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開頭 難復的股骨轉子間骨折,一直是創傷骨科工作中的難點,2017年,筆者團隊凝練了臨床工作后,發表文章《難復性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分型與治療》(以下簡稱“分型2017”),得到了同行的認可。 ![]() 對于難復性股骨轉子間骨折診治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這種類型的損傷既然稱為“難復”,那么復位就是其中的關鍵點。“分型2017”針對的是骨折的形態學,我們一直在考慮,如果換一個角度,以復位的方式方法作為著眼點,是不是更直接呢。這就是《難復性股骨轉子間骨折的2021分型與復位技巧研究》這篇文章的立意所在。 ![]() 我們將難復性股骨轉子間骨折分為2型(稱為“分型2021”):Ⅰ型交鎖型和Ⅱ型分離型,Ⅰ型交鎖型,根據交鎖的位置又分為3個亞型:ⅠA型矢狀位交鎖、ⅠB型大轉子交鎖和ⅠC型小轉子交鎖。Ⅱ型分離型,根據嚴重程度再分為4個亞型:ⅡA型矢狀位分離,ⅡB型冠狀位分離,ⅡC型旋轉分離,ⅡD型完全分離。復位技巧附在每個分型之后并有相應的臨床病例。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做了分型的手繪。(部分如圖) ![]() ![]() ![]() 彩蛋 兩篇文章相隔4年,關于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研究在不斷地深入,慨嘆創傷骨科進步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歲月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 我和紀方教授,由于工作需要,已經改換到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湯洋就是新單位的新同事;張欣已經是骨科疼痛專業方向的教授,仍然做著和骨科相關聯的工作;丁文彬從住院醫師成長為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了;王光超、丁晨、劉康順利的研究生畢業,走上了骨科的工作崗位;賀倩蕓博士成為了腫瘤科醫生,而且當上了媽媽;迪力夏提是新的研究生,出色的繪畫技術給“2021分型”增色不少。 慶幸大家對骨科的熱衷從未減退,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大家仍然會為改善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診治而努力,會有更多的成績展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