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類似這樣的人,待人熱心還好客,剛接觸不久就能跟你走的很近,讓你感覺到特真誠,心里甚至還想著,怎么不早點遇上呢?生生有種相逢恨晚的感覺。她時不時的會請你吃飯,回趟老家或者別人給寄了點特產,都能想到你,很多時候就算沒有特產也動不動就說:我做了好吃的,你要不要來啊。這樣的人應該很招人喜歡,人緣很好吧。 記得剛開始跟她同事的時候,我確實挺認可她的,給我的印象是文化不高,但人很樸實熱心,看我容易上火,還送我兩盒清火丸,讓我頓感溫暖。后來就漸漸熟悉了,她有什么事也都愿跟我說(當然大都是她自己的情感瑣事,再有就是公司的內部人員之間的八卦,她比我來的早,知道的比我多,有了她的報料,我知道了很多表面上看不到的一些事情,雖然我并不喜歡聽這些沒有營養的垃圾信息,但一是礙于面子不忍打斷,二是覺得她把對我真誠,因為每次說過之后,她都很嚴肅的交代:千萬不能跟別人說,我是把你當自己人,這樣一來我覺得我在她心中的份量驟然升高,我要是泄露出去了,那真不地道)。 她常有事要我幫忙,當然這么好的關系我也都全力以赴,就這樣我成了她隨處介紹的閨蜜。說實話,一開始我也樂意她這樣介紹,畢竟在一個初來乍到的地方,能有個人愿意靠近自己,起碼不那么孤單。有段時間她天天跟我說經濟陷入了困境,雖然沒直接開口,但我還是主動借錢給她周轉。當然,后面她也把錢還給了我。 隨著公司發展壯大,來了很多的新員工,我們也都更忙了,私下聚的時間也更少了。卻常聽到她又跟誰成了閨蜜,又請了誰去家里吃飯,雖然有的時候會有點失落,但又覺得是不是自己太小氣了才會心生不適。畢竟,人家是對的,又熱心又好客,每一個眼神和表情里都有著不容懷疑的真誠。可就是會不舒服,不知道問題出在哪?特別是聽到我幫她死守著的一些秘密,這個也知道一點,那個也能說一二的時候,就更反感了,更不愿意靠近。 后來發生的很多事情證明了問題就是因為她太熱心,太善于交際。而這所有的熱心背后都有著她超強的目的,你能接受明碼標價的交易,卻接受不了這種打著情感幌子的交易。她沒什么文化,但是很聰明、很聰明、很聰明!(請注意我用了三個聰明,而且都用到了很,可見有多聰明)可悲的是驗證了那句老話:聰明反被聰明誤! 不管遇上什么樣的困難,她都有足夠的韌勁和方法去克服,自己做不到那就借別人的力量去做,你會覺得以她的文化和見識能有這樣的成就,就算是耍點心眼有點手段也都理解,也正常,做什么都情有可原,都不應該計較,所以千萬別去責問她,因為她的臉上始終掛著招牌式的微笑。你有理由去置氣嗎?找不到。人家一個微笑,發個嗲,立馬一大堆人屁顛兒屁顛兒的往上湊呢?你會忤在那里,除了搖頭的份一句話也說不上來。然后你就不想和她交心了。 開始我以為是自己太天真無知了,(雖然這是事實,但還是不太承認)不順應世態,學不會這是生存之道,還相信有純粹的友誼,后來一想,不對啊,即使我不靠近她,也沒見誰和她走的長久交心啊。難道是嫉妒?不,不,不,因為我到現在想起她眼前還是曾經滿滿的美好回憶。到底是因為什么?直到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一直跟隨她的一個人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問題,即將面臨失業。
一個人,與另一個人建立聯結,需要的是:讓真實的“我”,與真實的“你”,真正的互相看見。在這個過程中,不作評判,不下定義,不指責別人,不逃避問題,不狂飚道理,才能達成良好的溝通。 如果始終只有自己沒有別人,那別人對你有價值的時候就會去巴結,一旦沒有價值或不如所愿時就會指責和抱怨,說三道四,而聽的多了,自然會想到:你會在我面前這樣說別人,是不是也會在別人面前這樣說我?長期如此總會讓人不舒服,難以走近,更別談交心了。 其實在中國農村也很多類似的人,剛一接觸感覺那人特別熱心純樸,具有親和力,讓人沒有壓力,不用偽裝,很快就能打成一片,天天東家長西家短,跟這種人在一起,你就算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能對周圍的人事一清二楚,時間一長就會讓你避而遠之,話傳的越多,人心越散,表面上看著你跟誰都很熱絡很“知根知底”,喜歡拉幫結派,但沒有凝聚力,再多人走在一起,也充其量算是團伙,有心的相交才稱得上團隊。 這些人能贏得短暫的“交心”靠的就是販賣自己的隱私,再出賣別人的隱私,而很多人就是有個通性,喜歡聽隱私,喜歡窺探,之所以感覺忙,時間不夠用,試問下我們又浪費了多少時間在這些與己無關的事情上,這些負能量帶給了我們多大的阻礙,耗費了我們多少的精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