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將長生久視、得道成仙作為終極目標。黃帝問道廣成子標志著道教文化的正式形成,距今有四千余年的歷史了。東漢中葉,張道陵祖天師正式創立了道教,距今也有1800余年的歷史了。說起道教,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將它與道家完全分隔開來,他們覺得道家是一種哲學流派,而道教只是一種宗教信仰。其實,真正了解了道教文化之后,就可以發現道家與道教已經融為了一體,道教承襲了道家思想,同時,道家思想經過道教的傳承而發揚光大。 道教文化包羅萬千,既有令人神往的神仙世界,也有玄之又玄的道教法術。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王母娘娘……這些神話影視劇里常常出現的神仙人物都是來自于道教。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岳,自然界的風雨雷電,都被道教神格化為神仙,如北斗星君、山神、雷神、雨神等等。除了這些神祇之外,道教神話里還有很多仙真,他們是不同于神祇的存在,最為著名的當屬民間流傳的八仙了,“八仙”即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和曹國舅。八位仙人通過各種修行方式,最終全部都飛升成仙了。 “長生不死,延歲數萬。名編仙箓,故曰仙人。”長生久視、得道成仙是很多修道之人的終極目標,為了實現目標,道教有內丹修行、外丹修行等等多種方式,其中有一種流傳千年的“奇術”,但是卻常常被人誤解了,它就是辟谷之術。 《莊子》有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典籍里記載的姑射仙人“不食五谷”就是辟谷之術,“辟谷”又叫卻谷、斷谷、去谷、絕粒、絕谷,這里的“谷”指的是五谷雜糧。姑射仙人不食五谷,卻要吸風飲露,這其實是辟谷的一種方式——食氣。《楚辭》有云:“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這就是先秦時期辟谷食氣的一種藝術呈現形式。道教典籍《云笈七簽》還對辟谷食氣的方法做出了總結,如“臥至夜半起坐,鳴天鼓三十六過,靜心神,為元氣和,此炁子時生發于心藏間,上貫泥丸、丹田,眉間卻行三寸是上丹田宮,週轉于身,如紫云氣。” 除了食氣辟谷,道家典籍里還記載了很多種辟谷之法,如丹藥辟谷法、胎息辟谷法、食蔬辟谷法、導引辟谷法、守一辟谷法等等,可謂是五花八門。像其中的食蔬和丹藥辟谷法就是非常常見的辟谷之法,修道者在辟谷修行期間往往會服食紅棗、栗子、核桃等雜食,以及黃精、何首烏、枸杞等藥餌。《列仙傳》里很多仙人都是使用此法,上古堯舜時期的隱士方回,煉制云母粉為食;商湯時期的仇生,常年以松脂為食;楚國陸通,服用橐廬木的果實和蕪菁籽;象林人桂父,常年服食桂花和葵花…… 很多人對于辟谷這種流傳千年的“奇術”會產生誤解,認為辟谷就是什么也不吃,通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辟谷只是不食五谷,一般修行者還是要吃栗子、核桃等雜食的。從古至今,人們對于辟谷之術一直都存在著爭議,比如東漢在《論衡》里就對辟谷持有反對的觀點,他認為,人生下來,就靠食物來保養元氣,就像草木一發芽就靠泥土保養元氣一樣。拔掉草木的根,使它們離開土地,就會干枯而早死。封掉人的口,讓他不能吃東西,就會饑餓而死去。辟谷之術是否真的能像典籍記載的那樣可以讓人長生久視、得道成仙,一直都值得我們去研究。 |
|
來自: 紫霞照我 > 《道,哲學道教神話家學派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