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傳腰痛秘方治療腰肌勞損
本方在治新舊腰肌腰肌受傷之病證上有其獨特的治療效果,而且經(jīng)過了幾十年的臨床檢驗,有類似病例可放心試用。
組方:杜仲10克,續(xù)斷10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當(dāng)歸10克,桃仁10克,鮮生姜10克,肉桂6克,烏藥6克,威靈仙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上方一般服藥1~10劑,即可得到明顯的效果,20劑大多數(shù)可根治。本方對腎虛腰痛、風(fēng)濕腰痛、淋證腰痛、瘀血腰痛也有一定的療效。
黃白酒治扭挫傷腰痛立竿見影
大黃、白芷、肉桂各10克,樟腦2克。
上4味用好酒150毫升浸泡1日,于飯后服,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本方治療扭挫而致的腰痛屢獲奇效。輕者服1次即可痊愈,重者也只需2日即告痊愈。若是因扭挫而致的腰痛,不管如何厲害,服下去可立竿見影。若因受寒而引起的腰痛,只要不發(fā)燒,也有效果。用以外搽,還可以治凍瘡。 陜西中醫(yī)學(xué)院關(guān)節(jié)炎外洗方
桂枝15g,桑枝15g,紅花15g,花椒15g,艾葉15g,伸筋草32g,透骨草32g,川烏9g,草烏9g,劉寄奴15g,牛膝15g,木瓜15g。此方子,附院用了幾十年了。
創(chuàng)傷特效散(又名賊方)
雄土鱉四錢,膽南星五錢,血竭五錢,沒藥八錢,馬錢子【微炒】九個,龍骨【澀舌者真】三錢,南紅花五錢,川羌活三錢,螃蟹骨三錢,當(dāng)歸三錢,凈乳香一兩,口防風(fēng)五錢,白芷五錢,升麻五錢,菖蒲三錢,川芎四錢。
用法:共研極細粉,裝瓶內(nèi)儲藏備用。用時以老酒調(diào)敷患處,用唾液調(diào)敷更好。血止后,用凡士林與藥粉調(diào)成軟膏涂用亦可。
療效:敷藥后,破者五分鐘可以止血止痛而愈,未破者腫消疼止而愈。傷在手指腳趾青紫不破者,每脫去黑皮而愈。
傷科圣藥——歸陰還魂草
采取青苔一大碗,洗去泥土,并囑取童便一大碗,共搞爛,取其原汁,以此物治愈跌打損傷。 主治跌打損傷
土元12g,血竭12g(優(yōu)),頁蟲(水蛭)12g,紅花12g,自然銅12g,制、沒藥各12g,兒茶12g,甜瓜子15g,廣三七15g,岷當(dāng)歸12g,川、懷牛膝各6g,骨碎補15g。研末黃酒沖服,每次3g,每日2次。
舒筋活絡(luò)藥酒
方藥:生川烏、生草烏、生半夏、生梔子、生大黃、生木瓜、羌活、獨活、路路通各40克,生蒲黃、樟腦、蘇木各30克赤芍、紅花、生南星各20克,50度以上白酒3500克,米醋750克。
功效:舒筋活血解痙鎮(zhèn)痛
主治:跌打損傷?風(fēng)濕骨痛
制用:密閉浸泡7日備用,受傷部位熱敷或熏洗后涂擦,再結(jié)合按摩效佳! 腸胃安(外用)專治小兒腹瀉
組成:肉桂30克,丁香30克,吳茱萸30克,白胡椒30克,五倍子30克,車前子30克,白術(shù)30克。研粉用醋調(diào)敷臍,外用活血膏貼,而后用熱水袋外敷。
專治:寒涼型腹瀉,水樣瀉,蛋花樣瀉,一般24小時內(nèi)痊愈或好轉(zhuǎn),36~48小時內(nèi)幾乎絕大多數(shù)痊愈。
切記:期間不可喝牛奶,甜食,鹽水。
小兒久咳特效方
雞苦膽曬干,裝膠囊內(nèi),每次一粒,治久咳,小兒尤效,我試過多次。
老師教我一類似方:甘草粉碎裝入豬膽陰干后再粉碎,服法和主治同上。
小孩高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
麻黃6克,連翹18克,金銀花18克,生石膏18克,浙貝田18克,蜂密30克,白糖30克。水煮,兩次和在一起100毫升左右。
用藥:一歲以內(nèi)的小兒每天分開服六次;三歲的小兒也差不多;三至六歲的小兒每次分開服四次;六至九歲的小兒每次分開服三次;九至十二歲的小兒每次分開服兩次。
復(fù)方蜈蚣散
治療一切疔瘡癰疽無名腫毒等未破潰者。
大蜈蚣6只,全蟲4克,上二梅4克,銀朱3克,生肌拔毒散一瓶,樟腦4克,研末醋調(diào)外敷。一般在魚石酯膏上灑一點以上藥粉即可。二梅就是上好的冰片,銀朱藥財市場有賣的.生肌拔毒散原來是武漢健民制藥廠生產(chǎn)的,現(xiàn)在好象已經(jīng)停產(chǎn)了,不知道九洲通有沒有賣,大家可以去問一下,但是自己可以配,生肌散成份很多,但是都差不多,只要有紅升丹在里面就可以了,用九一丹加點象皮,爐甘石就可以了。
生肌拔毒散
就用這個處方:冰片1兩,凈紅升2兩4錢,凈黃丹2兩4錢,凈輕粉2兩4錢,煅龍骨2兩4錢,制甘石2兩4錢,煅石膏2兩4錢,白蠟?zāi)?錢。(紅黃二丹屬外科拔毒神丹。舊社會有懂做紅升、白降二丹外科可以吃遍天下)
制法:上藥混合碾細,成凈粉90~95%即得。洗凈患處,視患處大小,酌藥量薄撒貼膏。 三省者: 人貴有三得:沉得住氣,靜得下心,拐得了彎 張飛之死(再忙也要深讀此文 ) 心靈自由和精神富足,才是幸福 你真的讀懂'上善若水'了嗎? 有滋味才叫生活,有情趣才叫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