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越無知的人,越容易固步自封 在一次聚會上,表哥說起工作這些年的心路歷程。 前幾年房地產比較熱門時,他趕上這波紅利期,加上本來能吃苦的性格,掙了不少錢,順勢在城里買了一套房。 在同齡人還在溫飽線上掙扎,他已經有車有房,因而優越感爆棚。 跟同事聚餐時,他總會展現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著這個行業指點江山,別人說什么都是第一時間打斷。 朋友在業余時間讀書充電,報線下培訓班,他說那些都沒啥用,這年頭,能拼本事的,誰還拼知識,自己的學歷不高,技能全無,照樣買房買車。 后來,房地產市場遇冷,表哥的房產銷售業績一落千丈,又只會賣房,日子可想而知。 而之前他看不起的那些同事,早已經在房地產行業扎根,做到管理層的級別,或者轉行干出一番成就,想起過往,他現在要多后悔有多后悔。 低估別人的實力,又對自己認知不清晰,自以為能力超群,三觀絕對正確,信奉自己接觸的就是整個世界,心態往往變得極為膨脹。 就像羅翔說的:“一個知識越貧乏的人, 越是擁有莫名的勇氣和自豪感,知識越貧乏,你所相信的東西越絕對。” 對其他人的見解不屑一顧,只沉浸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無法觸及事情的底層邏輯,往往不清楚自己了解的是世界的冰山一角。 由于接觸不到未知領域,又不愿意走出去見識別人的價值觀,無法接受新鮮事物,在現有的知識體系不停地打轉,無法獲得成長和進步,漸漸變得固步自封。02越無知的人,越容易否定別人 很多人總是樂于尋找別人的缺點,生出比較之心,從否定別人的過程中尋找虛假的優越感。 可是,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別人身上,自身成長也會停滯不前,往往折射出自己有多么無知。 南宋時期有一個叫鐘弱翁的人,認為自己的字畫一流。 每到一個地方,他總是要把榜文上的那些字去掉,自己再重新書寫匾額。 然而,他的字寫得并不好,跟隨他的人都叫苦不迭。 有一次,鐘弱翁路過廬陵的一個寺廟,寺中有一棟壯麗的閣樓。 鐘弱翁和手下的官吏圍在下方,仰望閣樓的匾額,上面寫著“定惠之閣”,旁邊題字人的名字模糊不清。 鐘弱翁說榜文的字寫的并不好,隨心所欲地加以批評,還讓僧人將匾額擦拭干凈,這才發現竟然是顏真卿寫的,尷尬地對手下官員說:“這種好字,為什么不刻在石碑上?”于是命令下人把匾額的字刻成石碑。 后來,這件事被他手下的人當成一個笑話。 生活中,還有很多像鐘弱翁這樣的人,明明很無知,卻時常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了解的就是全部,不懂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總是認為自己的經驗才是精確的,能力比別人強,忽略對方的成就,經常出現干預他人的行為。 自己使用這種行為模式,于是要求對方也按照這種思路行動;自己遵循這套價值觀,就強行灌輸到別人身上。 在打壓、否定別人的時候,潛意識就在肯定、抬高自己,使自信心、優越感得到滿足,彰顯自己的高人一等。03承認自己無知,才能獲取新知 奧普浴霸的創始人方杰,在澳大利亞留學時,去過一家燈具公司工作。 老板是個生意談判的高手,經常帶他一起進行商業談判。 當時,方杰還很年輕,腦中并沒有“商業談判”的概念,發覺自己對這個領域一片空白,于是利用各種機會去學習。 每次跟老板進行商業談判,他都會用一支微型錄音筆把過程錄下來。 回家后,他一遍遍地揣摩對手提問的招數,以及老板分析問題的策略和回復的答案,并學以致用蛻變成一個商場談判的高手。 1996年,老板退休,方杰接替他的工作,成為澳大利亞身價排名榜首的職業經理人。后來,他回國創業,創立了奧普浴霸這個品牌。 獵豹創始人傅盛說過一句話:“一個人最大的障礙是所知障,承認自己無知,是自我認知升級的有效路徑。” 擁有大格局的人,敢于承認自己無知,不斷地嘗試抵達自己的認知邊界,激發更多可能性。 承認自己的學識和內涵“有限”,就對探索未知領域抱以接納的態度;承認自己存在認知盲區,就會主動尋求機會彌補。 發現自己的無知,并經過持續沉淀和積累,在原有維度的基礎上搭建一條見識深、能力強的護城河,蛻變成為具有遠見卓識的人。 04 認知越低的人,越會表現得自以為是,自負到以為自己無所不能。 看清自身的局限,才能避開剛愎自用的陷阱,開拓視野,抵達更寬廣的天地,以下三點方法, 供參考: 1、利用好奇心,敢于探索新領域 好奇心,是使人成長最快的通行證,也是獲得新認知的起點。 一個人的好奇心驅動他去探索未知的可能性,發現自己從沒有認識到的各類事物,局限于自己固有的認知牢籠,打破思維的誤區。 保持開放的態度,洞悉他人的處事方式和行為準則,接納形形色色的見解,深化自己的知識體系,更好地為自己賦能。 2、培養綠燈思維,戒掉習慣性防衛 當自己的見識和經驗跟別人的不一致,就會本能地出現矛盾和沖突,形成排斥的心態,產生習慣性防衛。 然而,只聽自己想知道或者已經知道的內容,思維將會變得越來越狹隘,不妨放下已有的成見,在已有的思維框架上,融入其他人的想法,以此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對各路見識持有高度開放的態度,不再加以批判和質疑,也不必存在否定,對那些想法一路綠燈讓行,把精髓和內核占為己用,實現最大限度的成長。 3、常懷謙卑心態,虛心請教別人 通過虛心地請教別人,傾聽別人表達的內容,很大程度能跳出自我設定的框架,變得不再固步自封。 拋開以往的經驗和見識,以謙卑的心態接納別人的建議,能夠發現思維的漏洞和見識的短板。 對新見解保持敬畏的態度,擁抱身邊的所見所聞,從那些建議折射出自己的不足,從而彌補自身存在的薄弱點,深化自己的認知。 《原則》這本書說過:“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無知的情況下自己應該怎么做。” 很少人會承認自己在某方面存在認知偏差,也看不到自己的知識盲區,被拖進傲慢和自大的圈子,既遮蔽明媚的前途,也阻攔接受新知識的通道。 然而,每個人都是井底的青蛙,你接納信息的廣度,相當于井口的寬度,接收的信息越多,所看見的視野才會越來越廣。 向外探索,接觸更多牛人,接觸一場場的思想碰撞,別緊緊抓牢已有的經驗,別對新鮮事物無動于衷,一步步顛覆自己固有的認知,獲得進階和成長。 晨瑤,偽文青,眼里有光,心底溫熱,追夢若冷,就用希望去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