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生命之源,任何地方一旦缺水就會變成生命的禁區,眼睛也是如此。據統計,我國干眼癥發病率為21%~30%,平均每5人就有1-2名患者。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電子設備的過度使用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干眼患者數量不斷增加,且呈低齡化趨勢,目前干眼癥已經成為眼科常見病。 近幾天可謂是秋高氣爽,皮膚變得干燥外,眼睛也會覺得干澀,跟進了沙子一樣,很多人會自行冷敷、熱敷或者購買眼藥水潤一潤,雖然能暫時緩解一點,但是片刻之后眼睛仍然會覺得不適。 ![]() 《審視瑤函》里生動的描述了該病的特點:“此癥南人俗呼白眼,其病不腫不赤,只是澀痛,乃氣分隱伏之火,脾肺絡濕熱,秋天多患此。俗稱稻芒赤目者,非也”。 干眼癥在中醫里屬于“白澀癥”范疇,主要表現為眼內有異物感和摩擦感,就好像眼里進了細碎的小沙子,讓人忍不住想揉一揉,結果越揉越癢,干澀感非但一點沒減輕,眼睛揉的倒是紅腫了。 ![]() 在人體中,津液具有滋潤滋養各個臟腑和器官的作用,而眼淚也屬于人體津液中的一種,具有潤澤目珠的作用,津液充足眼淚自然充足,眼睛才會得以滋養,其干澀感自然會緩解。 有句話叫“眼里揉不得沙子”,那干眼癥又如何忍的了呢?秋燥帶來的干眼癥雖然不會對視力產生損害,但這種不適也屬實讓人感覺不舒服。除了季節所致,很多因素都會造成干眼癥。 ![]() 干眼癥發生的原因 老年人多因年老體衰,臟腑功能減退,肝腎虧損、脾虛等導致的氣血不足,目失所養導致。 年輕人多因工作、生活習慣所致,例如長時間用眼、熬夜、久呆空調房、佩戴隱形眼鏡等所致。 ![]() 干眼癥不單單是眼睛局部的病,《內經》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內在的臟腑調和,便能很好的化生淚液。 俗話說:“求醫不如求己”,經常按摩穴位可以疏通經絡、通行氣血、令眼部得到放松,將營養物質上注于目。 推薦內針法脈中的“奇穴循經護眼手法”,操作簡單、方便,適合緩解眼部不適等問題,每天堅持10-15分鐘,可以有效改善干眼癥。 ![]() · 奇穴循經護眼手法 · “奇穴循經護眼手法”,源自內針法脈。通過選取相關穴位、按照特定的順序進行手法點穴按摩。既名為“奇穴”,選擇的穴位也不僅包括正經上的重要腧穴,還包括正經之外的部分奇穴。 ![]() 循經而行,疏通經絡,調整臟腑功能,有效地調動氣血,實現氣血能夠上注于目,從而濡養眼部,維持眼部正常所需,從而改善眼部問題。因此,這套手法只是以眼疾為入口,實現臟腑經絡整體調理的目的。 干眼癥已經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它的發病率遠比我們想象的高,唯有加強眼睛自身的調節能力,才可能擁有一雙水潤的雙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