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破不堪的街頭,一位孕婦步履蹣跚,艱難地移動前行的腳步。即將臨盆的她,顧不上肚子里孩子,手蹬腳刨地抗議,無奈又驚慌地跑著。 但是體弱的她,還是沒能躲避日寇的殘殺。兇殘的日本畜生,用刺刀劃破孕婦的肚子,挑出還沒出生的孩子。 可憐的孩子,尚未感受到這個世界的陽光,就這樣被刺死街頭,成了日寇炫耀的戰利品。這慘絕人寰的一幕,不是電影,不是小說。而是1938年的南京街頭,真實發生的一幕。 南京,這座千年古都,人口超百萬的大都市,正在經歷著有史以來,最為慘烈、黑暗的一刻。 孕婦的凄慘,僅僅只是千千萬萬處于被屠殺的南京民眾,小小的一個縮影。對日寇來說,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是我中華民族、泱泱華夏,最為屈辱之時。 在那黑暗的6周,南京究竟經歷了什么?就讓我們走進歷史,去看看當時最悲壯的畫面,去牢記過去最慘烈的屈辱! ![]() 紀念館 黑暗時刻1931年9月18日,這是一個應該被所有中國人銘記的日子,從這天開始,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對我華夏的侵略,僅僅幾個月間,就占據我東北三省大片國土。 國民黨政府制定的不抵抗政策,使我東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堂堂華夏,五千年文明古國,被彈丸之地的小國欺辱。 正是國民黨政權抵抗不利,給了囂張的日軍以信心,亡我中華之心不死,終于在1937年7月7月,爆發“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 因為國民黨軍隊準備不足,錯誤預判形勢,導致國軍抵抗不利,無法阻止日軍進攻的步伐,僅僅一個多月后,日軍就打到了上海。 在上海,雙方集結大量兵力,試圖進行一場決戰。國民黨集中48個步兵師,15個獨立旅,7個炮兵團,及各種編制的地方部隊,實際參戰人數合計40萬人以上,同時配備200余架飛機,40多艘海軍艦艇。 ![]() 紀念館 日軍集結8個師團,派出飛機390架,及戰艦30余艘,其中包括4艘航母。看數據,似乎雙方實力相差不大,然而真實的戰斗力,卻相差甚遠, 盡管國民黨軍隊進行了頑強的阻擊,付出了20余萬人的傷亡代價,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速戰速決計劃。但最終,實力相差明顯,淞滬戰役還是以失敗結束,日軍占領上海。 淞滬會戰,中國軍民浴血奮戰,是中國抗日戰爭中,首次大規模會戰。以沉痛的代價,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粉碎了日軍短期解決戰斗的計劃。 誰也沒有想到,慘烈的淞滬會戰,卻為南京的厄運,埋下了隱患。淞滬會戰結束后,上海守軍撤往南京。 當時,因為剛剛經歷惡戰,軍心渙散、士兵疲憊不堪,各軍士兵分散撤退,建制混亂,加之國民黨本身軍官對部隊的管理,就十分混亂。 ![]() 紀念碑 一度導致士兵們手里無槍無彈,戰斗力大打折扣,很難再次進行大規模戰役。同時,日軍多路分兵,對撤出上海的國民黨軍隊窮追不舍,幾路日軍,逐步朝南京圍來,南京形勢岌岌可危。 南京,作為當時國民黨政權所在,其重要程度自不必多說,但是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大舉圍攻而來,很多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還是主張放棄南京。 從上海撤退的國民黨軍隊,無力再戰,而從國內其他地方調派軍隊,顯然時間上來不及了,一時間,到處都是主張暫且撤退的言論。 