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979年12月27日晚,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達魯拉曼宮外槍聲大作,夾雜著隆隆的炮聲…… 達魯拉曼宮也叫人民宮,阿富汗當時的最高領導人哈菲佐拉·阿明就住在里面。 今夜無月,風聲四起,硝煙彌漫,一支百人特戰隊用重炮轟開了宮城的大門。這支神秘的百人戰隊隸屬于大名鼎鼎的克格勃,他們來執行斬首任務。 ![]() 阿明極其排斥蘇聯,拒不接納莫斯科方面派遣大量軍隊入駐喀布爾,僅在當上國家元首104天之后就被莫斯科方面下令刺殺。 當晚,達魯拉曼宮先被蘇軍圍困三個半小時,克格勃多次對阿明進行勸降,但都遭到拒絕。 面對敵人的威脅,阿明的內心不斷掙扎——他是一位丈夫和父親,只要他在那頁文書上簽字同意,他和家人就可以活下去。令人遺憾的是,他是一位胸懷大志、不肯屈從于敵人的民族主義者。 失去耐心的蘇軍指揮官最終下令強攻,這支火力強大的特戰隊僅耗費20分鐘就攻破了宮門。阿明與他的4位妻子及24名子女全部被刺殺,僅有一個女兒受輕傷僥幸不死。 ![]() 這位著名領導人就這樣在頃刻間被斬首,后續影響非常深遠——引爆了歷時10年之久的阿富汗戰爭,也改變了周邊國家未來十年的生存環境。 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讓本就很不穩定的阿富汗徹底爛成了篩子。戰亂讓平民們陷入無盡的恐慌和貧窮之中。 引人深思的是,斬首行動之后,當時的蘇聯當局不僅沒有獲得預期的收獲,還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 那么,阿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作為國家元首,他為什么會遭到刺殺? 01 他用知識武裝自己阿明出生于一個普通知識分子家庭,他自幼聰明,是個學霸。大學畢業后,他當了一名中學教師,沒過幾年就當上了校長。 再后來,他被母校喀布爾師范學院聘請為教員。在家鄉的親朋看來,未來的阿明必定會成為一位學識淵博、受人尊敬的大學教授。 然而,讓大家意外的是,阿明并沒有留在象牙塔里教書育人,而是去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繼續進修。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深受啟發。 幾年之后,他自海外學成歸國,擔任了母校喀布爾師范學院院長一職。 但這一次也沒等多久,三十一歲的阿明再次回到哥大讀博,同時在威斯康星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 ![]() 這位學霸的人生仿佛開了掛,一直在不停“折騰”,就這樣一路走到了頂峰。 第二次留美學習之后,他開始顯露出對政治生活的濃厚興趣,頻頻參加留美學生圈子的政治活動,最終于1965年被美國驅逐出境。 再次回國后,阿明踏入了仕途,并加入了剛成立不久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 金子,總會發光的。能力突出的阿明很快就受到了領袖塔拉基的賞識,被后者納為門生,并調到身邊擔任高級助手。 少年智則國智,讀書能夠幫助青少年改變自己的人生,那些鼓吹讀書無用論的人不是蠢,就是別有用心! 弗萊明就曾這樣說過:“不要等待運氣降臨,應該去努力掌握知識。” ![]() 02 坐火箭上位有了老師塔拉基的帶領和提拔,阿明仿佛坐在了火箭上,“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很快進入了核心層。 兩年后,他當選為議員,他的一些思想傾向也開始展露出來:主張革新,消除舊的腐朽制度,反對資產階級。 當時在臺上的是達烏德,這位領導人上臺后,做派大改,開始打壓起以前的盟友,塔拉基等人就是重點對象。 這是一場根本立場上激起的對立,塔拉基也早就在計劃著推翻達烏德,但由于后者大權在握,需要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 ![]() 1978年4月,阿富汗的一位重要思想家暴斃而亡,民眾將這筆賬算到了達烏德頭上,對其十分不滿。達烏德錯誤地下令進行鎮壓,并下令四處搜捕塔拉基等人。 落于下風的塔拉基趕緊召喚下屬們到一起進行密議,卻在會議結束快要結束時,被達烏德派來的憲警隊一鍋端。