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散 【藥物組成】黃芪5份,附子4份,川芎3份,大黃、黃柏各2份,馬錢子、冰片各1份。 【適用病癥】 慢性前列腺炎。臨床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及余瀝不盡、尿后滴白,會陰部脹痛,或伴腰背酸痛,全身癥狀可有頭暈乏力、失眠等。 【用藥方法】上藥按比例配制,焙干研末,瓶裝密閉備用。常規消毒臍部及四周皮膚,然后取前列散10g,用75%酒精調勻,填入臍孔,外用麝香止痛膏固定,24 小時后取下。隔天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7天。共治療3個療程。 【臨床療效】 此方治療慢性前列腺炎 81 例,治愈(臨床男科病實用驗方癥狀消失,3次前列腺液鏡檢正常,B超檢查及直腸指檢基本正常)22例,好轉(臨床癥狀改善,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10個/高倍視野,卵磷脂>10個/高倍視野,膿細胞消失,B超檢查示及直腸指檢示輕度炎性改變)54例,無效(治療前后癥狀。檢查無變化)5例。總有效率93.83%。 【病案舉例】 項某,男,37歲。3 年前開始出現尿頻、尿痛,排尿后尿道口滴白,會陰部墜脹不適,腰骶酸痛,性功能減退,近半年來時有頭暈乏力。曾經微波、射頻、藥物局部注射等治療無效。前列腺液鏡檢白細胞28個/高倍視野,卵磷脂2個高倍視野;化驗:膿細胞(++);直腸指檢:前列腺I度腫大壓痛、表面有結節感;B超檢查:慢性前列腺炎。取前列散劑,每次10g,敷臍。1個療程后主要癥狀消失,唯余會陰墜脹感和頭暈、乏力、性功能減退。療程間隔7天后,依次進行第 2、3個療程治療,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前列腺液鏡檢、直腸指檢、B超復查均基本正常,性功能也明顯好轉。續服填精益髓、補腎壯陽中藥湯劑調理1月余,性功能恢復如常。 【驗方來源】高翔,劉偉,金賢為.中藥敷臍治療慢性前列腺炎81例觀察[J].新中醫,1999,31(3):14. 按:慢性前列腺炎的發病機制多為嗜食肥甘,釀成中焦濕熱,流注下焦;或房勞不節,腎氣虛衰,六淫之邪,乘虛入侵,日久則氣血瘀結,損及肝腎。其病在膀胱,其本在脾腎兩虧,其標為濕熱下注。治以補益脾腎、活血化瘀、清熱利濕為主。因前列腺解剖結構特殊,常規給藥途徑難以奏效,所以采用敷臍給藥。藥物敷臍療法有助于藥物直接透達病變區域,通過藥物不斷刺激穴位,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調整臟腑陰陽。治療同時需注意以下幾項:嚴格消毒,細致敷藥,束緊固定,及時觀察。如極個別患者出現頭暈,臍周皮膚過敏或水泡,需延長治療間隙。同時戒酒禁欲,飲食清淡,多飲茶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