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在過去一直被賦予至高的榮耀。每次父母們只要聽到別人夸自家孩子老實聽話,都樂不思蜀。可有時候,把孩子養得太老實,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同事家孩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她家兒子今年14歲,體格比一般的小孩要壯,原本同事和老公都認定自家孩子的個頭如此壯碩,上學肯定不會被欺負。 可現實挺骨感,他家孩子有些過分老實,幾乎成了班級里所有人的“小弟”。每次班級做衛生,同班同學都過來拜托他幫忙頂替一下,用盡各種理由,好話說盡,令他完全不好意思拒絕。 ![]()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不僅如此,他還要每天給同桌帶早餐、打水,可同桌壓根不領情,還經常在一群“好兄弟”面前嘲笑他是個小胖墩,這令同事兒子異常難過,回家后把自己關在房間,連晚飯都不吃。 最后還是同事問了半天,才知道兒子在學校里的遭遇,這令同事異常難過,忍不住怨自己為什么當初要把孩子養得這么老實,都被外人欺負成這樣了,還不敢“還手”。 其實,不光是同事兒子,如今這個世道,人人都以自己的利益為先,老實人好像特別容易受盡委屈。不僅在學校里要當小弟,出了社會以后還容易被各種奇葩占便宜。 因此,希望父母們能夠明白,我們可以教育孩子做一個純良之人,不可心懷惡意,但還是不要把孩子養得太老實。 ![]() 善良≠老實,你的善良得帶點鋒芒中國青少年曾公布過一組調查數據:
至于這些容易被盯上的小孩,往往都存在幾個共同的特性:
![]() 前者尚且能夠通過后天的體能訓練,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日后反擊那些欺負自己的人。最令人擔憂的就是后者,那么過分老實不敢跟別人說的小孩,往往會助長霸凌者的氣勢,下次接著欺負你。
我在教育行業工作幾年,甚至聽過一個學生在作文中提到,自己在學校被欺負后回家告訴爸爸,結果非但沒得到安慰,還被爸爸打了一巴掌,責怪他為何如此沒用。 ![]() 從這些家庭中,就能看出來,原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告訴孩子:你可以保持善良,但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畢竟在這波詭云譎的世間,并非所有人都是心懷善意的。 正如東野圭吾在《白夜行》中所寫的那樣,“太陽和人心,都不可直視。”我們要學會保護好自己,心再善也需要把握尺度和邊界,否則無原則的善,不僅會傷害到自己,還可能被壞人利用,滋生更大的邪惡。 告訴孩子這些事,能成為他們一生的護身符1、當別人的請求觸及你的原則和底線時,可以勇敢地拒絕 ![]() 席慕蓉說過這樣一句話:“假如你覺得事情有一點不對勁,那么,任憑周圍的人如何縱容,如何引誘,你都要拒絕他們。” 學會拒絕,是人成長過程中要學會的最重要的一課。
很多人往往會因為面子或者人情等關系,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請求,只能忍氣吞聲地當爛好人,結果委屈了自己不說,對方或許也并不領情,甚至還會給你貼上“軟柿子”的標簽。 ![]() 我們要告訴孩子,要有拒絕別人的勇氣,堅守自己的內心,當別人的請求觸及到你的原則和底線時,大聲地說“不”,向對方表示自己的想法,明白自己的底線,想必他們以后也不敢輕易地欺負你。 2、不要太在意外界對你的評價,要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
如果你們沒能給孩子正面的鼓勵,一味要求他們老實聽話,往往容易導致他們變成“討好型人格”,總是希望自己能夠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凡事都以別人的標準為先,卻沒有自我的判斷。這樣的人生往往會過得特別辛苦。 ![]() 生而為人,我們要有被人討厭、被人拒絕、被人議論的勇氣。 人非璞玉,必然存在一定的瑕疵,有些人磁場不合,多少會相處不來,這些都是正常的,不必把別人的分量看得太重,希望我們都能找到真實的自我。 3、當遭遇到霸凌時,要有反抗的膽識 當被別人欺負時,你要大聲地反抗,如果力量足夠抗衡,可以當場就還回去,打壓對方的氣焰。如果發現力量無法抗衡,可以暫時先躲避起來,然后求助大人的幫助。 總而言之,你越是有界限感,告訴對方你的底線,也就不容易受到對方的制約,也不容易受傷。 |
|
來自: 昵稱36767991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