幸而,阿明因為其他任務,沒有參會,也就躲過了抓捕。 在講述故事的下一個情節之前,讓我們來看看阿明在此前的幾年都做了一些什么準備。 從1973年開始,阿明懷揣秘密目的,進入屬于達烏德陣營的軍隊工作,一干就是五年。他利用高明的手腕和能力,發展了一大批青年軍官,做好了武裝奪權的準備。 ![]() 他將這件事完成得非常出色,不但超額完成了塔拉基交代的任務,還積累了可觀的人脈。 在被追捕的關鍵時刻,阿明以往鋪陳的關系網發揮了重要作用——負責搜捕的帶隊警官奧馬爾與阿明早就熟識。更重要的是,奧馬爾的立場很不堅定。 在騎墻派奧馬爾看來,阿明沒有參加秘密會議,應該不知道塔拉基等人的計劃,于是只將阿明軟禁在家中,并沒有對其進行審問。 事實上,阿明怎么可能不知道整個計劃? 到了這個時候,他成了人民民主黨碩果僅存的領導人。為了穩住看守他的警員,阿明假裝毫不知情,拿出自己珍藏的茶葉招待奧馬爾等人。 ![]() 警員們經過了一夜的搜捕,早已筋疲力盡,阿明這么給面子地招待,奧馬爾順勢接受。 一群人開始在阿明的家中喝茶、休息,直到5個半小時之后,天終于亮了。奧馬爾將阿明帶走,關進了監獄。 在這關鍵的5個半小時之內,阿明找了個機會,悄悄將行動計劃交給了兒子帶了出去,交給了起事的軍官。 在這個事件中,阿明力挽狂瀾,讓所有人民民主黨人對其感恩戴德。 在救出同黨之前,阿明孤軍奮戰,在喀布爾電臺指揮前線戰斗。他在一周的時間內,每天高強度工作近20個小時。 ![]() 終于,在4月27日晚上,阿明的部下帶兵沖進了總統府,俘獲了達烏德。后者拒不投降,阿明下令將其全家殺害,同時大肆屠戮被俘或投降的前軍政高官和士兵,史稱“四月革命”。 阿明的政治地位隨后水漲船高,到了1979年3月,阿明已經位居副主席之職。 03師徒反目成仇遠在“四月革命”之前,塔拉基早已與莫斯科方面達成默契。他一直都是忠誠的親蘇派,主張走比較溫和靈活的路線,努力擴大民眾的支持。 與之截然不同的是,阿明接受過西方高等教育,反對專制、崇尚民主自由,是堅挺的鷹派人物,堅持走強硬路線,主張對反對派實施“一刀切”地嚴懲和鎮壓。他有著強烈的政治野心和權力欲,這一點,從他不甘寂寞地從教育系統轉入政黨爭斗中來即可知曉。 ![]() 阿明完全具備一個高明政客的城府和心智,在協助塔拉基清洗異己的過程中,他利用自身便利條件,努力擴大自己的勢力,在人民民主黨內樹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對師徒的政治理念不同,在權力的道路上愈行愈遠,開始互相攻訐和算計。 在阿明的眼里,自己的老師和伯樂已經成了實現理想的絆腳石——既然它不讓路,那就將它搬開! 塔拉基處處仿照蘇聯模式,沒有考慮到實際國情和宗教文化傳統,引發了大多數人的抗議。阿富汗國內一時烽煙四起,暴動和騷亂無處不在。 阿明掌權后,首先指揮軍隊很快就平定了叛亂,但他殺性太重,下令殺了上千名無辜平民。 ![]() “四月革命”的次年,也就是1979年,阿明先是迫使塔拉基辭去了總理職務,后又迫使后者辭去國防部長職務。這樣一來,塔拉基就被徹底架空了,只剩下“精神領袖”這個虛名。 成功平息叛亂之后,阿明的聲望再次上升一個臺階,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支持。他終于登上了渴望已久的最高寶座。 阿明太著急了,急于一展抱負,大肆排除異己,將很多親蘇派官員驅離崗位、流放出國。 塔拉基沒能預料到的是,自己一手培養的得意門生會反噬一口,甚至已經危及到他的身家性命。 大權旁落的塔拉基并不甘心,借著在日內瓦參加完不結盟首腦會議的機會,秘密地去了一趟莫斯科。 ![]() 基于阿明的表現,他在蘇方的眼里就是一個極端的民族沙文主義者,勢必會影響蘇方在阿富汗的利益。所以,莫斯科方面決定幫助塔拉基奪回權利。 當年9月,塔拉基回國后開始秘密部署除掉阿明的計劃。 那么,塔拉基有沒有成功呢? 03后浪擺平了前浪我們不得不佩服阿明的手腕和權謀技巧,他早已讓塔拉基的衛隊長暗中倒戈。 塔拉基密謀除去阿明的時候,這位衛隊長就告了密。 塔拉基手下的情報頭子薩爾瓦里業務能力很強,很快就偵知了阿明要反制的計劃,匯報給塔拉基。 ![]() 當秘密不再是秘密的時候,往往會反噬設計的人,就看誰更加技高一籌。 塔拉基于是以開會的名義,召見阿明,指責他陰謀篡權,阿明矢口否認,反過來指責塔拉基密謀暗害他。雙方拍桌子大吵一架,但因為阿明已經大權在握,塔拉基拿他沒有好的辦法,只好暫時忍氣吞聲。 當年9月,阿明為防不測,進一步解除了塔拉基一派3名部長的職務。塔拉基拒絕簽字。雙方徹底撕破了臉皮。 塔拉基在蘇方的暗中支持下,準備逮捕阿明,如遇抵抗,當場擊斃。