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暴動] 1928年1月12日,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部隊,智取宜章縣城,舉行“宜章年關暴動”,揭開了湘南起義的序幕。此時黃埔軍校畢業(yè)的共產黨員唐天際(唐時雍)受中共長江局派遣正在家鄉(xiāng)安仁從事農村革命工作。他在宜章年關暴動的鼓舞下,積極開展革命工作,迅速恢復了農會、成立了華王黨支部,以華王鄉(xiāng)曹巴沖、豬婆垅為基地,組織一支40余人的武裝隊伍。2月15日,華王地區(qū)數千名農民在唐天際的領導下,手執(zhí)梭鏢、鳥銃、大刀、長茅,高舉著大革命時期繡有犁頭會徽的紅色農民協會會旗,從四面八方涌入華王廟街上財神殿前舉行暴動。暴動起來的農民,分別由唐德慶、唐德寅、唐冬發(fā)、唐楚材等人率領,當天攻打耒陽上架大土豪惡霸陳培之。陳培之攜其家眷聞風逃走,暴動農民在陳家殺豬宰羊,開倉分糧。以后接連幾天,暴動農民在華王周圍打下十幾家土豪,沒收30多戶土豪劣紳的財產。2月26日,安仁縣第一個區(qū)蘇維埃政權——第三區(qū)(華王)蘇維埃政府正式成立,并組建區(qū)蘇維埃政府農軍,下設三個中隊,唐天際親自帶領農軍由西向東村村推進,擴大暴動區(qū)域。3月1日,曾任安仁縣教育局局長的侯岳生領導安仁縣龍海塘農民暴動,附近17個鄉(xiāng)近千名農民參加暴動,暴動隊伍編為10個農軍中隊。當晚,湘南特委派遣文干周與唐天際、侯岳生等在龍海塘龍華庵召開會議,討論安仁全縣暴動的組織領導與行動計劃。3月4日,龍海塘區(qū)蘇維埃政府成立, 17個鄉(xiāng)也相繼成立蘇維埃政府。3月16日,龍海塘10個農軍中隊800多名農軍,會同曹鈞、許魁(許郁)負責的永興縣赤衛(wèi)軍和文鑒周、曾木齋負責的耒陽縣第九區(qū)農軍共1000多名農軍,進軍安仁縣的承坪、平背、安平一帶;華王區(qū)農軍會同耒陽部分農軍進軍安仁縣的靈官、南坪、宜陽一帶;耒陽導子區(qū)赤衛(wèi)隊大隊長王烈率部分農軍進軍安仁縣的洋際一帶。當天,安、永、耒三縣1800多名農軍攻打安仁縣的安平司,與縣城開往安平司的國民黨軍遭遇,農軍傷亡甚重,第一次攻打安平司不勝而退。3月17日,茶陵縣人譚家述率領游擊隊和農會積極分子從安仁豪山的譚灣奔襲關王廟,搗毀高坊鹽卡,繳獲長槍4支,發(fā)動豪山、關王等地的群眾暴動。3月18日,安、永、耒三縣農軍再次攻打安平司,從攸縣趕來的國民黨魏鎮(zhèn)藩團江儀聲營,在安平司的華蓋洲和平背的蒼山之地,用一個機槍連的火力,集中掃射三縣農軍,當場犧牲100多人,二打安平司仍未取勝。就在同一天,國民黨縣城警備隊乘機偷襲了華王區(qū)蘇維埃,劫走被關押的土豪劣紳。 [朱德率部挺進安仁] 1928年3月26日,唐天際、唐德寅、黃秋喜、唐崇開、唐冬發(fā)等共產黨人赴耒陽驁山廟,向駐扎此地的朱德匯報安仁暴動情況,請求朱德派主力部隊支援。27日,朱德派陳道明部第三營隨唐天際等向安仁進發(fā)。28日,這支湘南起義主力從華王向安仁縣城進軍,與此同時,國民黨縣常務隊悄悄地從南坪的南雷廟向華王的石頭坳進發(fā),妄圖再次襲擊華王蘇維埃政府。陳道明的第三營得悉后,從華王大塘兵分兩路圍殲國民黨縣常務隊,當場擊斃8人,在追殲國民黨安仁縣常務隊時,沿途群眾紛紛起來響應,幾千農民手持梭鏢,鳥銃、木棍等與第三營會合一處。駐防在安仁縣靈官廟、雙排山的國民黨江儀聲營不戰(zhàn)自潰,丟下數十支長槍逃回縣城,當湘南起義部隊第三營追至縣城永樂江南岸時,江儀聲營忙拆毀浮橋,用機槍封鎖渡口。唐天際、陳道明率三營后撤,至黃泥鋪隱蔽起來,意在引蛇出洞,愚蠢的敵人果然上當,江儀聲派出一個連的兵力過河尾追過來,當進入黃泥鋪地界時,伏兵四起,湘南起義部隊第三營和安仁暴動農軍在唐天際、陳道明帶領下全殲了這個連。