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新手爸媽對于新生兒的照顧,可不只是吃和睡。 寶寶夜里總是鬧著吃奶,而且白天還經常哭鬧,第一次當爸媽,面對還不會說話的寶寶,父母總是會手忙腳亂。 不僅如此,寶寶吐奶,黃疸,脹氣,臍帶殘端發炎,厭奶期,問題一個個接踵而至,讓新手爸媽疲于應對。 為了讓寶寶聽話,不少父母都選擇了豎抱寶寶,寶寶雖然變得更乖巧了,但是長時間豎抱新生兒,容易讓寶寶的脊椎受傷,這種行為明著為娃好,實際上卻是坑娃。 過度豎抱會損傷寶寶的脊椎,新手父母因為缺乏必要的養育經驗,容易做出一些坑娃的行為,比如:搖晃寶寶,過早豎抱等。 ![]() 幾個會損傷寶寶脊椎的動作,父母常做卻很傷害娃,5招讓娃更安全一. 過度搖晃對于老人來說,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孫子出生了。看著懷里的大胖小子,老人笑得合不攏嘴,整天都抱著孩子,舍不得放下來。 很多老人除了愛抱孩子,還喜歡一邊抱著孩子,一邊搖晃孩子。雖然搖晃會讓一直哭鬧的寶寶,暫時安靜下來,心情變得更愉悅。 然而,新生兒的脊椎和大腦的發育還不完善,如果老人總是頻繁大力或者是劇烈地搖晃新生兒,容易導致寶寶出現搖晃綜合征。 過度搖晃新生兒的身體,可能會讓寶寶的腦部和脊椎出現損傷,影響寶寶身體的正常發育。 ![]() 過度搖晃寶寶,容易引發搖晃綜合征,所以一歲之內的寶寶,特別是新生兒,父母要避免用力搖晃寶寶。 如果寶寶經常哭鬧,父母抱起寶寶后,可以用手輕拍寶寶的背部,輕聲細語地跟寶寶說話,而不是搖晃寶寶的身體。 二. 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新生兒還不會言語,每天除了吃奶,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睡覺。 不少新手爸媽,因為缺乏育兒知識,對于寶寶的照料并不夠用心,很少去調整寶寶的睡姿。 不管寶寶是清醒還是睡著的狀態,他們并不注重寶寶的睡姿,讓寶寶一躺就是幾個小時,或者讓寶寶長期側躺著。 如果寶寶總是使用同一個睡姿,不利于寶寶脊椎的發育。 仰臥睡姿,對于低月齡寶寶來說,是最安全的睡姿。 然而,同一個姿勢持續過久,不但寶寶會覺得難受,而且也不利于寶寶身體的發育,父母可以偶爾幫助寶寶調整睡姿,側躺或者仰臥,只要寶寶覺得舒服就可以。 ![]() 三. 過早豎抱“娃就是喜歡豎抱,一橫抱他就會哇哇大哭,咋回事?” 新生兒喜歡豎抱,一方面是因為豎抱,寶寶不容易吐奶,另一方面是豎抱能讓寶寶視野更開闊,雖然寶寶的視力還比較模糊,但是豎抱能看到不一樣的景色,讓他很興奮。 然而,新生兒的脊椎還比較脆弱,長時間豎抱寶寶,會影響寶寶脊椎的發育。 成人的脊椎有4個生理彎曲,但是新生兒的脊椎還沒有形成彎曲,長期被豎抱的孩子,脊椎彎曲的弧度更大。 ![]() 不僅如此,1-2個月齡的寶寶,頸部和背部肌肉力量還不夠,不能支撐起寶寶的頭部,父母不注意抱寶寶的姿勢,容易讓寶寶受傷。 0-12個月的寶寶,父母應該如何抱孩子,才能避免脊椎損傷? 1.橫抱 橫抱比較適合新生兒,不會對寶寶的脊椎造成損傷,因為寶寶的身體,被媽媽的手臂支撐著,不需要用到寶寶脊椎的力量,所以脊椎并不會變形。 低月齡的寶寶,最適合的抱娃方式就是橫抱,這個姿勢,大人跟孩子都舒服。 ![]() 2. 豎抱 6個月后的寶寶,能自主抬頭,背部和頸部肌肉越來越有力量,能完成支撐成寶寶的頭部,媽媽可以放心地豎抱寶寶。 3. 根據寶寶的月齡,選擇合適的方式 0-6個月前的寶寶,建議用橫抱式,避免過度搖晃寶寶。 6-12個月的寶寶,父母可以用豎抱式,但是也要在寶寶頭部能自如轉動和抬頭之后 。 一歲后的寶寶,橫抱和豎抱兩種方式,可以交替使用,媽媽不需要過分擔心寶寶的脊椎。 4.六個月前的寶寶,可以偶爾豎抱寶寶,但是時間不能過長 5.喂奶后,可以豎抱寶寶進行拍嗝 寶寶6個月之前,容易吐奶,越是低月齡的寶寶,吐奶次數會更頻繁。 媽媽給寶寶拍嗝有3種方式,豎抱式,坐抱式和俯臥式。 坐抱式和俯臥式拍嗝,對于很多父母來說,有點陌生,大多數父母比較喜歡使用的方式,就是豎抱式拍嗝。 寶寶月齡小,不適合長期豎抱,但是媽媽可以偶爾把寶寶抱起來拍嗝,但是要注意用手護住寶寶的頭部和背部,避免寶寶頭部下垂和脊椎過度受力。 拍嗝的時間最好維持在15分鐘,盡量不要超過30分鐘,只要寶寶發出打嗝的聲音就可以了。 ![]() 四. 久坐老人們常說,“三翻六坐九爬”,三個月會翻身,六個月會坐,九個月會爬行,說明寶寶的身體發育有一定的規律。 然而,個別父母太過心急,3-4個月就讓寶寶學坐,結果寶寶坐得并不穩當,坐立過久,還容易導致寶寶的脊椎受傷。 ![]() 其實,很多寶寶在5-6個月才會勉強坐起來,7-8個月才能靠自己的力量獨坐,不需要雙手來支撐。 寶寶的發育需要循序漸進,父母不能操之過急。 當寶寶出現想要學坐的征兆時,父母要用心加以引導,在寶寶學坐的過程里,父母最好扶住寶寶的雙手,在寶寶力量不穩的情況下,給予寶寶支撐,避免過多的久坐,對寶寶脊椎造成損傷。 學坐時間不能過長,時間由短到長,逐步加強訓練的力度,父母要充分考慮寶寶脊椎的承受力和身體發育的程度。 五. 過早走路“我家娃10個月就會走路了!那是因為9個月的時候,我就訓練寶寶學走路了。”有一位寶媽很得意地跟鄰居炫耀。 寶媽對于自己訓練的成果沾沾自喜,卻不懂得過早讓寶寶走路,脊椎負荷過大,腿部力量不夠,寶寶不但走得搖搖晃晃容易摔倒,而且還影響寶寶脊椎的發育。 每個寶寶身體發育的程度不同,學走路的時間有很大的差別,學走路的時間,最好是順其自然,父母不要過早干預。 當寶寶扶著沙發走路或者是嘗試著站立起來,突然往前面沖,這3個都是寶寶想要學走路的信號,當孩子出現這些現象,父母可以幫助寶寶學走路了,但是同時父母也要保護好寶寶的脊椎。 結語新生兒脊椎發育不完善,這5個動作可能損傷脊椎,5招父母學起來,有助于寶寶身體的發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