尤其是以李宗仁、白崇禧為代表的一系,更是主張放棄南京,讓蔣介石一時間也無法做出決定。這時候,南京政府軍法執行總監唐生智,站出來堅決反對放棄南京。 唐生智認為,南京是一國之首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敵當前,應團結一致,死守南京,與敵拼死一戰。這樣的決心、大義凜然的氣勢,讓蔣介石大喜過望。 因為當時的蔣介石,正在期待蘇聯加入戰場,以緩解國民黨面臨的壓力。如果死守南京成功,讓蘇聯人看到勝利的希望,對促進蘇聯參戰大有裨益。于是,蔣介石立刻委任唐生智為南京城防司令,全面負責南京守衛戰。 ![]() 紀念 南京大屠殺“臨危不亂、臨難不茍”,唐生智留下八個字給蔣介石,就匆忙走馬上任了。與此同時,日軍內部對于是否進攻南京,也有分歧。日軍高層擔心繼續進攻,可能會擴大戰場,將蘇聯引出來參戰,將對日本極度不利。 但是當時負責戰事的日軍最高指揮官柳川平助,卻是個好戰分子,堅持進攻南京的作戰計劃。并且無視日本大本營的命令,擅自發出進攻命令。當時在日軍即將圍城之前,南京部分民眾已經撤離,但仍有近百萬民眾,滯留南京。 在那個時期,沒有金錢、背景,想要逃離,困難重重。說白了,南京最后留下的,除了貧苦大眾,守城戰士之外,幾乎看不到平日里穿著光鮮亮麗的富人了。 11月26日,唐生智出任南京防衛長官,率領臨時組建的15萬人,決心守衛南京2個月。為了表達誓死守衛南京的決心,唐生智下令封鎖了南京唯一撤退的通道,將渡船全部調走。 這也為日后南京的悲劇,埋下隱患。1937年12月1日,日軍正式向南京發起進攻,南京保衛戰由此拉開序幕。 ![]() 紀念 在日軍三路進攻下,南京外圍陣地幾度易手,連續激戰數日,尤以9日,戰況最為激烈。日軍付出很大的傷亡,取得的效果卻并不理想。因此,日軍派人勸降唐生智,望他交出南京城。 遭到拒絕后,10日,日軍發動總攻。當時的南京,不但人心惶惶,就連兵力也嚴重不足,武器裝備更是遠遠比不上日軍。 孫元良帶領部隊堅守中華門及雨花臺,王耀武堅守城水西門,在這幾處重要的地方,雙方已經激戰數日。當日軍發起總攻后,國軍兵力不足,指揮混亂的弊端顯現出來,逐漸處于劣勢,漸漸無法抵抗。 最終,守軍堅持到12日,唐生智執行蔣介石“乘機撤退”的命令,下達了撤退命令。由于命令下達的匆忙,戰場一片混亂。 有的守軍沒有接到命令,還在拼死抵抗,但終究寡不敵眾,悉數陣亡。而收到命令的守軍,不顧友軍安危,自行撤離,可因為唐生智早先下達的命令,沒有船渡江,只能冬泳渡江。 ![]() 日軍 一路上,溺死者無數,而不會游泳的戰士,只能混在老百姓中間,躲避日軍。此舉,卻給老百姓,帶來了更大的災難。 12月13日,南京淪陷,而災難,也從這一天開始了。 日軍占領南京后,猶如野獸出籠,沒有任何限制的大肆殘殺、奸淫、搶奪。在此期間,無數平民及放棄抵抗的國民黨士兵,被殘忍殺害。僅有資料記載,可確定的大規模屠殺,就發生多起。 15日,中國放下武器的3000多名軍警人員,被驅趕到漢中門外,日軍使用機槍無差別掃射。隨后,不管是否所有人都被擊斃,直接使用汽油,將3000余人,全部焚化。 當晚,9000余平民及戰俘,在魚雷營,被日軍屠殺。同時間,寶塔橋一帶,三萬余人,被日軍屠殺一空。 ![]() 紀念碑 16日,位于南京安全區內的中國難民5000余人,被日軍押解到中山碼頭,用機槍射殺。隨后,尸體被沉入長江。17日,中國平民3400余人,被日軍集體殺害。 18日,逃出南京,途中被日軍抓獲的57418人,被日軍用機槍掃射,隨后焚尸滅跡,除武長德一人被焚未死,幸免于難,余者全部遇難。 僅僅占領南京初期的大規模屠殺,中國死難者就超過了10萬人。日本人的殘暴簡直令人發指,不僅殺人,還毀尸滅跡。妄圖毀滅證據,以逃避制裁。 提起南京大屠殺,就不得不提到那對殺人競賽的畜生。 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長官的鼓勵下,以殺人數量,決定勝負。