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幾天,9月1日,根據官方媒體報道,波蘭執政黨——法律與公正黨主席卡欽斯基表示:波蘭政府將就納粹在二戰時期入侵和占領波蘭,向德國提出賠款要求。 而波蘭政府提出賠償的金額則令人大吃一驚:總金額為6.2萬億茲羅提,折合成人民幣,大約為9.07萬億元。 波蘭索賠的新聞 當然,一貫號稱“平獨鎮露”的大波波,自然不是信口胡謅了個數字。在提出9.07萬億索賠金額的同時,波蘭政府還公布了一份詳細的報告,列明了波蘭在二戰時期所遭受的各類損失。 波蘭政府認為,索求賠償的理由是十分充分的,波蘭作為二戰中的第1個受害者,從來沒有從德國得到應有的賠償。而且,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還表示:如果波蘭沒有真相和賠償,那么,波蘭與德國之間無法實現真正的和解。 應該說,雖然已經時隔70多年,雖然波蘭素來以不靠譜著稱,但就二戰受害問題向德國提出索賠要求,其實是有理有據的。而且,作為二戰爆發的標志,作為第1個被德國軍事占領的歐洲國家,二戰時德國確實給波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二戰期間,在德國的統治和屠殺之下,波蘭損失了高達650萬人,整個國家幾乎化為廢墟。所以,作為二戰時期的受害國,波蘭對德國提起賠償的索賠并沒有什么問題。 而且,類似的二戰受害國向德國提出賠償,波蘭并不是第1個。早在2015年,陷入危機的希臘就曾向德國提出賠償要求,當時,希臘希望德國支付2,890億歐元的戰爭賠償費。 而希臘的理由其實與波蘭完全一致,因為二戰時期,超過30萬希臘人被德國人迫害至死。德國在希臘的瘋狂掠奪和破壞,更是給希臘帶來巨大的損失。 當然,對于這一切,德國人毫不意外地拒絕了。德國外交部的回復是:德國政府的立場不變,賠償問題已經結束,波蘭在1953年就放棄了進一步的賠償,并一再確認放棄賠償。 那么,二戰戰敗無條件投降之后,德國究竟像他曾經侵略的國家和民族賠償了多少錢呢?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在2007年曾表示:德國二戰后向受害方支付了大約640億歐元。 希臘要求德國賠償的新聞 在這之后,雖然德國仍向其他受害者給予了一定賠償,但比起這個數字已經可近乎忽略不計。 也就是說,曾經橫掃整個歐洲,造成了數千萬人死亡的納粹德國被擊敗之后,僅僅向受害方支付了640億歐元的賠償。而整個二戰德國對于其他國家所造成的損失,遠遠高于這個數字。 所以,從數字對比看,波蘭等國家向德國索取二戰賠償完全合情合理。但是凡事都怕對比,只賠了640億的歐元的德國相較于幾乎一毛不拔的日本,卻堪稱二戰戰敗國的典范。 因為,從1931年就開始侵略中國,侵略范圍遍及中國20余省、1500余縣、造成上億人流離失所、3,500萬人傷亡、6000億美元財產損失的日本,在無條件投降之后,卻沒有賠償中國一分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日本是二戰的戰敗國,曾給中國帶來了極為深重的苦難,所以,無論是作為戰勝國應有的權利,還是基本道義,日本都有義務、有責任也必須賠償中國。 日本侵華戰爭 同為法西斯國家的德國,二戰后不但被英、法、美、蘇等四國瓜分,失去了數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被分裂之后的東德國依然賠償了受害國數百億歐元。 那么,作為二戰時期最兇殘、最沒有人性且最無恥的法西斯國家,日本為什么能逃脫對中國的賠償呢? 作為戰敗國,一開始,日本其實并非毫無賠償。曾被日寇侵略的菲律賓、緬甸、印尼、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其實就得到了日本不同程度的賠償。 緬甸得了到2億美元的賠償,菲律賓5.5億美元,印尼則為2.23億美元,甚至,就連當時被美國扶持的吳艷庭南越政權,也獲得了3,900萬美元。 雖然這個錢數額并不大,但至少表明了態度。