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養生,重要的就是補陽氣。 怎么補?先得養好背。 人體背為陽,很多經脈和穴位都在后背。脊柱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脊柱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各臟腑背部腧穴均在背部膀胱經上,這些經穴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的通路,刺激它們可以振奮陽氣、恢復臟腑功能。 ![]() 背部應該如何保養?這4個方法簡單易行。 1.曬曬背補充腎氣 曬背有助于調理臟腑氣血,溫煦經絡。曬時,注意讓陽光直射背部,即將后背朝向陽光。可將雙手搓熱后摩擦后背的腎俞穴,位置為與肚臍平,脊柱旁開1.5寸,有溫腎助陽的作用。如果方便,可以讓陽光曬一下這兩個穴位,可以補充腎氣。 2.疲乏怕冷常捏脊 捏脊通過刺激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及五臟背腧穴,達到調整陰陽,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捏脊時用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重復5~10遍。捏脊對虛性體質常見的疲乏、消瘦、失眠、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疼痛都有效果。 3.熱毛巾擦背睡得香 搓背可在洗浴時進行,能增強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有效地排出體內毒素;同時通經活絡,刺激各內臟功能協調。 用濕毛巾搭于背后,雙手拉緊毛巾兩端,用力搓,直至背部發熱為止。如果自己不方便,也可以讓他人代為搓背,用力不要過猛,以免搓傷皮膚。搓背法有防治感冒、失眠、腰背酸痛、胸悶、腹脹之功效。 4.背部艾灸通經絡 艾灸是借助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來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可以強身健體、培補陽氣,調理五臟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背部艾灸多采用艾條懸灸和艾灸盒施灸的方式,使用方便,操作簡單,不會燒灼皮膚產生疤痕。此外,在艾灸前也可進行刮痧,刮背部穴位既可排毒,又可振奮體內陽氣,提高機體免疫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