慘絕人寰的暴行,在這些畜生眼中,僅僅只是游戲。 而這些暴行,甚至在日本《東京日日新聞》上刊登,圖文并茂地講述了兩個畜生的暴行,甚至被稱之為“皇軍的英雄”。 ![]() 紀念 日本的做法,讓人感到悲哀,將這畜生不如的行徑,廣為宣傳。 人與畜生最大的區別,在于理性、道德、思想。顯然,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已經不能被稱之為人了。而他們的所作所為,戰后終于受到懲罰,被戰爭法庭審判,在南京被執行槍決。 日軍在南京的暴行,不僅僅只是殺人,令人深惡痛絕的還有很多。日軍在侵占南京期間,強奸了成千上萬的婦女,甚至不分晝夜,并在受害者親人面前,實施暴行。 有些婦女甚至不止被侵犯一次,還有很多婦女被日軍強征加入慰安婦,供日軍奸淫。據估計,當時近6周的時間,發生的強奸暴行,就可能超過20000起。 當時的南京,稱之為人間地獄,毫不為過。并且由于國民黨撤離倉促,很多的文物古籍來不及轉移。這些珍貴的文物,也沒能逃脫日軍的魔爪。 僅圖書一項,就被日軍搶走88萬冊,這個數量,已經超過日本當時最大的圖書館,收藏的圖書總量。常人無法想象的罪惡,每天都在南京城上演。 ![]() 紀念 勿忘國恥1946年,經調查,日軍在占領南京期間,所犯罪行涉及到日軍29支部隊,總數高達295882件。其中包括大規模屠殺、槍聲、刺殺、奸淫、先奸后殺等等罪行。 據統計,日軍在南京實施集體大屠殺28起,遇難人數超過19萬人。零散屠殺858起,遇難人數超過15萬人。6周的時間,中國遇難軍民總人數不低于34萬人。 作為犯下如此罪行的日本,戰后國內部分人士,卻一直否認南京大屠殺的事實,試圖篡改歷史。但是,血淋淋的事實面前,一切掩飾都是毫無作用的,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慘痛的歷史。 我們要銘記這一屈辱、慘痛的歷史,就要清楚的知道,制造這些慘案的罪魁禍首。 朝香宮鳩彥王是日本天皇裕仁的“皇叔”,在日軍進攻南京期間,上海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因病不能主持軍務,朝香宮被緊急派往南京,執掌軍權。 ![]() 紀念 在12日,南京淪陷前,朝香宮因中國軍隊不愿投降,簽署一條內容簡單的命令“殺掉全部俘虜”。此令有朝香宮本人簽章,及印有“機密·閱后銷毀”字樣。 正是因為這份明確的命令,日軍才在南京大開殺戒。 事實證明,裕仁天皇對日軍制造的大屠殺,是并不反對的。因為事后裕仁天皇不但對朝香宮大加贊賞,還親自接見、表彰向井敏明、野田毅等在南京殺人盈野的戰犯。 國際上一直在補充證據,追查責任,卻忽略了裕仁天皇及皇室成員,在戰爭中,尤其是在南京所犯下的罪行。 裕仁天皇并不是像他所宣揚的那樣,在二戰中其地位處于“被動”,作為日本的最高統帥,最重要的軍事會議及行動,都是在他主持下召開和進行的,這是無數鐵一般的史料證實的。 ![]() 紀念 然而,為了逃避責任,裕仁天皇將皇室成員調離軍隊,并與麥克阿瑟會晤后,取得美國“不得審判天皇及皇室成員”的承諾。 作為南京大屠殺首惡的朝香宮,最終逃脫制裁,逍遙自在,度過余生,活到94歲才死去,令人憤恨。更加令人氣憤的是,那些犯下滔天罪惡的戰犯,居然還被供奉在日本靖國神社,享受世人朝拜。 日本的做法,完全是對二戰中所犯罪行及南京大屠殺的否認,完全罔顧事實,掩飾罪行。日本人的做法,作為普通中國人,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慘痛的歷史。 我們銘記歷史,不是要活在仇恨中,而是要化悲痛為力量,落后就要挨打,這是血淋淋的教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