既然如此,為什么被侵略時間最長、受創最深、傷亡最大的中國,反而沒有得到日本的戰爭賠款呢? 日本侵華戰爭 二戰剛剛勝利之際,以蘇聯、美國、英國等同盟國為首的戰勝國,對于日本也有賠償受害國的需求。當時,幾個國家還成立了賠償委員會,專門用于協商日本賠款問題。 作為曾在同一個戰壕上奮戰的盟國,剛開始時,美國雖然倚仗雄厚的實力和蘇聯的膽怯獨占了日本,成為太平洋戰場收益最大的國家。 但是,當時的美國對于日本賠償的問題還是十分積極的,再加上國民政府本身就是抱美國大腿的小弟。所以,美國對于當時日本賠償是態度還是頗為堅決的。 1945年9月22日,在日本投降剛剛一個月后,美國政府就發表了戰后美國對日政策。除了要求日本戰后實行非軍國主義化、民主化等要求之外,還確定了日本以實物支付戰爭賠償的基本原則。當時,美國占領下的日本賠償原則為: 除了維持和平的日本經濟以及對占領軍的供應所必需的物資和設備外,其余一律拆除。 日本侵華戰爭 所以,1945年11月13日,美國總統特使鮑萊專門率領一個使節團到達日本,開始以盟國賠償委員會代表的名義,就賠償問題進行實地考察。 完成考察之后,鮑萊為美國政府制定了《日本賠償即時實施計劃》,因為鮑萊經過實地考察后發現:日本的工業大部分是畸形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維持其龐大的軍備力量。 所以,無條件投降之后,日本應該拆除用于擴充軍備的過剩設備。一方面用來解除日本的武裝,另一方面,這些設備可以用來賠償包括中國在內被日本侵略的國家。 那么,這個由美國主導的賠償計劃,究竟賠償多少錢呢? 1946年11月,美國國務院、陸軍、海軍三方協調委員會發表了《鮑萊計劃最終報告》,根據這一報告,日本需要拆遷的各類工業設備總價值為24.66億日元,約合美元為30億。 美國提出這一方案之后,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迅速作出反應。雖然國民黨一貫貪腐橫行,但是,他們只是貪,并不傻,作為戰勝國和受害國的中國獲得應有的賠償,態度當然是十分積極的,更何況,這種賠償客觀上也能增強國民黨的實力。 日本侵華 所以,國民政府一邊堅決要求賠償,另一方面,作為最大的受害國,要求中國在日本賠償總額內應得40%。 然而,當時的國民黨作為買辦政府,在國際社會上幾乎毫無話語權。雖然國民政府一再據理力爭,然而,蘇聯、美國、英國、法國等各國卻并沒有同意,僅同意中國賠占賠償的30%。 但是,即便只有30%,也應該有不少賠償的,為什么最后中國所獲得真正賠償卻寥寥無幾呢? 這一切,仍與獨占日本的美國有很大關系。當時間進入1947年之后,隨著二戰格局的基本確定,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開始逐步對立,冷戰成為二戰之后的主流。 在這種情況之下,遏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就成為美國的當務之急。也因此,作為阻擋蘇聯遠東地區的天然屏障,日本對于美國的戰略意義驟然增加。 太平洋戰爭 自然,美國對日本的方針開始發生巨大變化:從防止日本軍國主義東山再起,逐步轉向將日本打造為“遏制共產主義在遠東地區擴散的橋頭堡”。 想將日本作為“遏制蘇聯和共產主義的島鏈”,那么,日本就必須具備阻擋蘇聯鋼鐵洪流的能力和實力。這樣一來,作為唯一一個完成工業化的亞洲列強,停止弱化日本的拆除設備及賠償工作,就成為美國武裝日本的當務之急。 所以,從1947年開始,美國的態度開始發生變化,為了維護自己的遠東戰略,美國開始主張減少日本的賠償。 在這一點,美國的軍方跳得最歡,美國軍方認為:
就在此時,又一個對美國十分不利的消息傳來:中國戰場上,美國扶持的蔣介石政權的不斷失利,中國很有可能“變紅”。感覺遠東局勢即將發生巨大變化的美國發現:日本的重要性越來越強了。 解放戰爭 以美國陸軍部副部長斯特萊克為首的日本賠償特別委員會更是認為:“日本是資本主義的民主主義與共產主義決戰的戰場,美國如不能在這場決戰中取勝,將永遠失去在遠東的有利地位”。 正是基于這個立場,美國開始大幅調低日本的賠償,中國的賠償比例也大幅下降。 而當時間進入1948年之后,解放戰場的趨勢日趨明朗,相對應的,美國對日本的重視程度也日益增強。美國陸軍部長更是在一次長篇演說中公然聲稱:
