中,想要脫離現實生活,所以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我怎么也想不通。 有一天,我看見遠處天空中的晚霞,我想要去看,卻發現它離我越離越遠,于是很少掃共享單車的我立馬騎著車追著晚霞走了很遠,走到學校的盡頭發現,原來不止我一個人在欣賞這美麗的自然風景,別人的浪漫在于與身邊的人共同欣賞,而我的浪漫在于毫不猶豫,說走就走,乘興而至,盡興而歸。返回的時候,路燈已經亮了,我抬頭想要看看天上的星星,但不出意外的什么都看不見,突然覺得很難過,宇宙中的恒星發出的光為了被我們看到走了多少光年的距離,但我們卻被眼前城市的燈光而蒙蔽了眼睛。 我太想要一個結果了,所以我不快樂。我只是澆了一次水,我就希望這朵花永遠為我開,怎么會呢,人世間得失取舍,又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愛而不得,我著急要結果,得不到就又哭又鬧,殊不知老天安排的比我自己選的更周到,我們太年輕了,太理想主義了,以為每個問題都有答案,然而有些問題根本沒有答案。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任何關系到最后只是相識一場,大家也都是階段性的陪伴,那些你放不下的人和事,歲月也都會替你去輕描淡寫。 我總覺得所有命運的饋贈,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所以因為害怕花枯萎,就拒絕了一切開始,但人生總有坎坷崎嶇,風霜雪雨不斷磨礪,痛苦歡樂輪番交替,悲歡離合纏繞不息,進步和成長的過程總是有許多的困難與坎坷的,熬過了無人問津的日子,才能擁抱詩和遠方,我們的認知也會隨著時間開闊,所以當下的困難和無法釋懷都不是永遠。我明白任何尋求安慰的行為都不會讓人成長,宿醉旅行,痛哭流涕,甚至和朋友的促膝長談,這些都只是讓人有短暫的安全感。成長其實是特別艱難的自省,你必須拋棄所有說給別人和自己聽的漂亮話,正視你的無能與不可得,甚至一遍一遍被怨恨憤怒及嫉妒撂倒,然后你才懂得,成長無關改變,只是學會選擇你能承受的。 為什么你越來越累?因為沒人開導你,你的父母也沒有太大的能力,你只能自己苦苦摸索經驗,試錯成本太高,錯一步就可能欠債。因為你的想法過于頑固,不會拐彎,一直在低頭趕路,忘記抬頭看路,導致你看不清人生的正確方向,只盯著眼前一小塊。因為你總是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無法忍受目前的狀態,又無力改變這一切,如此反復……因為你看不懂趨勢,也抓不住機會,空有一身的抱負,沒機會讓你去施展。每個人都在憤世嫉俗,每個人又都在同流合污。 我覺得我的文字總是在傳遞一些負面情緒,曾經篤定要給讀者帶來溫暖的我在一件件生活瑣事的面前被拋之腦后,我也不喜歡這樣的文字風格,或許是我太理想,總是紙上談兵,說得多做得少。我確實很久都沒有看新書了,而且我最大的問題在于我越來越沒有耐心去看一本書了,這種狀態顯然不是我認為的良好狀態,于是我決定放慢腳步,我想先過好自己的生活,先拿到腳下的六便士,才有心情望天上的月亮。 我一直覺得主動說再見是一件很殘忍的事,后來發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家只和自己在乎的人保持親密,我所想的人想保持聯系的人,或許已經有了更在乎的人,于是在一次次失望中,我收起熱情,默默無言,漸行漸遠。一路走來,有過太多的分道揚鑣,太多的物是人非,好壞都一并接受,應該允許人生有不完美的存在,生活也不是林黛玉,不會因為我的憂傷就風情萬種。小時候以為長大就是懂得很多的大道理能過好自己的一生,現在才明白,長大是開始習慣和接受,身邊的小事哪管無可奈何,憤懣不平,甚至依依不舍。書上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書上還說,人生何處不相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