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檸兒 上周末,我小姨突然打電話說要來我家住兩天,我是既高興又疑惑。疑惑:小姨不是給表妹帶娃去了嗎?怎么突然有空來我家住了? 后來,才聽我小姨說,她給女兒帶了半年娃,就待不下去了,說什么也要回來。而且,小姨還頗為傷感地說道:“幫女兒帶娃,是我最后悔的事。”聽一個60多歲的老人說這樣的話,真是讓人心酸又扎心。不過,仔細聽她說完原因,我也就理解了。 ![]() 親母女也有鬧分矛盾的時候,被女兒數落也不敢吭聲 雖然母女相處時間長,生活習慣和脾性都很熟悉,但也難免有鬧矛盾的時候。可因為是親母女,女兒說話也不避諱,但凡我小姨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對,女兒就直接劈頭蓋臉一通訓斥,一點也不留情面。小姨說:“我在家,兒媳婦也沒這么訓過我。”但是,這是親閨女,話說得再狠,她也不敢吭聲。畢竟,女婿還在呢,親母女吵起來像什么樣子?倒叫人笑話。 我小姨說的,也確實是事實。正因為是親母女,說話才不會避諱那么多。老人做錯什么事情,女兒直接就指出來,甚至還會發脾氣。所以,原本很好的母女關系,也因為帶娃帶出了生分和矛盾。而且,當母親的,考慮到女兒的心情,又礙于女婿在旁,往往選擇忍氣吞聲,不跟女兒一般見識,所以心里很憋屈。 ![]() 本想幫女兒帶娃能緩和她的婆媳關系,沒想到讓親家記了仇 我小姨說,其實當初她想幫女兒帶娃,還是心疼女兒總跟婆婆鬧別扭。女兒和婆婆總因為帶娃的事情有分析,所以小吵不斷,而且女兒也不放心婆婆帶娃,于是她就來了。原本想的是,她幫忙帶娃,女兒和婆婆的關系就緩和了,但沒想到親家卻記了她的仇。覺得就是她這個當母親的攛掇,在女兒面前說了什么壞話,女兒才不讓婆婆帶娃的。于是,親家見了我小姨,也都是黑著臉。 我小姨說,給人家帶孫子,出錢又出力,最后還不落好。不僅沒有幫女兒緩和婆媳關系,還弄僵了親家關系,真是糟心。確實,有的奶奶愿意讓姥姥帶娃,自己樂享其成。但是,有的奶奶擔心孩子由姥姥帶,跟自己不親,還擔心姥姥離間婆媳和祖孫關系。所以,老人幫女兒帶娃,這一點也得考慮到。 ![]() 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但相處時間久了,女婿也不親了 很多人都說“丈母娘疼女婿”、“一個女婿半個兒”,原先小姨沒幫女兒帶娃時,感覺女婿對她客客氣氣,每次跟女兒回娘家都是媽長媽短,而且還搶著干活。但是,自從幫女兒帶娃,原先的客氣變成了冷淡,甚至女婿還會指揮她干這干那,哪里做的不好,女婿也是直接就埋怨起她來了。 所以,我小姨覺得,再好的女婿,相處時間久了,也不親了。女婿還會覺得她住在這里吃他的喝他的,時間長了就會甩臉色。而且,女兒和女婿吵架鬧別扭,她是勸也不是不勸也不是,向誰不向誰都是錯。畢竟,人家小兩口和好之后,還是最親的,自己這個媽也得靠邊站。 ![]() 聽小姨說完這些事,確實感覺她幫女兒帶娃半年,帶了一肚子委屈。當然,并不是所有女兒女婿都這樣,也不是所有幫女兒帶娃的老人都會遇到這樣的糟心事。但是,既然有老人遇到這樣的事,我們為人子女就要反思。要知道,老人是幫我們帶娃,不是欠我們的。 1.作為女兒:要感恩母媽媽的付出,不要動不動就沖媽媽發脾氣。而且,老人也有面子,哪里做得不對,可以私下里好好說,不能當著眾人的面讓老人下不來臺。而且,親母女說話語氣也要委婉一些,這樣才不會傷了媽媽心。 2.作為女婿:要知道丈母娘幫你帶娃,不是欠你的。能幫忙分擔一些家務活就分擔一些,不要把丈母娘當老媽子使喚。而且,丈母娘是住女兒家,不是白吃白住,吃女兒也是有義務養父母的。 今日話題:各位網友們,你覺得親媽幫女兒帶娃,遇到這些糟心事該怎么辦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