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諺語,是廣大人民的智慧結晶和勞動總結。簡短精悍的俗語,具有指點迷津、警示的作用。 比如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就非常具有警示作用,是什么意思呢? ![]() 富不住大屋 ![]() “富不住大屋”主要包含有兩層意思: 1、財不可外露:過于炫富容易讓人惦記,招來橫禍,“人皆欲多積財,因多積財而喪命。” 在古代,制度條例不完善,草菅人命的事時有發生,土匪草寇遍地,他們的主要目標,就是一些有錢人。 都說樹大招風,古人說“富不住大屋”,是在警示告誡人們,有錢人不要住太大的房屋,否則容易讓他人惦記,引禍上身。 2、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現代人都喜歡敞亮的大房子,但以前的人為了安全,都認為房屋大小以適中為宜,不能過大。 首先,房子過大顯得空曠,讓人缺乏安全感。其次,堪輿學認為,房屋的大小和人體氣場存在緊密的聯系,房子太大,聚不住氣,失氣則傷身。 3、戒驕奢淫逸:古訓說“德本財末”,人一旦陷入貪財享樂之中,就容易走向墮落。為此,老祖宗從古至今都在告誡我們,要勤儉節約,切勿驕奢淫逸。 ![]() 窮不行遠路 ![]()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了,指一個人窮的時候,就不要到處跑,不要遠行。 古時候交通不發達,出行基本靠腿和牲畜。而馬、馬車一類的交通工具,都是富人的專屬,窮人只能靠雙腳走。 可見,在古代出遠門,舟車勞頓,是要花大錢的,耗大力氣的,所以對于一般的窮人家來說,應盡可能避免折騰。 另外,那個時代社會生產力落后,要面對各種潛在的野獸蟲害的威脅,還可能會遇到各種土匪強盜。 窮人家如果外出遠游,無依無靠,無人幫襯,又沒有錢財可以消災,真遇到什么事,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由此來提醒現代人,即便現在交通、通訊發達,自己也得做足了準備,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遠行賺錢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