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比較古老,也很傳統,人們都有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甚至十分的迷信,而且這些思想一代代的傳承了下來。我國古人最看重的就是風水的問題,無論做什么事情的時候都會想到風水的問題,比如修建房屋的時候就需要請來風水先生,修建陵墓的時候也需要找風水先生尋找風水寶地,這樣不僅有利于家庭,而已有利于后代子孫。 我國有句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句俗語中就說明了風水的問題,那么有一個疑問,這句俗語中的名堂指的是什么呢?播米指的又是什么意思?今天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教給我們什么樣的道理。 首先明堂如播米,其實這句話中有很大的夸張成分,以這樣的方式警示后人怎樣去做事,這句俗語當中的名堂是什么呢?其實在《木蘭辭》中就有關于明堂的詩句“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坐明堂值得就是一種建筑,在書中指的是皇帝的寶座,研究國家大事情的地方,因此明堂就相當于我們家的客廳。 其實關于明堂這個稱呼來源是比較早的,出現在先秦時期,方子的難免是明堂,我們住的房子基本上都坐北朝南的方向,因此明堂需要安置在房屋大門前面的空地,這樣才是最好位置的名堂,在古代人的心里這也是聚風聚氣的好位置。 這樣一來名堂一個是我們家的客廳,還有一個就是門前,這兩個地方都是名堂。不過在古代社會富裕人家對明堂還有一定的稱呼和安排,比如大明堂,中明堂,或則會小名堂。古代人的房子都比較大,因此就有外明堂和內明堂之分。 大明堂自然就是門前的地方,而中明堂和小明堂就是客廳,而門外就是外明堂,客廳是內明堂。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古代人對生活是多么的講究,很看重風水的問題。那么“播米”指的又是什么呢? 其實這個也是很好理解的,我們都知道古代人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就是農業生產,而播米也是人們篩選糧食的一種方式和過程。因為米里面有沙子,或者稻殼之類的,需要把米和稻殼隔離開,于是就用一種簸箕進行篩,這樣就可以把雜質分離出來。 其實這種方式我們在小的時候是經常看到的,尤其是住在農村的孩子,每次秋收的時候父母都會在院子里篩選谷子,把好的挑出來,不好的放到另一側。而這句俗語中的播米指的是雜亂,骯臟,而“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就是說自己家的門前或者客廳都不干凈,看起來骯臟凌亂,毫無章序,那么這樣的家庭怎么會富裕起來呢? 家是我們唯一的依靠,也是溫馨的港灣,在外面勞累一天之后希望回到家是干凈衛生的,整潔的,這樣心情也會很好,相反家里十分的臟亂,盡到家里都沒有下腳的地方,心情自然就一落千丈,忙碌一天之后還要面對這樣的環境心里怎么能高興呢? 所以古代人是很講究明堂干凈整潔的,很多大戶家庭都會有專門的仆人進行打掃,尤其是明堂這些地方需要更加的干凈衛生,當家里來客人的時候一看就知道這個家庭干凈利索,對這樣的家庭也會生出幾分好感,也代表這個家庭的主人是勤勞的人,熱愛生活。 相反一個不干凈的家庭,當來客人的時候也會沒面子,而客人嘴里不說,心里一定會在嘲笑這個家庭,甚至會子外人面前宣傳,長時間下來就會使人們瞧不起這樣的家庭。從風水方面講明堂可以藏風聚氣,招財納福,理應保持干凈整潔,如果如播米,那么就有違先輩的祖訓。 干凈的環境對于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需要人們去努力,畢竟干凈的環境離不開勤勞的人,而且也要保護環境,保持干凈,這樣才能提高生活質量。一個勤勞的家庭自然是干凈的,這樣的人家每天都會好好的工作,長期下去自然會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寶貴的財富。 相反一個臟亂差的家庭代表這個家庭的主人很懶惰,自己住的地方都不能保持干凈,那么在外面工作的時候又怎么可能盡心盡力呢?而且懶惰的人是不愿意吃苦的,總想投機取巧,短時間是沒問題的,如果是長期下去家庭自然越過越窮,甚至也會影響到后代,會使日子越過越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