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星球上,人類已經(jīng)存在了幾百萬年,有史書記載的歷史,也有幾千年,有了時間,地點,人物就會發(fā)生故事,而那發(fā)生了的,就成為了歷史。 我們不能從歷史中找到解決未來問題的方法,但是我們可以學到歷史中的經(jīng)驗教訓(xùn),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財富。 今天由我給大家講講關(guān)于清教徒的由來和它與美國的關(guān)系到底是什么? 問大家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是清教徒?這就涉及到了基督教的幾個分支。今天的基督教主要分為三個分支: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 ![]() 資料圖:基督教三個分支的教堂 咱們中國人所說的基督教,一般都是指的是新教。 新教在歐美國家中占據(jù)主流地位,英國、德國、挪威等西歐和北歐國家,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是新教占主體的國家。歐美國家中最發(fā)達的國家基本上都是信奉的基督新教。 ![]() 資料圖:歐洲的基督教分布 南歐的西班牙,意大利以及拉丁美洲都是以天主教為主的國家,由于西班牙曾經(jīng)殖民過菲律賓,所以菲律賓是唯一一個在亞洲信奉天主教的國家。 像俄羅斯,烏克蘭,希臘等一些東歐國家信奉的都是以東正教為主的國家。 這些不同的教派是怎樣產(chǎn)生的?區(qū)別又是什么呢? 剛開始的時候,只有一個基督教,教皇在羅馬,是羅馬帝國所信奉的國教。 后來的羅馬分為了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很快就被來自北方的日耳曼人給滅掉了。而東羅馬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隨著國家的分裂,宗教也就不可避免的分裂了,羅馬的教皇和東羅馬的宗教領(lǐng)袖都大肆宣揚自己才是正統(tǒng),而別人都是走的修正主義路線,他們就是為了爭奪宗教的領(lǐng)導(dǎo)權(quán)。 ![]() 資料圖:基督教的教會分裂 因為東羅馬帝國的宗教領(lǐng)袖一直宣傳自己才是正統(tǒng),又因為在東邊,所以被稱為東正教。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攻陷,東羅馬帝國滅亡,這時,莫斯科公國跳出來說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因為莫斯科公國也是信仰東正教,并且莫斯科公國的國王也娶了東羅馬帝國末代國王的子女。 在這里插句題外話,現(xiàn)在俄羅斯的國徽是一個金色的雙頭鷹,這個雙頭鷹也是東羅馬帝國的標志,當時的東羅馬帝國,地處歐亞大陸交界點,一面望著西方,另一面望著東方。認為自己是東正教正統(tǒng)的俄羅斯,肯定會把雙頭鷹的標志給繼承過來,也正好符合雙頭鷹望向兩大洲的寓意。 ![]() 資料圖:俄羅斯國徽 還有一個基督新教,它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就關(guān)系到了歐洲的宗教改革,中世紀以來,在歐洲羅馬教廷控制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有對《圣經(jīng)》的唯一解釋權(quán)。 當時的《圣經(jīng)》,都是以拉丁文寫的,因為拉丁文只有當時的神職人員才可以學習,所以老百姓們都看不懂里面的教條,這就給羅馬教廷忽悠歐洲百姓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當時的羅馬教廷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既得利益而隨意地解讀《圣經(jīng)》。 絕對的權(quán)力會帶來絕對的腐敗,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中世紀的羅馬教廷是非常非常黑暗的。為了騙取民眾的錢財,而不擇手段,最出名的事件就是出售所謂的“贖罪券”,他們宣揚人生來就有罪,死后會下地獄,如果你不想下地獄,那就拿錢來買“贖罪券”。 ![]() 資料圖:歐洲宗教改革的導(dǎo)火索 另一方面,羅馬教廷的腐敗做法,引來了很多人的不滿,當時便有一些人把《圣經(jīng)》翻譯成德語、英語,當時已經(jīng)有了紙張和印刷術(shù),就算普通人也可以買得起,看得懂《圣經(jīng)》了。很多人看完后就發(fā)現(xiàn)被羅馬教廷給忽悠了,于是就產(chǎn)生了激烈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使歐洲走出來愚昧、黑暗的中世紀,走向近代化道路的懷抱。這些宗教改革的人宣揚:每個人,只要信基督,就可以直接和上帝對話,不需要羅馬教廷作為與神溝通的中介。基督新教就這樣誕生了。 而我們本文的“主角”—清教徒便是新教的一個分支,所謂的清教徒就是要建立一個清潔的,干凈的教會。它們屬于新教里面最激進,左派的一個分支,與當時英國的主流新教有些分歧,而被處處打壓。 有了分歧后的清教徒為了避免被英國的壓迫而不得不隨著“五月花”號來到當時英國的殖民地北美大陸上,為了自己可以過上全新的生活而決定在此留居。 現(xiàn)在的美國正是由于當年的那批清教徒的留居決定而慢慢發(fā)展起來的,因為在此之前根本就沒有歐洲人在北美大陸上長期居住。所以說清教徒是美國的開拓者也不為過。 世間萬物只有不斷地學習,進步,才能有更好的發(fā)展,才能產(chǎn)生向上的階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