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2號臺風“梅花”來勢洶洶,臺風“梅花”將給中國華東等地帶去明顯強風雨影響。不僅如此,今年第13號臺風“苗柏”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今年第14號臺風“南瑪都”已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與“梅花”、“苗柏”形成壯觀的“三臺共舞”局面。三臺風,指的是同一時間在西北太平洋上有3個熱帶風暴及以上級別的熱帶氣旋共同處于活動狀態,亦稱為“三臺共舞”。而在今年不僅出現了三臺風共舞的現象,還將出現一個很罕見的三重拉尼娜事件。更加可怕還在后面,那就是世界現在處于五個“災難性”氣候臨界點。一旦這些臨界點被突破,那么我們現有的氣候將會一去不返。 不僅出現了三臺風共舞,2022年年底的冬季還將出現罕見的三重拉尼娜現象!拉尼娜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事件,在太平洋的正常情況下,信風沿著赤道向西吹,將南美洲的暖水帶到亞洲。為了取代溫暖的水,冷水從深處上升——這個過程稱為上升流。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兩種相反的氣候模式,它們打破了這些正常條件。科學家將這些現象稱為厄爾尼諾-南方濤動 (ENSO) 周期。厄爾尼諾和拉尼娜都會對天氣、野火和 生態系統產生全球影響。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發作通常持續9到12個月,但有時可持續數年。拉尼娜在西班牙語中是小女孩的意思。拉尼娜現象有時也被稱為反厄爾尼諾現象,或簡稱為“冷事件”。拉尼娜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在拉尼娜事件期間,它會導致海洋表面溫度的大規模降低。根據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從2020年出現的拉尼娜現象今年還將繼續,這是本世紀以來首次出現三重拉尼娜現象。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平均每兩到七年發生一次(一般來說厄爾尼諾現象比拉尼娜現象更頻繁地發生),而連續三年發生拉尼娜現象是非常特殊的。拉尼娜會影響臺風嗎?拉尼娜對全球天氣產生廣泛影響,甚至影響大西洋和太平洋颶風季節,由于風切變低和海面溫度升高,大西洋盆地出現更多熱帶氣旋,同時減少太平洋的熱帶氣旋生成。所以拉尼娜現象確實對臺風有一定的影響。 在氣候科學中,臨界點是一個關鍵閾值。一旦超過,就會導致氣候系統發生巨大且通常是不可逆轉的變化。如果跨越臨界點,很可能對人類社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在整個氣候系統、生態系統、冰蓋以及海洋和大氣的循環中都發現了傾倒行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于2021年發布的第六份報告將臨界點定義為系統重組的關鍵閾值,并且它們通常是突然/或不可逆轉的。它可能是由一個小擾動引起的,導致系統發生不成比例的大變化。臨界點的一組定義還需要自我強化的反饋,這可能導致氣候系統的變化在人類時間尺度上不可逆轉。 臨界點被突破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它們會加劇當前氣候變化的影響,或產生新的影響。一些潛在的臨界點將突然出現,例如印度季風的中斷,對數億人的糧食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其他影響可能會在更長的時間內發生,例如冰蓋的融化。格陵蘭島和西南極洲的融化可以導致海平面上升約10 m,這將導致很多沿海城市被淹沒。大西洋傾覆環流的崩潰將徹底改變歐洲,并導致北大西洋海平面上升一米。在臨界點連鎖反應的情況下,這些巨大的影響可能會同時發生。科學家對過去30000年突然變化的回顧表明,臨界點可能導致氣候、生態和社會系統的大量級聯影響。例如,非洲潮濕時期的突然終止,荒漠化等導致北非牧區社會的退卻和埃及王朝的更替。 另外根據一項重大研究發現,氣候危機已將世界推向多個“災難性”臨界點的邊緣。由于迄今為止人類造成的全球升溫1.1攝氏度,可能已經過去了五個危險的臨界點。其中包括格陵蘭島冰蓋的崩塌,最終導致海平面大幅上升,北大西洋的一個關鍵洋流崩塌,破壞了數十億人賴以生存的降雨,以及富含碳的永久凍土的突然融化。分析稱,在1.5C的升溫(現在預期的最低升幅)下,五個臨界點中有四個從可能變為可能。同樣在1.5C時,可能會出現另外五個臨界點,包括北部廣闊森林的變化和幾乎所有山地冰川的消失。 根據科學家的估計,研究人員總共發現了16個臨界點的證據,其中最后六個需要觸發全球升溫至少2攝氏度。最后研究人員總結說:“地球可能已經離開了超過1C全球變暖的'安全’氣候狀態,”整個人類文明都是在低于這個水平的溫度下發展起來的。越過一個臨界點通常可能有助于觸發其他臨界點,從而產生連鎖反應。 總之這些氣候臨界點一旦被突破,那么可能意味著氣候環境發生巨大改變。所以我們還是要不遺余力的保護好我們的生存環境,不斷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等等。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我是火宗君,我們下期再見。 |
|
來自: mengyu4613 > 《daziran》