而阿明也早已做好了決戰的準備。 9月14日下午,塔拉基以開會的名義通知阿明前往人民宮。 ![]() 阿明知道是計,斷然拒絕出席會議。他在電話中挑明——我全都知道了!(衛隊長塔倫提前泄密) 塔拉基于是請出蘇聯大使普拉諾夫作保,讓阿明前來參會。阿明勉強答應——他深知,在強大的克格勃面前,需要暫時服軟,以圖保全性命。 為了自保,阿明調集了部隊,將人民宮團團圍住。當晚,阿明帶了8名衛士前往赴約。當他們走到大門口時,警衛突然開火,阿明卻成功逃脫。 阿明回到駐地后立即反攻,很快就攻破了人民宮。塔拉基受重傷被俘,被阿明派人關了起來,后者的重要親信大多被捕,其余的都被嚴密監視起來。 阿明隨即致電蘇聯大使普拉諾夫,兩人密談兩小時,最終達成了一致。 ![]() 04滅門之禍蘇方承認阿明上位,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當時阿富汗只有少量蘇聯駐軍,打不過阿明。 10月10日,阿明授意《喀布爾時報》刊登了塔拉基病逝的短訊。 而事實上,塔拉基早在10月8日就被三名近衛軍官用枕頭活活悶死了。 之后不久,手握大權的阿明開始公開對蘇方干預內政表示不滿,指出國內的游擊隊叛亂與蘇方有密切關系。他召見普拉諾夫并提出警告,揚言要效仿埃及的薩達特總統,做出驅逐蘇方人員的決定。 為了在輿論上占得優勢,阿明讓外交部長于10月16日公布了普拉諾夫策劃謀殺的真相。 1979年12月初,蘇聯意圖增派軍隊,被阿明拒絕。 ![]() 阿明為了削弱克格勃的控制,下令全面改組了秘密警察組織,成立了新機構,任命侄子為負責人,還讓他的兄弟們出任4個省的保安首腦。 另一方面,阿明意圖改善與美國的關系,以抵制蘇聯的控制,為此兩次主動會見美國代表。 蘇方終于決定對阿明采取行動。12月底,蘇軍包圍了喀布爾,并向阿明下達最后通牒。阿明堅決不從。 12月27日晚,蘇軍第154獨立特種兵一個連隊攻入達魯拉曼宮。阿明指揮衛隊拼死抵抗。 早在當天下午,克格勃就以檢修通訊設備故障為名,進入喀布爾電話局,截斷了達魯拉曼宮與外界的一切電話聯系,只留下通向蘇聯大使館的一條專線。 ![]() 阿明與外界失去了聯系,無法打電話調兵,只好寫了兩封親筆信,讓兩名侍衛翻墻求援。 不料這二人剛一翻出院墻,就被克格勃俘虜了。在專業特工的嚴刑拷問之下,他們很快就供出了阿明的突圍方案,還繪制了達魯拉曼宮內外詳細的建筑結構和防御布防圖。 因此,克格勃只憑一個連隊就讓阿明的衛隊傷亡大半。 蘇軍的帕普金中將徹底失去了勸降的耐心,帶人進入達魯拉曼宮三樓談判。雙方越談越緊張,阿明大怒,將蘇聯人趕下了樓。 阿明命令下屬抓住帕普金與4名隨從作為人質,但衛兵開槍時卻失手將帕普金擊殺,讓阿明失去了討價還價的最后資本。 20分鐘后,達魯阿曼宮的大門被9輛步兵戰車轟開,蘇聯人取出一份文件交給阿明,讓他同意“邀請蘇方出兵”。 ![]() 阿明瞥了文件一眼,自知已回天無力,憤而將信撕得粉碎。 一陣槍響過后,阿明與他的4名妻子、24名子女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 結語阿明以鐵腕治國,卻只在位104天。他一方面急著趕走蘇聯人,一方面大肆清洗塔拉基的支持者,為此不惜人命。大清洗使得叛亂四起,內憂外患。雖然被他平定下來,但耗費了大量的國力,使得社會動蕩,人心難安。 阿明的死亡引爆了阿富汗戰爭。 ![]() 從內部來看,這場戰爭帶來了高達210億美元的巨大損失,導致國內的經濟發展停滯不前。而從外部來看,這場不義之戰讓蘇聯與多個西方國家的矛盾升級,國際地位隨之一落千丈。 這場漫日持久的戰爭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蘇聯解體,一切從阿明死后開始。 在阿明生前,阿富汗未能富強獨立,但他的死卻導致阿富汗局勢徹底崩壞,間接把蘇聯推上了解體的道路,頗有黑色幽默的意味。 ![]() 參考文獻1. 《世界政治家大辭典》編委會《世界政治家大辭典》(上冊)人民日報出版社 1992年:第35~36頁 2. 《各國事變大史典》編委會.《各國事變大史典——世界政變兵變總覽》(上).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634~640頁 3. 蘇聯特種兵處決阿明內幕 4. 瓦哈卜、揚格曼 著,楊軍、馬旭俊 譯《阿富汗史》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0年:第六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