然后撤至華王廟,迎接朱德率領的部隊。駐守縣城的國民黨江儀聲營剩下2個連的兵力,他們拒聽縣長周一峰的勸告,連夜逃回攸縣縣城。周一峰見狀,4月1日連滾帶爬逃到衡東草市去了。 3月29日,朱德、王爾琢率湘南起義主力工農革命軍一師由耒陽進駐安仁縣華王廟。林彪所部一營住在華王大塘灣;袁崇全所部二營住華王廟墟;陳道明所部三營住石壁垅;朱德和王爾琢隨二營住華王廟趙家祠。30日,朱德率部由華王廟出發(fā),沿靈官廟、雙排山、荷樹、楓樹下、龍源進軍安仁縣牌樓的神洲河山口鋪。沿途,朱德親自召開群眾大會,講述革命道理,號召農民起來革命。在山口鋪宿營時,朱德對部隊進行整軍,規(guī)定:“革命軍隊要注意政策,不準亂燒亂殺,不準打罵士兵,不準騷擾老百姓;買賣要公平,少給錢不行,不給錢是犯罪;繳獲財物要分給窮人,繳獲的金錢要上交歸公。”在朱德進軍山口鋪的當天,龍文叢、蕭祖揚、池福生、盧南田、劉斌、唐虞等人率領縣城近郊農軍燒毀縣衙門,打開監(jiān)獄,放出被關押的革命同志,并且組織20多條木船在縣城永樂江上各渡口迎接工農革命軍。4月1日,朱德為擴大湘南起義的革命影響,沿龍源、楓樹下、荷樹經耒安公路向安仁縣城挺進,各路農軍手執(zhí)梭鏢、大刀、鳥銃隨朱德部隊浩浩蕩蕩進入安仁縣城。4月2日,全縣上萬軍民在縣城南門洲上隆重集會,成立安仁縣蘇維埃政府,根據朱德的提議,唐天際當選為安仁縣蘇維埃政府主席。會后,縣蘇維埃政府審判處決李桃子等8名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是日晚上,朱德在安仁縣城其住處轎頂屋召開安仁縣黨政干部會議,將中共安仁縣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改組為中共安仁縣委員會,補充軍事委員唐天際;組織委員龍文叢、唐德寅;宣傳委員唐德絲、彭八鸞。在縣委書記徐鶴未到任時,由唐天際主持黨政全面工作。 1928年4月3日,唐天際按照朱德關于推動攸南暴動和聲東擊西的指示,與龍文叢、蕭祖述、劉斌等率領3000農軍,分東路、中路、西路軍向北進發(fā),攻打攸縣。駐扎攸縣縣城的羅定警衛(wèi)團和魏鎮(zhèn)藩教導團得知朱德部隊來攻后,驚慌棄城向衡陽方向逃跑。4月4日凌晨,安仁農軍順利進入攸縣縣城,當天,即從攸縣返回安仁。 [安仁農軍奔上井岡山] 1928年4月4日晚,朱德在住地轎頂屋主持召開安仁縣黨政負責人會議,研究工農革命軍的轉移和黨組織如何領導群眾堅持斗爭、開展土地革命及應變措施。4月5日,朱德率領湘南起義主力工農革命軍撤離安仁,沿永樂江而上奔赴井岡山。 4月7日國民黨湘南“剿匪”司令李朝芳指揮兩個團的兵力,分3路由耒陽的東湖、坪田和衡東的草市向安仁反撲。而來,唐天際、龍文從等按照朱德的安排,完成監(jiān)視、警戒任務后,于4月8日率領安仁縣蘇維埃黨政機關干部和部分赤衛(wèi)隊員300余人,打著“安仁工農革命軍”的旗幟,擺脫李朝芳部的追擊,轉入山高、林密、路險的排山鄉(xiāng)大源沖,翻越鳳仙坳后,沿茶陵界首、安仁羊腦向酃縣(炎陵縣)潘家墟挺進,4月下旬在酃縣沔渡趕上朱德主力部隊,28日,開赴江西礱市。5月4日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與朱德率領的湘南起義部隊在礱市西面的河灘上召開勝利會師大會,安仁300多名工農革命軍編入紅四軍。留守在安仁的部分工農骨干,在國民黨的血腥鎮(zhèn)壓下,仍然堅持革命,隱蔽下來進行游擊斗爭 |
|
來自: 烏鎮(zhèn)看看 > 《紅色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