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痛門 心痛辨 心痛之癥有二:一則寒氣侵心而痛,一則火氣焚心而痛。寒氣侵心者,手足反溫;火氣焚心者,手足反冷,以此辨之最得。 寒痛 方用:良姜三錢 白術三錢 草烏三錢 貫仲三錢 甘草一錢 肉桂一錢,水煎服。 熱痛 方用:黑梔三錢 白術五錢 甘草一錢 半夏一錢 柴胡一錢,水煎服。 心不可使痛,或寒或火,皆沖心包耳。 久病心痛(一) 心乃神明之君,一毫邪氣不可干犯,犯則立死。經年累月而痛者,邪氣犯心包絡也。但邪有寒熱之辨,如惡寒見水如仇,火熨之則快,此寒邪也。 方用: 蒼術二錢 白術五錢 當歸一兩 肉桂一錢 良姜一錢,水煎服。 久病心痛(二) 如見水喜悅,手按之而轉痛者,熱氣犯心包絡也。 方用:白芍一兩 黑梔三錢 甘草一錢 當歸三錢 生地三錢 陳皮八分,水煎服。 寒熱二癥,皆責之于肝也。肝屬木,心屬火,木衰不能生火,則包絡寒,補肝而邪自退。若包絡之熱,由于肝經之熱,瀉肝而火自消也。 腹痛(一) 痛不可忍,按之愈痛,口渴飲以涼水則痛少止。少頃,依然大痛,此火結在大小腸也。若不急治,一時氣絕。 方用定痛如神湯:黑梔三錢 蒼術三錢 甘草一錢 厚樸一錢 茯苓一兩 白芍五錢,水煎服。 此方舒肝經之氣,利膀胱之水,瀉水逐瘀再加大黃一錢,水煎服,勿遲。 腹痛(二) 腸中有痞塊,一時發作而痛,不可手按者。 方用:白術二兩 枳實一兩 馬糞(炒焦)五錢 好酒煎服。 冷氣心腹痛 方用火龍丹:硫黃(醋制)一兩 胡椒一錢 白礬四錢 ,醋打蕎面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五丸,米湯下。 胃氣痛 人病不能飲食,或食而不化,作痛作滿,或兼吐瀉,此肝木克脾土也。 方用:白芍二錢 當歸二錢 柴胡二錢 茯苓二錢 甘草一錢 白芥子一錢 白術三錢,水煎服。 有火加梔子二錢;無火加肉桂一錢;有食加山楂三錢;傷面食加枳殼一錢、麥芽一錢;有痰加半夏一錢。有火能散,有寒能驅,此右病而左治之也。 麻木門 手麻木 此乃氣虛而寒濕中之,如其不治,三年后必中大風。 方用:白術五錢 黃芪五錢 陳皮五分 桂枝五分 甘草一兩,水煎服。 手麻 十指皆麻,面目失色,此亦氣虛也。治當補中益氣湯加木香、麥冬、香附、羌活、烏藥、防風,三劑可愈。 手足麻木 四物湯加人參、白術、茯苓、陳皮、半夏、桂枝、柴胡、羌活、防風、秦艽、牛膝、炙甘草,姜、棗引,煎服,四劑愈。 木 凡木是濕痰死血也,用四物湯加陳皮、半夏、茯苓、桃仁、紅花、白芥子、甘草、竹瀝、姜汁,水煎服。 腿麻木 方用導氣散:黃芪二錢 甘草錢半 青皮一錢 升麻五分 柴胡五分 歸尾五分 澤瀉五分 陳皮八分 紅花少許,水煎,溫服。甚效。 兩手麻木、困倦嗜臥 此乃熱傷元氣也。 方用益氣湯:人參一錢 甘草一錢 黃芪二錢 灸草五分 柴胡七分 白芍七分 五味子三十粒 姜三片 棗二枚,水煎熱服。 渾身麻木 凡人身體麻木不仁,兩目羞明怕日,眼澀難開,視物昏花,睛痛。 方用神效黃芪湯:黃芪一錢 白芍一錢 陳皮五分 人參八分 炙草四分 蔓荊子二分 如有熱,加黃柏三分,水煎服。 麻木痛 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疾,客于皮膚肌肉之間,或痛或麻木。 方用:牛膝膠二兩 南星五錢 姜汁半碗 共熬膏攤貼,再以熱鞋底熨之,加羌活、乳香、沒藥更妙。 足弱 此癥不能步履,人以為腎水之虛,誰知由于氣虛而不能運動乎! 方用補中益氣湯加:牛膝三錢 人參三錢 金石斛五錢 黃芪一兩,水煎服。 筋縮 凡人一身筋脈不可有病,病則筋縮而身痛,脈澀而體重。夫然筋之舒在于血和;而脈之平在于氣足,故治筋必先須治血,而治脈必須補氣。人若筋急攣①縮,傴僂而不能直立者,皆筋病也。 方用:當歸一兩 白芍五錢 薏仁五錢 生地五錢 元參五錢 柴胡一錢,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柴胡一味,入于補藥中。蓋血虧則筋病,用補藥以治筋宜矣,何又用柴胡?夫肝為筋之主,筋乃肝之余,氣不順筋自縮急。今用柴胡以舒散之,郁氣既除而又濟之以大劑補血,則筋得其養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