日本 美國日益露出了扶持日本的意圖。1948年2月18日,美國再次發布報告,否定了鮑萊方案的基本原則,將日本的賠償計劃規模一下子降到了原來原賠償計劃的2/3。 然而,即便下降幅度如此之大,依然無法滿足美國人武裝日本的決心。1948年3月20,在美國陸軍部副部長德雷帕對日本考察之后發表調查報告,日本的賠償范圍和數目再次大幅削減,只有后來方案的26%。 也就是說,在美國的操縱之下,侵略了中國14年、造成3,500萬人傷亡、從中國掠奪無數財富的日本,最終賠償各受害國的總金額,只有6.6億日元。 對此,包括國民政府在內的各受害國雖然十分不滿,也曾據理力爭,但顯然,胳膊扭不斷大腿。 日本 而且,令受害國更加沒想到的是,雖然日本的賠償金額一消再消,但是,美國人依然不滿足。到了1948年10月時,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更是單方面公然通過新的對日政策:決定停止實施賠償計劃,取消1947年4月確定的按國分配的原則。 獨占日本的美國單方面宣布取消日本戰爭賠償,堪稱無恥之極。當然,由于各受害國的堅決反對,美國不得不留了一個尾巴,將日本放棄賠償轉變為實行勞動賠償。 而隨著美國對于日本賠償政策的轉變,中國戰場上,同樣被美國扶持的蔣介石政權也開始兵敗如山倒,到了1949年末,蔣介石更是徹底失去大陸,只能靠著美國的扶持在海島茍延殘喘。 蔣介石的不爭氣和拉垮,進一步讓美國更加重視日本,對于日本的扶持之心則更加堅定。 與此同時,敗退臺灣茍延殘喘的蔣介石,對于日本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雖然本身就有媚日和親日的傾向,甚至公然包庇和釋放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傷害的侵華日軍頭子岡村寧次。 蔣介石 但是,無論是基于自身利益還是中國利益,在這之前,蔣介石至少堅決要求日本給予中國賠償。 然而,敗退臺灣之后,更沒有話語權和底氣的蔣介石,迫于美國的壓力,同時為了獲得日本的支持和承認,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居然恬不知恥的在1952年3月25日決定放棄全部日本賠償。蔣介石在所謂的議定書上這樣寫道:
這個龜縮海島、已經完全沒有資格代表中國的買辦政權,慷中國人民之慨,放棄日本索賠,堪稱無恥之尤。而對于蔣介石政權放棄日本索賠,新中國當然是不承認的。 那為什么新中國最后也放棄對日戰爭賠款呢?這與當時的國際局勢有很大關系。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終于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益,將蔣介石從聯合國的所有機構中驅逐了出去。 然而,新中國的外交雖然做出了重大突破,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北方更是蘇聯百萬大軍陳兵邊境。 與此同時,憑借美國的扶持和雄厚的工業基礎,日本的經濟已經實現騰飛,當時的日本,已經成為西方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強國。 在國際局勢和國內局勢都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之下,為了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同時瓦解蘇聯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更為關鍵的是為了獲得日本的支持,更有利于解放臺灣省,周恩來總理決定,中國政府放棄對日戰爭賠款。至此,日本徹底逃脫了所有的戰爭賠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