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首先,請思考一句話: 如果你腦子里的一切都是對的,為什么不是你想要的一切? 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成功的開始。 人最大的錯誤就是總把自己視野的邊界當成世界的邊界。因為你感覺不到/看不到的東西,就當它們不存在,相當于把自己關在籠子里。這是思維的牢籠,認知的監獄。 人被它牢牢禁錮,一輩子都出不來,終身囚禁自己。 一個人開悟的標志是,突然發現了困住他的“認知牢籠”,承認他看到的世界只是一個巨大的幻象。 世界的本質是各種幻象的組合! 往小了說,生活中充滿了欺詐:財務欺詐(包括上市公司和小公司)、假收視率、假電商賬單、假直播數據、假粉絲、假投票,甚至連奶茶店都要付錢給人制造排隊的假象。 從大的方面來看,商業的本質是一種幻覺。看看我們周圍。每天各種公司都在花錢影響我們。他們先制造焦慮,然后販賣希望,用各種方式渲染,從而影響你和你的家人消費并從中獲利。 經濟的本質也是假象。資本大亨索羅斯說: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建立在幻覺和謊言基礎上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辦法就是在重新進入之前認清假象,投入進去,然后在假象被大眾知道之前退出游戲。 這恰恰是這個社會最了不起的地方。它通過一系列表象迷惑我們,考驗我們看透本質的能力。誰能一眼看穿本質,誰就能成功。 相反,如果一個人只能看到表象(只知道一件事而不知道另一件事),他就會因為被假象蒙蔽而被社會淘汰,甚至被不斷收割。 水冉常說:世界上99%的人都活在幻覺中,他們總是被洗腦收割,只有1%的人能看清真相,他們才是世界的掌控者。 ![]() 2 是我們內心信念在世界上的投射。我們用眼睛、耳朵、嘴巴和舌頭等感覺系統來創造自己的“現實”,這也是一種“錯覺”。 《王陽明傳》說:“你不看這朵花,它就隨你而死;當你來看這朵花的時候,這朵花的顏色瞬間就明白了,你知道這朵花不在你心里。”即心外無物。 只要你“開始思考”,你就創造了你的世界。因為你的心智不同,所以你有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人心和世界相互依存,相互印證。我的心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的心。我就是一切,我的心就是一切。 如果你每天都積極樂觀,這個世界將會是美好的,天堂般的。 如果你整天抱怨,這個世界將是黑暗和地獄。 所以,心為天堂,想到地獄。魔法存在于頭腦中。你變了,世界也變了。 所以,世界是假的,我們的心是真的。 就像電影一樣,世界是一個屏幕,我們的心是放映機。屏幕上的世界看似五彩繽紛,其實只是我們內心的投影。 改變世界很容易,只要你能改變自己的心情! 知道了這個道理,就能理解各種宗教思想。 佛說:一切凡夫,不知人體是五蘊虛合,卻有見知之功。他們堅持在里面總有一個支配的身體,所有的煩惱和障礙都是從里面生出來的,所以他們被貪婪、無知等等迷惑了。 意思是:普通人只看到世界,卻不明白世界是我們的器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等)虛構出來的。).我們擔心世界上的許多事情,如名利,愛情等。,而且難以割舍,無盡煩惱由此產生。 世界上最貴的稅叫做認知稅。 《道德經》說:五色致盲,五音失聰,五味提神。我們的眼睛、鼻子、舌頭、耳朵等等結合在一起,構造了一個虛擬的世界,這個虛擬的世界遮蔽了我們,屏蔽了現實世界,欺騙了我們的大腦。 每個人都活在一個巨大的幻象(世界)里。這種錯覺就像是思維的監獄,認知的監獄。所有人都被牢牢禁錮在其中。人們所到之處,都被圍墻包圍,終身監禁。 就像下面這個人,兩眼放光,只想搶眼前的面包,卻始終看不到能打開自己“思想監獄”的鑰匙。而這恰恰是大多數人的狀態: 再比如:夢見老虎咬你怎么辦?最好的辦法不是拼命跑,而是清醒過來。 這個時代,信息高度透明,似乎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各種信息。事實上,我們越是能看到一切,就越是看不到任何東西。我們看到的是別人希望我們看到的。 尤其是在橫向的“算法”時代,我們的喜好被追蹤,喜歡的越多,看到的就越多,所以我們的視野更加狹隘和偏執。 在這個日月爭輝的時代,我們都是睜著眼閉著眼! ![]() 三 國內外所有的經典作品都在教我們如何擺脫這種錯覺: 印度神話認為世界只是梵天的一個夢,梵天醒來,世界將不復存在。 《心經》說,“見五蘊皆空,能克諸苦……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心、無色、無聲、無香、無觸。意思是當我們合上六根,重新感受世界,就能看到真實的世界,解除人生的痛苦。 《古蘭經》說,“在這個世界上的生活…我們所有的快樂和消遣。相互吹噓和吹噓,以及競相積累財富和子女,都只是海市蜃樓(幻覺)。 《金剛經》說:一切相皆虛幻。若見不同相,則見佛。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你內心的投射。當你能穿透各種表象,窺探其本質,你就徹底開悟了。 《金剛經》一直強調:“居無定所,當有所心”。當我們不執著于表象時,我們就能看到真實的世界。這也叫“無相無相”。 所以,眼睛里有東西,就越看不見。因為你眼里有,說明你心里開始在乎了,越在乎一件事,越看不到它的真相和本質。 比如我們在戀愛的時候,往往看不清楚對方的真實樣子,因為你太喜歡對方了,看到的都是你想象中的美好。 ![]() 孫子兵法說:虛者實,實為虛。意思:你看到的是虛擬的,往往是真實的;你看到的是真的,但往往是假的。 易經說,“沉溺于情欲的人是膚淺的。”。意思:越是渴望的人,越看不到世界的真相。我們都被欲望蒙蔽了雙眼,從而陷入了一個巨大的“思維牢籠”,就像瞎子摸象一樣。 禪宗說,“知心見性,成佛。”只要能打磨自己的真心和真相,就能成佛。只要找到“真理和真心”,就能找到“真我”。道家為什么把修行成功的人稱為“真人”?因為他們都培養了那種“真實,真實的自己”。 圣經上說:他們有眼睛卻看不見,有耳朵卻聽不見。即使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和耳朵,但他們對真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所謂:真對假是真對假,假對真是真。其實真假都不是最重要的,都是“相”,重要的是你的心情有沒有達到那個程度。我們只是用那種“膚淺的表象”來修煉自己的心性,通過虛假的表象來尋求真我,從而達到正果。叫做“請假定真相”。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突破這個思維牢籠,睜大眼睛看自己,看世界,很多事情就會豁然開朗! 人生最大的幸運,就是我們遇到這樣一個人或事,讓我們清醒地看到自己的認知局限,實現認知突破,一輪又一輪地向外突破...如下圖所示: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悟”。什么是開悟?就是要掙脫自己的思維牢籠!不管是頓悟還是頓悟,都是為了克服這個無形的認知監獄。 從舒適圈,恐懼圈,到學習圈,成長圈,最后到自由圈! 所謂自由,就是得道,開悟,涅槃! 就像撥開烏云見天日,讓你瞬間看透萬物的真諦,人生的真相。簡直太精彩了。 無論是孔孟、老莊、佛還是神,他們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帶領我們進入一種開悟的狀態,也就是看清真相。 這是一種極其強大的能力,可以讓我們從高維度俯瞰自己和眾生。 人一旦開悟,就認清了世界和人生的本質。從此這樣的人只能自己做主,因為再也沒有人能給他們提供雞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