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東籬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揭曉,七月的《白銀盡頭》榮獲最佳長篇小說銀獎;而上一屆星云獎,他的《群星》直接拿下了金獎。 這兩部作品,我都還沒讀過。 手上這本,是他的最新科幻長篇《小鎮奇談》。 姑且大膽猜測,下一屆星云獎的榜單上,定會有它的一席之地。 “1999年,王瑞十四歲,上初二”,整個故事就是從這句話開始的——真要命,第一句話就籠住了我的心——那年,我剛好初三畢業。 故事講的是拯救地球這種很常見的套路,所以,結果也許并沒有那么重要了——任誰都知道,無論如何都得拯救成功啊,否則咋出版呢? 關鍵得看這次是誰來拯救地球,既不是神奇四俠,也不是復仇者聯盟,而是中國四川一個小鎮里的四名普普通通的初中生! 他們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身份,也并沒有完美的人設,貪玩、調皮、沖動……少年人身上該有的氣息,一樣不落。 盡管,不可避免地,四位小主角在一番奇遇后擁有了特殊的“超能力”,但從整個故事來看,“超能力”雖然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上起了不少作用,但作者似乎并沒有刻意去凸顯這些神奇技能。 相反,作者更注重的,是他們身上那些屬于普通人的特質。 如王瑞勤于學習新知、善于動腦思考,薛晶從游戲中磨煉出來的專注與冷靜,李勇的勇往直前,劉子琦的見多識廣等等。 《悟空傳》作者今何在評價此書,說“有一股濃濃的少年氣”,可謂一語中的——感動我們的,與其說是四個孩子驚天動地的壯舉,不如說是他們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長。 像極了,我們每個人的青春。 譬如物理老師小譚,雖然只是故事里的路人,但卻是個讓人很難忘記的角色——她一直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件事:想從小鎮調走。 作為清華畢業的高材生,她大概覺得窩在這樣一個偏僻的小鎮,實在是屈才,“自從過完年就一直在跑調動的事情,別說奧賽培訓,就連給學生上課都有些心不在焉。” 直到最后,她仍舊沒有調走,“她自己也說不清,當年一直鬧著要調走的那位小譚老師,最后為什么又留了下來,變成了高中班主任譚老師。” 盡管,我們身邊不乏一些可歌可泣甘愿為自己理想奉獻一切的先進典型。 但,恕我直言,那些充滿神一般光輝的,畢竟只是太少太少的少數。 絕大多數的人,大概也就活成小譚老師這個樣子吧——雖心有不甘,卻終究妥協。 此外,成天忙于打麻將而不管孩子的父母、充滿地域特色的小鎮風光、具有時代烙印的特殊事件……作者細膩逼真的寫實風格,常常會讓你忘記這其實是個科幻故事,以至于忍不住會想象是否真有這樣的災難降臨過、是否真有這樣的過去被抹平過。 當帶著這樣的情感讀完故事、感覺終于松了口氣的時候。忽然便被作者短短的后記擊中、淚目:“我曾許多次夢見那一切從未發生。容我在小說里造一個夢,把那一切從現實中剪去。” 是的,我們都希望,那個可怕的5月12日,可以剪去重來。 2021.10.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