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大家應該不陌生,但是你真的了解嗎? 日常生活中的大家所說的“洗牙”,在臨床上,我們稱之為“齦上潔治術”,是通過專業的潔治器械去除齦上牙石、菌斑和色漬,并且磨光牙面,以使延遲菌斑和牙石再次沉積,最終達到牙齦炎癥完全消退或明顯減輕的目的。 很多人會疑惑,為什么每天都在認真刷牙,醫生還建議“洗牙”? 讓我們聽聽口腔科醫生怎么說? 牙石是什么? 牙石是沉積在牙面或修復體上的已經鈣化的菌斑及沉積物,由唾液或齦溝液中的礦物鹽沉積形成。牙石形成后不能用刷牙的方法去除,同時表面覆蓋大量菌斑。這些細菌會引起牙齦炎、牙周炎、出血、口臭,最終引起牙齒松動,甚至脫落。 什么時候需要“洗牙”? 當出現口腔出血、牙齦萎縮、牙縫變大、牙齒移位、口腔異味的時候,建議去??频目谇婚T診檢查,如果確定是由牙石引起的,那就需要“洗牙”了。一般可以6-12月進行一次口腔常規“洗牙”,洗掉牙面上的菌斑和色素,會讓牙齒更美觀,更重要是可以去除牙石,延緩新的牙石生成速度,預防牙周病,讓您的牙齒更加健康!同時順便做一次口腔檢查,及時發現牙齒的隱患,早發現,早治療。 通常我們所說的“洗牙”,是齦上潔治術,主要是針對牙齦以上看得見的部位進行清洗。最常見的是超聲潔治,就是讓潔治器產生高頻震動,把牙結石震下來,并噴水沖洗。如果牙結石比較大,醫生可能會手動用器械刮除,最后拋光牙面,在齦溝內放置藥物。 關于“洗牙”的一些常見疑惑 1、很多人會覺得“洗牙”后牙齒酸軟? 牙石清除后,牙齒重新暴露在外界,面對冷熱酸甜刺激,會出現暫時的敏感,如果牙齒本身沒有嚴重的牙齦萎縮,只需在“洗牙”后盡量避免接觸過冷的、過熱的、過酸的食物,使用抗敏感牙膏刷牙,一般1-2個星期就會慢慢消失。如果對冷刺激特別敏感,潔牙前一周可以開始預防性使用抗敏感牙膏刷牙。 2、“洗牙”出血? 牙石刺激牙齦發炎、腫脹,在去除牙石過程中會有出血現象,治療過后牙齦的炎癥會漸漸好轉,恢復健康。 3、“洗牙”會讓牙縫變大? 因為“洗牙”前,大量的牙石塞在牙縫,讓人產生牙縫小的錯覺,在清除牙石后,牙齦炎癥減輕、消腫,會使人感覺牙縫變寬。實際上并不是“洗牙”引起的牙縫變寬,而是長期不洗導牙齦退縮、牙槽骨吸收引起牙縫越來越大,越來越深。 4、牙齒會越洗越松嗎? “洗牙”后如果出現牙齒松動,并不是“洗牙”本身所導致,而是因為牙周炎。長時間的牙周炎會讓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導致牙齒松動?!跋囱馈鼻暗难朗駣A板一樣暫時把牙齒“固定”住了,去除牙石后,這種“固定”消失,感覺牙齒變松??蓜e覺得這種“固定”是好事,只會讓牙周炎逐漸加重,牙槽骨增多,牙齒變松,最后脫落。 5、“洗牙”會傷害牙齒? 只要是在正規醫院,醫生會合理應用超聲、噴砂潔牙器械,是不會傷害牙齒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