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大象傳 【原文】象曰: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白話】大象傳說:水流相續而至,注滿一個陷坑后繼續向前流,最終到達終點,這是習坎的卦象。君子由此領悟面對坎險不改其志,永不氣餒勇于行險,積累經驗修養德行。同時要將習坎的經驗教給民眾,反復實踐使他們避免重蹈覆轍。 【解讀】 29.3.1“大象傳”和“彖傳”的互相補充。 “大象”一般是從上卦到下卦,從現象到原因,從外卦到內卦來解釋卦辭。先說上下卦的組合,再指出它對人的啟發,先說已呈現在外的存在的現象,再啟迪君子該如何應對。彖傳如“可行性計劃”,一般都如實地逐步剖析事物的客觀情況,以及有利和不利的條件和趨勢。而大象傳就像“事后總結”,保留著切實可行的正確的策略措施,給君子以忠告。 彖傳的篇幅比較長,詳細描述事物的發展過程。而大象傳則是摘取其中的關鍵點,言簡意賅給君子以善意的提醒。 彖傳和大象轉珠聯璧合,像兩顆夜明珠一前一后映照著文王的卦辭。 29.3.2“水洊至,習坎”,描述坎卦的大象。 “水洊至,習坎”,是彖辭中“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的翻版。 “洊”讀作(jian),從“水”從“存”,水流入陷坑,存滿之后馬不停蹄繼續向前流淌。“至”的甲骨文字形像射過來的箭落到地上,引申為到達終點完全達到,又引申為“極、最”。形容水流勇往直前如期到達,本卦中上下坎都為“弓”,中間互大離為戈兵,弓上的戈兵當然就指射箭了,水流之急就像射箭一樣迅速。引申到人事上,是說君子不畏艱險沖破險難的行為和壯舉。 在周易中,有八個卦比較特殊,就是由八經卦重疊而成,所以描述與其它卦不一樣,坎卦為“習坎”,第30卦離卦為“明兩作”,第51卦震卦為“洊(jian)雷”,第57卦巽(xun)卦為“隨風”,第52艮卦為“兼山”,第58兌卦為“麗澤”,而乾卦和坤卦的六爻是天地配合創生萬物,六個爻是時空的一氣呵成,故稱乾天自強不息,坤地厚德載物,連綿不絕循環往復。 29.3.3“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告訴君子如何作為。 自然界的“水洊至”引申到君子之道上,就是“常德行”。自然界的“習坎”引申到君子之道上,則是“習教事”。 卦辭中已經說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這是面對坎險之前君子的準備工作和計劃。那么大象傳說的是涉越坎險之后的經驗總結,在彖傳中,孔圣人也闡釋了水所具備的德行,老子在《道德經》中更是總結出了水的七種善德,孔圣人在大象傳中繼續提煉出哲理,就是說君子要涉越坎險,必須像水一樣擁有謙下寬容仁愛勇敢堅韌等等德行,還要學習水勇往直前自始至終永不停息的品德,才能克服險難,故稱“常德行”。 “習教事”,是說君子在習坎之中,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和教訓,就要把這些經驗教訓傳授給別人,讓別人不再重蹈覆轍。“習”還是學習練習熟習的意思,“教事”,分為“教”和“事”,“教”就是教授知識前人之經驗,“事”就是付諸實踐,運用到正常的政務和事情上。“教”的繁體字為“敎”,但還不能完全還原“教”的本義,更復雜的字為“斆”,從“臼、爻、冖(mi)、子、攴(pu)”結構,寓意老師有對變化規律的總結沉淀,孩子在下面安靜的建筑物里得到學習和成長。“事”字現在的字形已經找不出原義了,其甲骨文形狀像“吏”的官職,引申為政務做事情。不僅要學還要反復實踐,故稱“教事”。 君子由此領悟面對坎險不改其志永不氣餒,勇于行險積累經驗修養德行。同時要將習坎的經驗教給民眾反復實踐,使他們避免重蹈覆轍。 版權聲明:【文中的圖片來自網絡,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立即處理。】 |
|
來自: 積沙成塔0u3svg > 《易經/厚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